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www.txbyjgh.com/m/品读儒家大咖——读《寡人之于国也》文/高登权人,从动物的角度来看,具有动物所具有的本能和属性,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因此,人是一种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动物,既有自然的野蛮的一面,也有社会的文明的一面。人既然作为人,究其根源来说,其性本善,最容易发生战争的是人,最爱和平的还是人。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人类发展的历程中,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老百姓其实都是非常热爱和平、向往和平、追求和平的。和平,作为每个时代人们最大的梦想,历史上的许多战争,其实也是为了和平而战。这不,继孔子之后,有一位儒家大师,就推崇的是民本思想,提出“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位儒家大咖就是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的孙子孔仞的门人,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与当时的杨朱学派和墨翟学派进行过激烈的争论。与学生万章等著述《孟子》。《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孟子主张施仁政,行王道,提倡以仁义道德的力量来统治天下,反对争城略地的攻伐战争。他希望统治者与民同乐,要求统治者省刑法,不税敛,使民有恒产,给民有温饱的生活条件。孟子鼓吹性善论,但也重视后天教育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孟子善辩,他常采取欲擒故纵,以请君如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手法,使辩论对方陷于窘境。他还善喻,他采用通俗浅显而又含义深刻的比喻来阐明哲理。另外他还大量运用整齐而对称的排比句。孟子的散文感情充沛,气势磅礴,语言流畅,比喻生动,说理严明,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说服力,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影响非常大。现在来看看他的《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阐述了孟子王道政治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战国时代贫富悬殊和阶级的尖锐对立。孟子主张采取种种措施来提高百姓的物质生活,使民不饥不寒,老者衣帛食肉;他还主张要认真办好学校教育,提高百姓的文化道德水平。《寡人之于国也》的结构层次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提出了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个方面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个方面阐述了使民加多应采取的措施和态度。在第三个方面中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阐述了使民加多应采取的初步措施,第二是阐述了使民加多应采取的根本措施,第三是阐述了使民加多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全文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文章的三个组成部分的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的关键词语来突出文章的中心线索,廓清文章的脉络层次,体现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全文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孟子善用比喻,他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与邻国之君无本质区别,都是不行仁政之君,用拿兵器杀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来比喻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说明使百姓饿死的不是荒年而是政治没有搞好。“不违农时”这段采用连锁推理句式,以前几句得出的结论为前提推理出新的结论,再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采取这种连锁推理的方式,可以增强文章前后的承接关系,使文章新意层出,气势充沛。总之,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者,提出的治国理政和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也有很强的超时空性,在中国诸子百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他的许多思想,指导和帮助了中国的许多王朝走向了兴旺。直到今天,他的许多论述还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由高登权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