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中有“四书五经”的说法,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大学被列为四书之首。《三字经》中有“作大学,乃曾子”,说的是孔子的高徒曾子编撰了《大学》。自诞生以来,它所提倡的修齐治平的思想,成为了那些有理想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奉行的经典,让一个又一个有识之士有了一种正确的人生提升的方法。它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子高徒曾参读过《大学》的朋友们都知道,它有八个条目,分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除了格物之外,每个条目都有相应的解释(我说的是被人推崇的先古版本)。可能曾子他老人家认为这个挺显而易见的,“格物”就是研究事物,获得知识,所以没必要做过多的解释吧!事实上,这个格物可为我们中国文化和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四大发明,祖冲之的圆周率,张衡的地动仪,僧一行的本初子午线,苏颂的“水运仪象台”(世界上最早钟表)等等,这些都跟格物有太大的关系了。大学到了南宋,朱熹他老人家可能觉得这个格物太重要了,而书中并没有解释,于是结合先人的经验,为格物这个条目添加了解释,原文是:“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这段话说了两个问题,一个方法,一个哲学观点。方法就是,接触事物,研究它,最后获得关于它的知识;哲学观点是,人类有限的认识是可以认知无限的宇宙万物的。朱熹和《四书集注》正是朱熹做了这一段注解,让格物以文字的形式进入了课堂,很多文人学子在思想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在很多领域都有了很大的成就!有人说西方科学的发展,可能也是因为成吉思汗西征,把这样的知识带到了西方,当然这也是没有证据的观点,我们也就听听罢了。而到了明朝中叶,王阳明为了验证朱熹的格物致知的观点,就对着竹子格物去了,最后格了七天,把自己格出了一场病,也没格出什么道理,于是就否定了格物成圣的观点。在以后的日子里,他龙场悟道。且不说他最后的伟大成就,单说这个格物,王阳明想在几天的时间内就想把竹子去研究清楚,那怎么可能呢?最起码得有竹子的几个生长周期啊!如果王阳明多“格”一段时间,如果他不那么急于求成,也许他就会成为中国的“孟德尔”,成为世界上最早的遗传学之父。王阳明剧照事实上,前段时间,一个特别尊敬的先生跟我说,格物不是研究事物获取知识,而是“革除物欲”,并且说这是真正的儒家的“秘传”。因为这句话,我多年来研究国学的心得轰然崩塌,迷惑了好几天。后来想想,他的这个“秘传”也许就是传自于王阳明的学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有点“苏粪壤以充帷兮,谓申椒其不芳”的意思了。要知道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这些圣人,可是一旦他以圣人的名义把“格物”的解释改为“革除物欲”了,那将对中国发展带来多大的阻力啊!到了满清的时候,统治者最大限度地限制了人们的思想,人们格物格得再也不是自然之理和科技之理了,而是四书五经和金石学说,格物经历了历史上最黯淡的时光。满清文字狱近代以来,人们的思想也在一点点解放,人们开始研究那些以前不接触的事物了,在孜孜不倦的努力下,我们中国的发展也在一点一点往前走。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都重新认识了“格物致知”的道理,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做了很多研究,最后有了很大的成就。比如说,我们工作要想做出成就,那就得对自己的工作内容研究得非常透彻;学生们要想学习成绩好,也得把课本了解透彻;甚至农民,医生,官员,领导等等,都需要对自己的领域了解透彻,才能把工作做好!所以说,“格物致知”可能不会让每个人都成为圣贤,但是要想成为一个“智者”,我们还是要去谨记这样的方法的!纯属个人观点!如果您也喜欢此类的文章,点右上角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