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青云直上,只因读懂中庸一句话,

第一部分:中道与修身——君子遵道而行。

1.5子曰:“素隐行怪①,后世有述②焉。吾弗为③之矣。君子遵道④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⑤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⑥不见知而不悔,惟圣者能之。”

①素隐行怪:指探求隐僻不正之理,做奇异怪诞之事,以欺世盗名。素,为“索”字之误,寻求、探求。②述:称述、记述。③为:做。④道:指中庸之道。⑤已:停止、中止。⑥遁世:避世。这里作终身讲。

孔子说:“探索隐微,行为怪异,后世对这种行为多有记述。我却不愿意这样做。君子遵循中正和谐之道而行动,半途而废的,我却不能停止。君子依照中正和谐之道行事,终世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圣人守中。孔子列举了践行中庸之道的三类人。第一类人“素隐行怪”,孔子“弗为”;第二类人“半途而废”,孔子“弗已”;第三类人“遁世不见”,孔子“不悔”。

张居正《中庸解读》:“世间有一等好高的人,于日用所当知的道理,以为寻常不足知,却别求一样深僻之理,要知人之所不能知。于日用所当行的道理,以为寻常不足行,却别做一样诡异之行,要行人之所不能行,一次欺哄世上没见识的人,而窃取名誉。所以后世也有称述之者,此其知之过而不择乎善,行之过而不用乎中,不当强而强者也。若我则知吾之所当知,行吾之所能行这素隐行怪之事,何必为之哉!所以说吾弗为之矣。”

至于君子,择乎中庸之道,遵而行之,己自在平正的大路上走了,却仍不能实用其力,行到半路里,便废弃而不进,此其智虽足以及之,而仁有不逮,当强而不强者也。若我则行之于始,必要其终,务要到那尽头的去处,岂以半途而自止乎?所以说吾弗能已矣。

“前面太过不及的,都非君子之道。若是君子,他也不去素隐,也不去行怪,所知所行,一惟依顺着这中庸的道理,终身居之以为安,又不肯半途便废了,岁至于隐居避世,全不见知于人,他心理确然自信,并无怨悔之意,此乃智之尽,仁之至,不赖勇而裕如者,这才是中庸之成德,然岂我之所能哉!惟是德造其极的圣人,然后能之耳。”然夫子既不为索隐行怪,则是能依乎中庸矣。既不半途而止,则自能遁世不见知而不悔矣。虽不以圣人自居,而其实岂可得而辞哉!(张居正《中庸解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