中庸你失败的最大原因是,不会善始善终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是一种人生和道德的最高境界和目标。

中庸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德性,中不离用,离用则无中庸,所以它又是一种处世之道、政治之道、安身立命之道。

作者

1、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

解读:崇尚中庸的人处事不偏不倚,不过不及而平常的道理是天命所定精妙至极。中庸的人,不偏袒任何一边,不会超过或少于本来的度,只是按照平常的道理行事而已。

用朱熹所做《中庸章句》的说法,即其师程颢所说的“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朱熹又自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中庸是周全,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一种重要做事原则,是从实际出发,从自己所处的境地出发,从日常生活的琐事出发,实事求是,并见机行事。中庸思想强调要认清环境,认清自我,周全考虑,这是做事成功的保证。

中庸是忍耐,小不忍则乱大谋,凡需要忍耐,只有忍耐才能有大成;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朱熹给《中庸》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就是不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中就是要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度,把握好分寸。在当今社会,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关键在于把握好度,做人要低调,做事要中庸。

所以为人出世要低调也要中庸,做人要低调,也要能方能圆,做事要中庸,也要能进能退。

2、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解读: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诚之者,人之道也。

人道之诚表明一种人性之善,没有诚,人们既无法认识和体察天之道,也无法认识和把握人之道。而这种“诚”,最后还是要回归到为人处世的“善”上,从诚意出发,得到一个善意的结果,这就是最简单的中庸。

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孔颖达说:“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著四时,是天之道。”

中庸之道的天道与人道合一为两种类型:一是圣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贤人的天人合一。圣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

贤人的天人合一是通过学习而达到的天人合一。应该说,还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可以说,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贤人,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论是圣人、贤人,还是凡人,都能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学者不能致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作者

3、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解读:君子依据中庸之道行事,有的人却半途而废,可是我却不能中途中止。君子遵道而行,方向已对,君子自不缺恒心毅力,半涂而废,关乎人之能力也,能力有大有小,何处不是所为,何处不是结果?自然而已,夫子焉能对此有些许作为?自己做一件合乎道义的事情,能否善始善终善其后?一个人做事一定要善始善终,而且还要善其后。

学道必须善始善终,谋事也是如此,同样也要善始善终;交友一样还是要善始善终。如果做不到,那就是个无信无行之人。所以“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就是没有毅力、没有恒心、没有责任心的表现。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恒,就是稳定性、连续性。

如果没有稳定性和连续性,那我们要成就一番事业、成就一个人的人格,根本就不可能。天地都要有一个“恒”,更何况我们这些身处在天地之间如此渺小的人呢?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不成功的人,为什么会如此?就是因为他们做事半途而废,立心无恒,将自己置于很可怜的地位上。如果谁立心有恒,那绝对是一位强者。

《菜根谭》中有一句“君子居安,宜操一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其中强调的就是一个“忍”字,其实也就是这个“恒”。真正的君子、强者,绝不会半途而废,绝不会轻言放弃,绝不会轻言推却。这就是大丈夫气慨!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解读: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论述诚与明的关系,人能够明白事理,就可以确定自己内心所向的目标,以至去指导自己的行为。

由于人天生性善,也可反躬自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于心中向善的本性,即真诚。如此看来,真诚与明白事理,互为促进,相辅相成。“自诚明”是说由真诚而明理。“自明诚”是说由明理而真诚。不论是出于天性或是教育的结果。

一个人处世立身的原则都应是为仁行善,自觉自愿,不为外在力量所促使,做到这样,人就能达到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境界,不懂可追问,满意请采纳。

作者

5、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解读: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荀子在《哀公》中说:“传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以舟水比喻君王与百姓的关系,把君比做舟,把民比做水,水可载舟达到彼岸,亦可将舟掀翻沉没。可谓精辟至极。

所以说:若为君者为一己的私欲,他的好恶有悖人民的好恶,以至失去民心,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必将是引祸至身,自取灭亡。由此可见,为君者要亲贤臣,远小人,以人民的好恶为好恶,符合人民利益的亊便做,以民为本,此可谓为治国之道。

使人人各得其所,以此获得民心。

6、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解读:财富可以修饰房屋,使房屋华丽;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心胸宽广开朗,身体自然安适舒坦,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作为君子,一定要有诚意,在意念将发未发的瞬间要告诫自己,使意念真实无妄。由于意念是非,必然表现在各种言行上,而意念真诚又是美好道德品质的表现。

所以有仁德的君子,做事光明正大,内心毫无愧疚,自然心胸坦然开明,身体舒适健壮全归于诚意的结果。

作者

7、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出处。

解读:对事物深入研究以后,知识就能丰富,知识丰富以后,诚意就能证实,诚意证实以后,心志就能端正,心志端正以后,身心就能修养,身心修养以后,家庭就能管理好,家庭管好以后,国家就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以后,天下就能太平。

要明明德平天下,最终推到人要学习,掌握知识,明白亊理,修身养性,培养道德犄搡。而这段话强调通过学习,修养学问道德,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有仁德修养的人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

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影响始终不衰。

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解读: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出自《中庸》中的名言,常被人们当做励志格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是我国读书人的好传统。

学而不通要问,问而有得要思,经过思考,可以得出各种结论,这时就要明辨,不能全盘接受。只有前四条,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学者,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把知识放到实践中去检验,那知识永远是死的。

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脑子里装着问题了,想解决问题了,想把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去学习,就会自觉去学习。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更需要不断学习完善、不断见贤思齐。

END

推荐阅读

曾国藩:爱耍小聪明的人,不会有好结局

孔子:最好的教养,是懂得分寸与克制

庄子: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