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求知和赚钱并不矛盾澎湃在线

                            

讲书创业、知识付费、社群经济……樊登读书又不止于读书。

从央视离开后,樊登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樊登读书”,5年时间,樊登读书年收入已破十亿,用户突破万,成绩令人欣羡。

樊登却说,自己是知识届的闲人马大姐。他花在公司管理上的精力甚少,反而把大量时间放在读书和热心给人讲书、分享上,这背后怎样的管理哲学?

谈及创业感悟,樊登毫不避讳地将求知与挣钱视为同一件事。他大胆放权、开创新的商业模式、极致中庸、敬畏运气……

在长江商学院MBA书客谈活动上,樊登深度分享了他的思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分享

樊登

*内容整理自樊登在5月8日长江商学院MBA书客谈读书系列活动的分享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求知和挣钱,对你来说,哪个欲求更强烈?

其实不矛盾,这实则是一件事。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撕开知识的缺口,因为很多时候,如果你完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是特别要命的。

我每次读到一本特别好的书,会惊出一身冷汗:生活这么多年,如此重要的道理,之前几十年竟然都不知道,我怎么活过来的?

曾经能活过来,是高频犯错,高成本付出的结果,经受多重痛苦。

我们以为这些痛苦是应该的,觉得别人也一样痛苦过,实际上是你不知道其实不必那么痛苦,你完全可以和别人不同。

所以,人要多读书,要多读一些你不喜欢的、排斥的,甚至是曾经读不懂、读不通的书。

生活中,并不是读过的书印证了自己的想法,便觉得作者水平高。

恰恰相反,真正带来突破的,是那些需要使使劲儿,才能读懂的书。

我们的生活,不论睡或醒,都是一个战场。

我们利用各种方式,借着音乐、艺术、博物馆、宗教或哲学的排遣,构筑理论、沉浸于知识等,都在企图结束这种冲突,封闭这个复杂的、生活的战场。

01

世界上有两种问题

我最近读《解惑》。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曾经谈到对自身影响最大的两本书,一本是《活出生命的意义》,另一本就是《解惑》。

《解惑》一书读来甚至有些拗口,反复读几遍之后会感受到其中观点的冲击力,它串联起我们各种各样的困惑。

比如,我们总想在生活、创业、教育中找到一个标准路径,想要沿着所谓的标准路径,找到活得更幸福的方法,觉得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

这个想法就错了,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纵观历史上下两千年,人们不断地探索,找寻各种各样的标准活法、创业方式、教育技巧,却往往都是失败的?

原因在于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问题:

第一,汇聚性问题。

汇聚性问题是可以找到答案的,找到答案之后事情就迎刃而解。

比如要盖一幢大楼,这栋楼应该盖成什么样?无论东方人、西方人最后盖出来的楼都得有空间、水暖、电齐全;要造一部手机或一辆电动汽车,无论中国人、美国人去实践,成品大同小异。

第二,发散性问题。

这类问题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

比如说带孩子是严苛还是宽松?是棍棒出孝子还是教育要给予爱和自由。

这就像有的人管理公司,是勤奋点亲力亲为,事无巨细盯着比较好?还是像我一样不要管比较好?

作为公司管理者,遇到问题先判断,是汇聚性问题还是发散性问题,是偏汇聚性问题的发散性问题,还是偏发散性问题的汇聚性问题。

大客户销售有可能会偏向汇聚性问题,通过学习、找经验、模仿等标准化方法努力做好。

但是假如有人告诉你说,创业这么大事儿去模仿谁来做,就要认真思考了。

创业中人员甄选,决策技巧、管理模型等等问题,往往都是发散性问题。

我无法给你决策的标准答案。

02

决策的反面,是不做任何决策

我儿子上初中,我读书时,会跟他说这书挺有意思的,不会强迫他看。

他经常凑上来问我,书里都讲些什么,读李商隐、读诗词,读史书,都是他的主动选择。

有一次他数学考了80分,我说你自己分析下原因,他说做题慢,考试时长不够用了。我说找到原因了,你有什么办法呢?

他说我就多做做练习题,这次考试之前他自己做了30套卷子,合理布控时间,信心越来越强,考了全班第一。

儿子对历史兴趣浓厚,会找我推荐更多书籍做主题阅读;数学考试结束,他主动说生物学科也可以试试同样的办法。

我们没有替他做决策,但是沟通过程中,良性互动形成了,孩子具有内在动力。

激发内在动力,孩子会比家长的要求完成的更好;实现良性互动,父母境界更高,每一次互动都会让孩子产生真正的信服感。

有的父母每晚陪着做题到11点,报一大把辅导班,最后成绩上不去,孩子会觉得家长提的要求、给的方法不管用。

我们从来不辅导孩子。学习不是一件他律的事情,而是一种自律的过程。

外在努力解决不了内在动力。

很多管理者在员工面前喜欢扮演万能角色。事无巨细都要参与,任何问题都能解决。

要知道,发散性问题有多种解法。现实中,不少人为了面子和自信心,赔上时间、精力、成本。

大量创业者和公司痛苦的原因,就在于老板总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

我在公司经常说:“你可以把我的想法做参考试一下,但是不一定对。”

有人就说,执行力难道不是最重要的吗?

什么叫执行力?执行力是把事儿做好,不是按照你的想法把事儿做好。

现实中,很多领导者都有一种“我无所不能”的错觉,成功实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要饱含激情,敢于试错,持续反思,恰当把握管理者角色,不是任何时候都有标准答案。

决策的反面,是不做任何决策。

03

末位淘汰法正在被淘汰

很多人天然的相信末位淘汰。

有的人学习了生物态管理公司,认为这就是末尾淘汰。

实际上,生物态叫适者生存,在森林里你觉得谁强大?你觉得恐龙强大,但是最后留下来的不是恐龙而是老鼠,只不过老鼠这会儿运气比较背,在地底下,过两年它的生命力就起来了。反而恐龙最终被淘汰。

不能简单用末位淘汰员工,要看到时代背景下的管理变化。

生产线上做装配的员工,更接近于机器,效率低下时采用末位淘汰,这是早年间工业时代典型的管理方法。

如果你招聘到的电影导演叫饺子,在你的工作室待了10年,没有作品、颗粒无收,末位淘汰肯定是他,结果人家出去干了一个《哪吒》,终于熬出来了。这样的员工还有,12年熬出《大鱼海棠》,15年出了《十月围城》,你看,这代表着当下新型的员工状态。

我们所处的世界,个体能力已经改变了:单个员工能力比过去强上万倍。

过去在传统公司、企业或是学校,好员工和差员工差距两三倍,大家干的都是标准化的事儿。

随着移动互联网、IP化、互联网放大效应,如今一个好程序员和一个差程序员,中间隔着一个比尔盖茨的距离。

同样是直播带货,网红水平之间也相隔甚远。我去过薇娅直播间三次,特别羞愧,都是卖书,我一晚上卖一两百万觉得很开心,相当于实体书店一年的营业额。

薇娅卖我的书,一个五秒倒计时、一次加仓补货,卖掉16万本,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时代变了,变成一个人就能够单骑救主,救全公司。

如果用简单的末位淘汰法来考核,会演变成劣币驱逐良币。

为什么呢?

因为只有眼睛死盯着排位的人,不会被淘汰。

这个事儿不简单,末位淘汰不是生物态,你要识别哪些人和你的哲学是一样的,方法论大家可以百花齐放,但是哲学、价值观、方向要趋同。

我去稻盛和夫的京瓷考察,他们的员工,从工作贡献、状态、收支状况都折算成一个叫“阿米巴”的精细化测量工具。

过去我认为这是内部市场化,会增加内部交易成本,去到现场发现,员工收入不会因为阿米巴的分值高而增加。

他们的衡量方法是哲学,是敬天爱人,是修炼出的人生境界。

有效的管理是决策的冲击力,而不是决策的简单复制和沿袭。

04

增长飞轮:提升人才密度

我最近读党史,三湾改编很有意思。淘汰过去旧军阀的士兵,留下能打硬仗、能真正革命的中坚力量。

三湾改编中这个动作和网飞CEO里德哈斯廷斯在书里《不拘一格:网飞的自由与责任工作法》提到的一样,叫提高人才密度。

拿网飞举例,网飞与Facebook、亚马逊、苹果、谷歌并称为FAANG,是美国最受欢迎的五大互联网科技股。

他们有很多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