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什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相传是曾子所作。《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这里不做过多介绍)。《大学》自南宋之后,从《礼记》中抽出,与《论语》《孟子》《中庸》合为“四书”。“四书”在历史上是有相当高的地位的,这一点不可小觑,在宋代可是必读的,就像西方人必读圣经一样,相当于现在的官方教科书。而《大学》作为四书之首,更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的。

首先来说为什么《大学》能成为四书之首?古代人们读书,目的只有一个,在‘明理’。什么是明理?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人生观乃至宇宙观,而不是人云亦云,糊里糊涂的活着。而《大学》就是成人之后第一个要懂得的道理,这个道理不懂,在社会中如同暗室求物,无舵之舟。

所谓“大学”,大人之学的意思,和“小学”相对。那什么是“大人”呢?首先,大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孩童而言的。就像人的“成熟”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样,究竟什么算成熟?是十八岁还是三十岁?是不能用固定的东西去衡量的。所以这里我们只能勉强下一个定义: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值得让人尊敬的人,可称为“大人”。

接下来看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什么是“大学”,上一段已做了说明。“道”这个字,在文言文中是不能翻译的,一翻译就完全丧失了本意了,而且这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这个大家只能通过多读经典去体会。

再来看“明德”,明德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光明正大的品德,一种是指人本身具有的,不虑自知的内在良知/本性。前面的‘明’字,也有两种说法,都是作动词用。一说是有‘弘扬’的意思,一说是有使…明于内心的意思。至于到底是什么意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了。个人更偏向于第二种解释,原因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固然是好事,固然是大人、君子要做的事。但是弘扬不如自修,如果人人都能使本自具有的‘良知/本性’明于内心,那社会自然安定,百姓生活自然幸福,孔子的理想也就得以实现。

在亲民,朱子认为亲民的亲应该当作‘新’字来解释,使人弃旧图新。这句话单独听起来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人需要自我更新,个人的进步才能带动社会的进步。但是大家细想一下,圣人作经的本意是什么?是想让大家都能进步从而带动社会的进步吗?还是想让大家都能明是非、辨善恶?显然是后者。所以这里的亲字应该有引导、教化人民的意思。止于至善,顾名思义,意思是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止’就更有意思了,古往今来对这两个字的解释真是众说纷纭。总结下来,最起码有三种,一说是指认知到达一定的程度;一说是有‘知道停止’的意思;一说是指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下面我们依次来分析下这三种解释。

定-静-安-虑-得,这个‘得’是得到成果的意思,是想告诉我们,如果想要得到所谓的成果,首先要把心定下来,不要盲目的去求结果,内心定下来之后就能保持宁静,而后能随所处而安,而后能有正确的思虑,按正确的想法做事,才能有所得。一味追求‘得到’,反而什么都得不到。就拿金钱来说吧,一门心思想赚大钱的人,反而什么都赚不到,钱反而成了他们的执念。但是当心安定下来之后,你会发现,无论做什么事,都能有一定的成就。是先‘安’而后‘得’,而不是先‘得’而后‘安’,切不可本末倒置。

那么问题来了,心如何才能‘定’?按照第一种说法,认知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心可以安定下来。仿佛有一定的道理,知道的越多,对世界的了解越透彻,遇事自然不慌乱,能够从容应对。但我想这不是圣人的本意,这个世界上知识太多了,想要达到全面了解不太可能,正如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定’的状态,是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和认可的。

第二种说法,‘知道停止’了以后,心可以安定下来。也有一定的道理,这里就涉及到佛学和老庄的教义了。从浅义处说是人减少了欲望以至无欲之后,内心才有真正的安定。从精深处说是佛家的“止观”和“禅定”之学,道家的“致虚极,守静笃”等。细思下来,也不可靠。儒家很少讲这些学问,可能也不爱讲这些学问。儒家要做的是将老子所说的天道的教义和释迦的学问(儒释道本就相通)放到人道上面来,让中华民族的‘所有人’,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能做收拾精神,自作主张的大英雄。所以这种说法可能不是作者的本意。

第三种说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了以后,心可以安定下来。个人觉得这种说法是比较可靠的。也可以理解成‘立志’,人生在世,须先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所谓‘立志’,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个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即使没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远大抱负,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光明磊落此生。志立心自安,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做什么之后,自然心生安顿,不被外界所影响。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接下来开始讲《大学》中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关于后四目,我们不做过多解释,有点国学常识的人都能理解。重点来讲前四目,特别是‘格物、致知’。

关于‘格物’,就更妙了,至少也有三种解释,一说是万事万物皆有理,穷理而已;一说是格物欲;一说是‘物’即是‘事’,‘格’有‘正’的意思,格物是要在万事上都要去其心之不正,保持本体之正。

第一种解释:万事万物皆有理,要研究万事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完善的理解。万事万物有个理在,自然没错,如孝顺父母,怎么样做能让父母满意,自然是需要思考研究的。如朋友之间交往,怎么才能让双方都愉悦,也是一门学问,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只有懂了这些道理,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幸福顺遂。这种解释听起来是极有道理的,很难去反驳。但是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连起来看,这样解释就有点不通了。这个顺序很明显是由内而外的,意、心、身皆是内在的,家、国、天下皆是外在的。‘格物’应该偏心性修养,所以,这种解释应该是错误的。

那么是不是‘格物欲’呢?物欲当然要格,人生在世,不能被物欲牵着走,要做物的主人而非物的奴隶。那这样说的话,物格而后知至,指的就是完全清除了物欲之后,才能对事物有真正的认知。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听着这话不太像是从儒家口里讲出来的,倒像是佛家‘无住生心’的学问。个人来看这种解释也不太靠谱。

第三种解释:‘物’即是‘事’,‘格’有‘正’的意思,格物是要在万事上都要去其心之不正,保持本体之正。和‘格物欲’的意思很像,但是却没有离开事物。说‘格物欲’便有和万物分离的意思。这种解释听起来倒像是儒家的口吻,个人比较偏向于这种解释。

关于‘致知’,指的是对万事万物具有客观完善的理解,只有做到‘格物’,才能‘致知’,物不格,为人处世难免会添加个人主观色彩,导致在理解上出现偏颇。达到‘致知’之后,自然思想就纯净,发出的每个念头自然就合于‘道’,即‘诚意’。意诚而后心正,‘正心’是指使心脱离偏颇的状态。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对于平天下来说,修身是本。自身修不好,想要有所成就是不可能的。而修身之要,就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读者须细心领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5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