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上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三甲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90.html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脩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儒学之道传之于子思,是儒学义理的正宗继承者,此后,儒学义理再也不明。

孟子的文章多集中在治国之道,或者说达人这一逻辑,但也有立己之道。《尽心上》就属于性与天道。讨论关于性与命的理论。后人于此理论也是多有揣测不知真意。

命,最初用之于天。《中庸》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称为命是确凿无疑的。在人称之为性。

天命和人之性本质是一样的,或者说人之性是由天赋予,后人多认为这是牵强附会,实则不然,有严谨的逻辑在其中。

人之所以能和天地并列四大,就在于人之性得天命之全。唯独人得天命之全,其它目前可知的万物皆是得天命之偏。

但是,人虽得天命之全,完全继承了天命,但是由于后天物质形体的左右,人之性是不能全的,所以在人而言,性命分化。天和人理想的理论层次是天命等于人之性。也就是说性命一体,是一回事。但是人的现实层次却是性命分化。所以,这个命用在人身上的话,概念含义就不是天命那个意思了。人之命在于情,和运联系。也就是人之命是时间空间的展现。

如此,由天道到人道,发生了变化,天道是性命合一,性就是命,命就是性。而在人道,性是本体,命是性之用。

以单纯的人本体而言,常说性情,性情是一对概念。而性命这对概念是对用而言的。人的一切活动就构成了命,情是通过命展现的。这是儒学义理对天命,人性,情性,性命四个概念的定义。若是不晓得其中逻辑所在,很难清楚知晓儒家义理的旨趣所在。《中庸》言,喜怒哀乐之发皆中节。这个喜怒哀乐就是情,喜怒哀乐之发就是命,发而中节就是性。可于此细细体会这三者的逻辑关系。

我在此感叹一句哈,古今无有晓得此中逻辑的,我给大家指出了,希望大家珍惜,不要再被望文生义所误,如此,可谓为往圣继绝学矣。

人之性存于心,从字形可以看出,心生为性。性生于心。人之性本来是圆满的,圆融的,可惜由于人心从先天乾心变成了离心,所以导致人心不纯粹了,人心惟危了。关于乾心离心我在其它文章阐述过,就不在此说了。儒家立教,就是指示世人回到自家本来样子。儒家如此,道家,释家何尝不是如此。除此之外,世界其它文化皆不能达于此高度。

阐释了性命的理论逻辑,现在就回到文章本身。

尽其心,这个尽字是极,满,至,至诚的意思,唯有如此,才能讲尽其心。让自己的心至诚。不能简单忽视而过,作俗语理解。

人的心唯有至诚才能知其性。《中庸》叫诚则明,明心见性。《大学》叫止于至善。都是尽其心知其性。而且人自己本性明了,才能知天。这里的知不是简单的了解知道,而是和天一体。也就是说性命合一。如何知其心明其性知天道呢。

这就需要存养的功夫。存的是善,养的也是善。《中庸》叫择善固执之,《周易》叫保合太和,各正性命。

把善存于心中,并且守护它,涵养它,让善的种子渐渐长大,直到长成仁的过程就是养其性。这样才能和于天之所为。天咋为,人就能咋为,叫事天。以天为师。行天之命。

夭寿不贰。二若是小写,一般都和数字有关,大写就有特别的意义,我记得阐释《庄子内七》说过。这句话是啥意思呢,是说人的生死都是一定的,都是命。如何破解这个人生最大的困局呢,那就是修身以俟之。《中庸》叫居易以俟命。再次强调修身的重要性。把自己的身心修好,最好达于至诚,诚于中。存其心养其性,存养二字就是修身。把自己的身心涵养好了,那就能安身立命了。也就是说人生的所有选择,所有的进退行止都有章法了。所有的幸与不幸都能应对了。

这一段话逻辑很清楚,先讲性命之道,再讲人如何知性,进而知天,最后讲知性命之道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说了,不要非议人之命,或者说不要否定人之命,或者不要逆人之命。都可以。顺着命的正道就可以了。相当于喜怒哀乐之发皆中节这句话。也就是说不要试图否定人的喜怒哀乐,而是要让人的喜怒哀乐之发皆中节。就是顺受其正。

正就是人之性。让命归于人之性。

孟子继续说到,所以啊,知晓人之命的人不会立于石头垒砌的墙之下。也就是甘于被人之命左右,毫无自己的主见,或者说裹足不前了。而是要以性驭命,修身以俟。

孟子因此接着说了,能让命归于正,或者归于性,人的一生就是尽其道了。实际就是中庸的另一个说辞,也叫时中。其代指命。桎梏,代指喜怒哀乐不能中节。命不能归于正,不能尽其道,不能归于性对于人生而言就是桎梏,人的一生都是随波逐流,毫无自主意识,被物欲控制。所以,这不是命之正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