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是怎么成为“四书”之一的
《大学》本来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通常被认为是曾子所著,被北宋的程颢、程颐极力推崇,并将其从《礼记》中抽出来独成一册。南宋的朱熹在程颢、程颐改编的基础上著作了《大学章句》,最终和《论语》、《孟子》、《中庸》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官方规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相比于“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言,《大学》是讲治国安邦的学问,也可以理解为大人之学。
二、《大学》的三大纲领及八大条目
(1)三大纲领《大学》开篇就点明了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它是个人修为的“内在”修为方式。
“明德”表明人受于天,能够与天地相沟通。“明明德”肯定了人类与生俱来的灵明德性。人之行善避恶,并非强加的义务,而是内在的本性。“亲民”是在明晓自身本性的善德之后,深入众人的日常生活中,帮别人去除心中的恶念,使自己时时刻刻行善为人。“至善”是指心灵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达到自然与事物发展相统一的境界。(2)八大条目在《大学》三大纲领的基础上,通过“外在”修为方式,衍生出个人道德外在修为的八大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大条目是实现“三大纲领”的具体步骤,“修身”是八大条目的基本,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理想。三、《大学》的“十章”
《大学》相传共有“十章”,字,分别解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征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一章解释明明德,道在哪里?道在生活中,生活即是道,真佛只论家常。第二章解释亲民,生灵从何处来,回何处去,老子曾讲过,我们的自性由宇宙的正体,通过天地再到人身,将来使命完成之后,再由人身透过天地,回到宇宙。第三章解释至善,一切生灵的本源与其所追求的归宿都是至善。第四章解释本末,纲举目张,纲是本,目是末;德治为本;法治为末,教化民众应从本上入手,教化万民以明明德、以不犯罪为本。第五章解释格物,格物大致分为三部:第一步是去除身物;第二步是铲除心物;第三步是破除小我。第六章解释诚意,至诚之道,就是真实无妄,不思善,不思恶,自然而然,实实在在,不假思索,表里如一,率性而为,身心性的合一。第七章解释正心,心是一切行为表现的源头。把心修好,一切行为自然归正。心正,一切正;心歪,一切歪。第八章解释修身齐家,修身齐家的根本之道,是要能时时刻刻固守“中道”,以自性良心当家,力行“五伦八德”,“三纲五常”。第九章解释治国,一个成德的君子能齐家及成教于国,离不开“孝、悌、慈”这三个根本宗旨。第十章解释平天下,立身处世皆有其伦常、度量:上对下以德,下对上以恩;上对下以慈,下对上以忠;上对下以劝,下对上以谏;上对下以信,下对上以敬;以道来统领,以德来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