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中庸 >> 中庸知识 >> 玩味中庸何谓君子

玩味中庸何谓君子

君子本义是“君之子”,跟王子、公子一样是高贵身份的象征,与之相对的是庶民之子,也就是小人。在周礼的规范之下,君子和小人的关系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奈何礼崩乐坏“君子在野,小人在位”,孔子以复兴周礼为己任,重新诠释了“君子”的定义和内涵,赋予了道德伦理方面的含义。君子在儒家伦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人、有圣人,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礼记·中庸》之中“君子”一词总共出现了34次。那么《中庸》的作者是如何定义君子的呢?

一、君子的社会地位

君子首先是要“治民”的,治民“不可以不修身”,“修身”以“诚之为贵”。原文中“君子以人治人”,“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等句均能体现“君子”的社会地位属于统治阶层。而“修身”是统治者的必修课,具体体现在“慎独”,“不诚无物”,“君子之道四”,“天下之达道五”,“三者天下之达德”,“天下国家有九经”等内容。

二、君子的表率作用

再者君子对万民有表率作用,“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君子”始终与“天下”相关,再一次印证了君子切实的政治地位,同时在儒家“本诸身”的思想下,君子对天下万民有示范作用。

三、君子的“形而上”形象

君子具有“君之子”的政治身份,并且有表率模范的作用,基于这种现实孔子进一步阐述了“君子的形象”。或者说是孔子理想中的统治者形象,可以肯定的是,孔子并没有做到自己所述的君子形象。在《中庸》中孔子说:“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君子之道体现在“事父”、“事君”、“事兄”、“朋友”四个方面孔子连一个都做不到。在《论语·宪问》中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君子之道体现在“仁、知、勇”三个方面,孔子认为自己还没有做到。由此可见在现实中的“君子”之上,还存在一个“形而上”的“君子”。

“形而上”是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存在。“君子遵道而行”、在文章开头就说了“率性之谓道”,意思就是君子率性而行,“天命之谓性”说是说君子的“率性”不是“尽情任性”而是依据“天命”而从事,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富贵就做富人应该做的事情,贫贱就做穷人应该做的事情。无论是身处夷狄还是行乎患难,都能安然自得不做非分之想。“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自己箭术不行射不中难道还能怪靶子不正?所以君子一定是先用高标准要求自己的。

“君子笃恭而天下平”,如果统治者通过修身养性完成了“察乎天地”、“依乎中庸”的学问和作为,自然就可以“受禄于天”,这传统文化中著名的“天命观”。天命观颠覆了“君权神授”的意识形态,人间富贵不再是贿赂鬼神就可以谋取的,“君子居易以俟命”是说君子通过修身正己以“待天命”。

玩味《中庸》:何谓中?何谓庸?

玩味《中庸》:何谓五达道?三达德?

注:插图源于互联网,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