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斋暑期云上会议道德经第二十一至二

夏日炎炎师生共读《道德经》

7月11日周二晚,国艺馆馆长宋一夫教授举办的暑期闲云斋大讲堂云上会议准时开启。本次的讲读内容是《道德经》第二十一至二十三章,陈彦军老师主持,社会学院的陈天乐同学主讲,宋一夫教授指导,吴昊老师和来自各不同学院的二十多位同学参加了本次讲读。

按照讲读程序,陈天乐根据陈鼓应注本,综合三种不同版本的《道德经》和多位学者的著述,提出这三章的关键在于“惟道是从”“不争哲学”和“希言自然”,接着他逐句分析第二十一至二十三章的文本,同时贴近日常生活提出引申义,并根据文本层层设计章节思考题,且在每一章讲读之后进行小结,指出前后联系,讲读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引人深思。

文本第21章壹

通行本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陈鼓应本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叁帛书本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恍唯忽。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忽呵,中有物呵。窈呵冥呵,其中有精呵;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也?以此。

研读

在第二十一章讲解中,陈天乐认为本章主要阐述了三个问题:一是“德与道的关系”,即“道”生“大德”或“孔德”,道为体,德为用;二是“道虽为物,但非一般之物”,即“道”看似无形,实则有形,德是道德最好表征;三是“道是规律,道具有永恒性”,即“道”是物之本,即玄牝,通俗来说便是“牛鼻子”和“衣领子”,抓住“道”,就可“阅众甫”,就可以参透事物本质。据此,陈天乐进一步拓展,认为老子的“持中”、孔子的“中庸”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实际上是相通的,都是我们值得品味的精髓。

接着,陈天乐抛出提前准备好的思考题,引起与会者热议:陈彦军认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起初我们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但随着我们探索不断深入,功夫的不断加深,我们对于事务的把握能力也会随之提升,这种能力便是老子所谓的“道”。管理学院的符致鹏指出老子的“道”虽具有飘忽不定,摸不着、看不透的特点,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气馁,要始终相信虽暂时难以致“道”,我心依旧向往“道”。刘嘉玮认为与其纠结“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中“精”的释义,不如将行“道”的方法真真切切地用于日常生活,也许这才是老子的本意。此外,刘嘉玮认为主讲人提到出普通人常常会因思维定势而被卷入正名纷争的观点具有现实意义,他结合个学习经历,提出老子的“持中”正是回答这一问题的答案。

文本第22章壹通行本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贰陈鼓应本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叁帛书本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示故章,不自见也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归之。

研读

进行到第二十二章,陈天乐认为本章开头的六对矛盾的事物,是老子朴素辩证法最好体现。对于“圣人抱一”中的“一”,陈天乐认为“一”是准则,它是天道,是地道,还是人道,只有遵循这个“一”,才能真正实现“大治”。

陈天乐将“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归纳为道家的“四不”说,接着引用功成身退却泛舟西湖的灭吴功臣范蠡和功高震主却身首异处的明朝大将蓝玉的例子,指出处世之道在于“不争”,然后他进一步引用儒家“四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说和佛家的“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说,认为儒释道三家部分观点实则相通。

在解读“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时,陈天乐根据全书中关于“不争”的八句话(《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道德经·第八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六十六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六十八章》:是谓不争之德,……,古之极也;《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天下道,不争而善胜;《道德经·八十一章》:人之道,为而不争。)指出:“不争”于老子而言,多是针对当时的统治者,道家所推崇的君王,既是“无为”之君,又是“有为”之君,治国靠的是时机和行道,而不是靠争利与仿圣。在陈天乐看来圣人之所以能做到“不争”,是因为圣人将道内化于心、外化于物,做到天地人一体,所以人不与之争,万物也不与之争。

接着,陈天乐认为本章主要讨论了老子的处世哲学和治国之道,“持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不仅是道家学说的准则,同时它又是我们民族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陈天乐看来,统治者若是都能做到“与民不争利”“与人不争位”,那么老子的理想或许并不会止步于小国寡民的社会。

主讲人解读完毕,与会者纷纷发言:陈彦军认为老子并不是只为向统治者说教,而是将“道”给创设出来,让统治者自己决定要不要使用。同时,陈彦军进一步指出“曲则全,枉则直”不是要我们“秀于林”,而是告诫我们在浑浑噩噩的世道中,我们一定要保持头脑的清醒,不能随波逐流。管理学院的刘嘉玮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例子,说明我们每个人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处事方法,老子给我们的是结论,而不是方法,至于如何得出这个结论,还得看自己的最终选择。接着刘嘉玮认为不论是老子和孔子,还是亚里士多德,他们的关于“中”的观点,实际上都归于一个“度”,只有把握了这个“度”,我们才不至于碰到麻烦。

文本第23章壹通行本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贰陈鼓应本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叁帛书本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得者同于得,失者同于失。同于得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得之。

研读

进入第二十三章讲解,陈天乐提出“希言”实际上与第十七章的“贵言”相同,都体现了道家的以自然无为行修身治国的“道”律,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对于“天地尚不能长久,而况于人乎?”这句话的理解,陈天乐通过例举电影《人生大事》中小文在用于存放离世小女孩骨灰的盒子上画满行星和月亮的举动让女孩父母大为感动的情节,指出:生命的终止不是以句号收场,而是以省略号谢幕,天气变化是自然规律,风雨之后便是彩虹,这是我们不能左右的,人类社会的生老病死亦是如此,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哀莫大于心死”,不如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人与事,既然我们改变不了生命的长度,那就努力增加生命的厚度和广度。

接着,陈天乐指出本章实际上和第二十一章所要论述的问题是一致的,都谈到了道与德之间存在(道为)体(德为)用德关系。

此外,陈天乐结合文本认为善恶之报都会累积,佛家的“现保”“生保”和“速保”就是生动的注脚。在陈天乐看来老子的处世哲学和治国之道,一言以蔽之,便是希言自然,取信于民,修道修德,积善行善。

主讲人层层递进的分析刚结束,与会者便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

陈彦军认为老子的世界观是希言自然,而方法论是践行自然之道。看似追求捉摸不透的自然之道,实际上却是实实在在的人之道。社会学院的黄致远结合主讲人的解读,认为老子在本章提出的“常于德”,可以等同于符合自然规律,也可以称为万物运行的根本机制。主讲人陈天乐补充道:不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人,最终都要回归到“道”和自然的规律上。

文本解读完毕,陈天乐综合所讲内容总结道:由东汉葛玄的《清静经》中“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这句话可提炼出道有无形无象、滋养天地,无声无息、蕴藏规律,不可正名、哺育众生的特质。

然后陈天乐指出个人行道最好的方法:首先要明确修德是行道最好的途径。其次要认清只有做到心如止水、静若安澜,才有可能抵达“天人合一”的境界。

此外,在陈天乐看来世间一切究其本源离不开“道”,以“不争”求“至简”才是行大道之人应有之义。陈天乐进一步指出道家历经两千余年的洗礼,却依然熠熠生辉,重要原因在于揭示了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终三者归于“一”,归于“道”。他还认为秦汉以来中国政治虽呈现“儒表法里”的发展趋势,但实际上却是“道为体,儒法用”。

主讲人精心的前期准备和精彩的文本解读得到与会者一致认可,宋一夫教授对主讲人发言表示了肯定,希望与会者在会后能进一步思考。接着宋一夫教授对本次讲读内容作总结性发言。

对于第二十一章,宋老师指出:本章第一句点明道是体、德是用,接着宋老师结合第14章的内容(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回答了“道是什么”这一问题,即“道”既是“有”,又是“无”;“道”既是万物的规律,又是世间的始祖;“道”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道”既是形而上的,又是形而下的。宋老师由此进一步指出看清万物最好的方法在于修“道”。此外,宋老师认为,“孔德之容”中“容”字是名词,译为容貌。“其中有精”中的“精”代指“道”的本质或原始。“其精甚真”中的“真”译为正确的理念,即“道”是真理。“其中有信”中的“信”代指“道”的规律。在宋老师看来,我们不仅要知道“道”的初始状态,同时也要理解“道”现在的结果。

对于第二十二章,宋老师指出由“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句话,可以看出老子守柔、守雌、守弱的思想,其中蕴藏着老子“执其一端”的观点,据此也可得出的问题有:第一,《老子》一书是老子本人在不同时期所著还是三个不一样的“老子”所著?第二,老子和老聃是否为同一个人?此外,宋老师引用《庄子·让王篇》“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故许由娱于颍阳而共伯得乎共首”和《道德经·第五章》中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来进一步说明:在世风日下时能够退一步,在自己吃亏时能够坚守正道,不与他人争利益,不与他人斗智慧,才能达到正道的境界。

对于第二十三章,宋老师认为这一章也可分为三部分来理解:第一句“希言自然”是第一部分,同时是全章核心,即顺应自然,顺“道”而为。第二部分是从“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到“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这一部分探讨了三等人,即同于道之人、同于德之人,同于失之人,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要希言”和“为什么要自然”这两个问题。最后一句“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是最后一部分,其中前一个“信”译为“道”,后一个“信”译为“使人相信”,这句话切中老子所推崇的“道为体,德与信为用”。对于“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这句话,宋老师引用《庄子·养生篇》中老子好友秦失吊唁其离世时“三号而出”的故事指出:秦失作为有道之人,不受外界干扰,不为心情左右,一切做法都循“道”而为,生老病死符合依“道”而定,安然处之,安然顺之,才是真正有道之人。

接近尾声,宋一夫教授认为《道德经》一书虽仅有八十一章、五千余言,有些地方看似矛盾,难以参透,但这只是表象,实际上每一章的字、词、句都是相通的,它们一起构成了老子的“道”说。他希望读者在学习本书时一定要用联系的观点,注意从字词之间、篇章之间,用整体的视角领悟老子的思想,同时,学会用辩证统一的原理,在对立和统一中,去读出“道”之经典、品出“道”之韵味、悟出“道”之精要。

十里荷花END

闲云斋文化经典研读

整理

王浩旭

文字

陈天乐夏玉颖

审核

陈彦军宋一夫

排版

陈天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