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荒玄
编辑:李青青
何谓处世之道?那就是在尘世间安然、无虞、顺利的生存下去,不招致别人的忌恨、仇视,不被别人打击、报复,讲的就是一个“藏”字。
懂书法的人都知道,书法也是贵在一个“藏”字。书法有“藏锋”和“露锋”之说。所谓“藏锋”,也就是指笔锋藏在点画中间而不露出,而“露锋”是指笔锋在起笔和收笔时在点画之时露的痕迹。中国人或许受老庄哲学、中庸之道的影响,因而明白,人不能太显山露水,这样会招来人的忌恨,因此,也就把书法艺术中的这种方法运用到为人、处世之中来,暗喻人要卑谦、自抑,应韬光养晦,不可太露锋芒。
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说:“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也就是说,凡事不可尽,都得有度、有量。古人说得好:“十分精神留二分,留下二分给儿孙”。
为人处世,最忌讲空话、大话、白话、假话;忌虛伪、奸诈、阴险、卑鄙、毒辣;也忌不诚实、不诚信、不坦诚、信口开河、言而无信,乱说一通,疑神疑鬼,说话不事先认真掂量。
有八句这样的话,可谓道出了中国几千年的处世之道:
一曰站高:若能登高四顾,那么就会以定位来决定地位,纵然面临挫折、逆境、险境,也不会脚乱、心慌。
二曰远望:若是没有远见,那么在困苦、危难之时,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就会寻短见。只顾眼前利益,则会失去美好的明天。这就叫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因此,人生在世,需要放开眼量。
三曰广闻:魏征曾对唐太宗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在听取别人的意见时,要能够辨别是非、优劣、正确、真假,不然就会葬送一生,到头来,只有满腹的忧伤。
四曰慎言: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要妄言、不诽议。因为讲对话时不如讲好话,讲实话不如讲对话。若是不能谙熟此道,到那么宁肯装聋作哑,不要乱讲。
五日心宽:在这个世界上,哪有样样称心如意的事情?总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横祸、灾难、挫折等等,因此就要心宽。心有多大,世界就有会有多大;心宽就是海量,能容三教九流的人,也能容万事万物;无我才是最高境界,无为才会心畅。
六日神定:面对受宠、侮辱,就要能够做到宠辱不惊。若能做到这一点,情绪就会稳定,意志自然坚强。
七曰志坚:人生于世,谁都企盼成功,而成功靠的就是坚强的意志和信念。只有内心强大,才会把鬼神、恶魔击伤。
八曰气足:底气足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有了充分的准备、筹划后的镇定自若、成竹在胸。只有这样,才不会畏惧艰难、困苦,迎难而上。
只因处世太难,因而才会有许多人在红尘中彷徨;只因红尘太乱,因而才有无数人在处世中被中伤;只因尘世纷攘,因而才有人在生活中被人暗算;只因人生之路坎坷,因而才有许多人在历经挫折后,有许多处世之道的感悟对世人宣讲。
戴复古诗云:
风波境界立身难,处世规模要放宽。
万事尽从忙里错,一心须向静中安。
路当平处经行稳,人有常情耐久看。
直到始终无悔吝,旁生枝叶便多端。
处世之道,中国人寻常讲的就是方与圆。所谓方,就是立世之本;所谓圆,就是处世之道。两者并用,也就是处世的良方。
有人说:“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遇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此乃也不失为一种处世之良方。
有此良方,也就会“长知足,心安然;甘淡泊,乐无边;为人喜,解人难;忘忧喜,严律己;没烦恼,忍为先,识时务,永向前”。也只因有此良方,人才会“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人一旦有此修养,哪怕世事繁复、人生叵测,我们也能将人做得方方正正,把日子过得舒舒服服。我们就能够以一身正气,将世俗的偏见与固执瓦解,向世人展示自己人格的高大与轩敞。
圆乃遵循了自然的规律,能循环往返而生生不息,日升日落、月盈月亏、四季更替、昼夜轮回、周而复始。只因圆能不断地循环,因而纵然有失望,但也不会有绝望。
处世无常规,有时圆也会变成方,方也会变成圆。世界总是在方与圆中变化,乾坤也是在动与静中演绎,而人心则是在清与浊之中涌荡。
因此,为人处世,就要能方能圆,该放手时一定不能蛮干,该收敛之时一定不能放开,该后退之时切不可向前。同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遇强之时则迂回,遇弱之时当帮助,不能怒时一定要装笑,不该讲话之时必须闭嘴,不能动时一定要静躺。
总之,为人、处世,就学会韬光养晦,在非常时期要把情绪、想法、目的深深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