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合一解说第二章门人陆澄清录,阳

1.《易》之辞

“《易》之辞是‘初九,潜龙勿用’六字;《易》之象是初画;《易》之变是值其画;《易》之占是用其辞。”

先生说道:“《易》经中乾卦的初九爻辞是‘初九,潜龙勿用’六字;其卦象是初九爻;哪个爻变动就代表着哪方面有变化,如果初九爻变动,对应着这方面就有了变化,变卦而产生了新卦;往往用卦辞和爻辞来进行占卜。”

八卦可以说是宇宙和人生的模型。卦象代表着天地万物,其中有阴阳的变化。

2.不说夜气

“夜气,是就常人说。学者能用功,则日间有事无事,皆是此气翕聚发生处。圣人则不消说夜气。”

先生说道:“夜气,也就是说人在夜里会产生清明和善的心气或者精神状态,这个是针对于常人来说的。对于学者来说可以修行做功夫,那么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间,不管是有事还是无事,都是可以凝聚此气的。圣人就不用说这个夜气了,不必要等夜晚的。”

我们也许都有这个经验的,特别是要写一些东西,有些人也许在夜里很安静的时候,头脑就更加清明,思路更加清晰了。

.操存舍亡

澄问‘操存舍亡’章,曰:“‘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此虽就常人心说。学者亦须是知得心之本体亦元是如此。则操存功夫,始没病痛。不可便谓出为亡,入为存。若论本体,元是无出无入的。若论出入,则其思虑运用是出。然主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无所出,何入之有?程子所谓腔子,亦只是天理而已。虽终日应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里。若出天理,斯谓之放,斯谓之亡”。又曰“出入亦只是动静。动静无端。岂有乡邪”?

陆澄问老师关于《孟子》中“操存舍亡”章节。

孔子说:“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下面看看阳明先生如何解释孔子的话的。

先生回答道:“‘出入无时,莫知其乡’,这虽然是针对常人的心来说的,可是学者也应该要知道,心的本体也是如此的。所以需要有操持此心的功夫,如此才没有病痛。不可以随便那么说,出就是亡,而入就是存的。这么说也不是很贴切的。”

孟子引用孔子这一句话的前面还说了一些事情的,联系前后文也许方便理解的。前面说了些什么事情呢?孟子打了个比方,看到一座山的树木凋零,光秃秃的,人们以为这座山本来就是这样的。其实不然的,以前也曾经有过高大茂密的树林的,只是人们习惯的来这里砍伐造成的。虽然大山也在日夜滋养着树木长出新苗和嫩枝叶,可是马上就被放牧的牛羊给糟蹋了。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说,对于人心而言,还是要去操持,要去管的,这样就会存其本心了;如果不去操持,就会失去本心了;如果任凭人心妄动,出入无常,不断地攀缘,都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了,心的故乡在哪里了,不知道初心在哪里了。

先生又说道:“人的本心,本来是无出无入的。如果非得要说有什么出入,那么思虑运用这个就是出了,也就是心智出了,这个是应用的。然而心的主宰昭昭发明如此,哪有什么出呢?这个心如同一面镜子,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哪有什么出入可言。”

先生又说道:“既然没有什么出,还有什么入呢?宋明理学的两程所谓的腔子,也只不过说的天理而已。人的身体总是不想有什么束缚的,都是想着出樊笼之外的;心也是如此,总是想跑出来的,如果不去操持,不去管,也就不断地攀缘了,管不住了,所以心要操持管好在腔子里;念头也不出总持法门,念念都在静定之中。如此也是天理的。”

先生又说道:“此心如同镜子,不管有事无事,终日应酬,还是符合天理的,也就是在腔子里。随时随地都是如此,不管动静都在腔子里,都在静定之中。如果不符合天理,也就所谓的放了,也就是亡了。”放心也不是什么好事的,心猿意马,如果随便就放心,不去操持的话,心田会长满杂草了。

先生又说道:“此心出入也只不过是动静的,动静无常,如果放任此心不断攀缘,就会迷失了方向了,找不到初心了。此心如同镜子一样,物来则应,此为动;物去不留,此为静。”

4.诱人入道

王嘉秀问:“佛以出离生死诱人入道。仙以长生久视诱人入道。其心亦不是要人做不好。究其极至,亦是见得圣人上一截,然非入道正路。如今仕者有由科,有由贡,有由传奉,一般做到大官,毕竟非入仕正路,君子不由也。仙、佛到极处,与儒者略同。但有了上一截,遗了下一截,终不似圣人之全;然其上一截同者,不可诬也。后世儒者又只得圣人下一截,分裂失真,流而为记诵词章,功利训诂,亦卒不免为异端。是四家者终身劳苦,于身心无分毫益。视彼仙、佛之徒,清心寡欲,超然于世累之外者,反若有所不及矣。今学者不必先排仙佛,且当笃志为圣人之学。圣人之学明,则仙、佛自泯。不然,则此之所学,恐彼或有不屑,而反欲其俯就,不亦难乎?鄙见如此,先生以为何如?”先生曰:“所论大略亦是。但谓上一截,下一截,亦是人见偏了如此。若论圣人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更有甚上一截,下一截?‘一阴一阳之谓道’,但仁者见之便谓之仁,知者见之便谓之智,百姓又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仁智岂可不谓之道?但见得偏了,便有弊病”。

王嘉秀同学也是阳明先生的学生来的,这个同学喜欢佛道,他所问也是与此相关的。

王嘉秀问道:“佛教以出离生死,解脱生死引诱人求道入道。道教仙家以长生不老引诱人求道入道。其用意出发点并不是要人不好的,相反的也是希望帮助世人解脱痛苦的。可是从根本上来说,现在的这些宗教也只是看到了圣人的上一截功夫,然而还没有入于正道的。”

这里说的上一截也就是上达于道之学;下一截也就是前面说的下学,也就是说治国平天下之学。圣人原本并不是想创立宗教。比如佛陀在世也许并不想创立什么宗教,而是圆满的宇宙和人生的教育来的。老子离开函谷关,连经书都不想留下的,只是慈悲世人所以留下了五千字的真言的,也许没有想过创立什么宗教的。也许后人有许多都误解了圣人的本意了的。这里所说的佛教和道教仙家,只是说现世的宗教的,也许有许多人并不能够契入得到圣人的真传的。

这位同学接着说道:“如今出仕的人,有通过科举的、也有通过举荐的、也有继承前辈爵位的,一样都做到了大官的。毕竟这些都不是入仕的正道来的,所以君子是不会这么去做的。仙、佛到了极处,和儒家也是略有相同的。”

这位同学又说道:“可是仙佛似乎只是有了上一截,而没有下一截,似乎没有圣人能够全备。圣人既能上达于道,又能下用于治世之学的。然而上一截论道论性命之学,本来也都是相同的,这个似乎是不可否定的。后世儒者只是抓住了圣人的下一截功夫,割裂来看,这样就失真了。只是沦落为记诵词章,追求浮华的文风,沽名钓誉,这样不免会沦为异端了。失去了圣人教化的根本了。”

这位同学又说道:“儒释道等四家的人也许失去了圣人原本的教旨,终身劳苦,可是对身心无分毫益处。试看看那些修仙、修佛的人,清心寡欲,超然于世俗红尘之外,反而似乎还有什么做的不够的似的。”如果果真能够清心寡欲,持心静定修行,这样也是不错的。当然如果能够上达于道,而下能经世济用那就更好了。再说了仙佛也都是为了解脱众生的,不是光为了自己成佛成仙的。

这位同学又说道:“现在的学者不必一看到仙佛就排斥,应当不要那么着急排斥先,对于不了解的东西。只需要发愿笃志去修学圣人之学就可以了。圣人之学明了,自然就知道仙佛的奥妙了,对于仙佛的迷信也就泯灭了。”实际上仙家佛家也都是属于正道的,也是教世人要信正道的,而不是迷信的。只是世人迷仙佛,而非仙佛迷世人的。

这位同学又说道:“不然的话,儒生们所学的东西,恐怕修仙修佛的人也许是会不屑的,而还要让他们俯首去接受,这不是很难的事情吗?这是学生我的浅陋见解的,先生以为如何呢?”本身修仙修佛的人有志于道的,他们也许都比儒者高明的,如何能够得到他们的信服呢?

先生回答道:“你所说的大概也是对的。但所说的上一截,下一截,这样的说法也是人的偏见而已。”

先生又说道:“如果说圣人大中至正之道,是彻上彻下的,只是一贯而通的,也是一体的,何分上下呢?更还有什么上一截,下一截呢?这也是分别对应于上达和下学的。”

先生又说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可以称之为道的。对于道,仁者见了就看到了仁;智者见了就看到了智慧的。百姓每天日用当中都会用得到,也离不开,可是却不知的。所以君子遵循的正道现在知道的人是很少的了。仁智难道不也是道吗?如果见解偏了,也就有了弊病了。”仁爱为大爱,有大心,有爱天地万物之心。如此如何不能称之为道呢?

5.蓍龟是易

“蓍固是易,龟亦是易。”

先生说道:“用蓍草占卜固然是易经,用龟甲占卜也是易经的。”古代常用蓍草和龟甲进行占卜的。

6.武王未尽善

问:“孔子谓武王未尽善,恐亦有不满意”。先生曰:“在武王自合如此”。曰:“使文王未没,毕竟如何?”曰:“文王在时,天下三分已有其二。若到武王伐商之时,文王若在,或者不致兴兵,必然这一分亦来归了。文王只善处纣,使不得纵恶而已。”

陆澄同学问道:“孔子说周武王未能达到尽善,恐怕孔子对周武王有些不满意的看法吧。”

先生回答道:“可是对于周武王来说正应当如此做的,以武力去伐纣。”

又问道:“假使文王没有死的话,会怎么做呢?”

先生回答道:“周文王在世的时候,天下三分之二都在自己手里了,可是却没有去武力讨伐纣王。假如周武王伐商的时候,周文王还在世的话,或者不至于兴兵了,必然剩下这三分之一也会归于文王了。文王只要妥善的处理纣王,使得他不再作恶就可以了。”

7.执中犹执一

惟乾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先生曰:“中只有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阳明先生的学生惟乾问孟子说的话:“执中无权犹执一”,这句话怎么解呢?

先生回答道:“这个中只是天理,就是易,就是随时变易,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如何执着呢?对中的执着,也是一种执着和束缚的。比如我们说的中庸,如果对中执着了,也是一种执着。我们说非左即右,不能执着于左,也不能执着于右,可是也不能执着于中的。需要因时制宜,难以预先就设定一个规矩在的。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异议说的没有什么纰漏,说的很完美,也立定了个一定的格式,这正是对于一的执着的。”

阳明先生讲完了,我们在来解释一下孟子说的话:“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就是说如果执着于中不知道权变,也跟执着于一差不多的。我们也许执着于一定的概念,比如说主客的概念,这个是相对的,并不是说什么时候都为主,而其他的都为客的。

以前我们执着的认为所有的星球都围绕着地球转,可是后来就摆脱了这种地心说。也许我们固执的以自我为主,以别人为客,需要打破这个根深蒂固的我执。

万事万物不断地发生变化,可以称之为易,也许内在的阴阳有所消长,而发生变化的。比如宇宙的衍生变化,事先也不是预定了个规矩在的,而是伴随着物质的诞生同时产生了规矩的。

霍金说也许宇宙诞生之前就有一族定律在制约着宇宙。也许宇宙和定律是同时诞生的,就如同鸡和蛋是同时诞生的一样。万物都有限制,没有限制的自由也许是不存在的。没有河堤的河流也是不存在的。河堤也就对应着限制。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如果没有什么限制,就飞入茫茫的宇宙了,也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地球的。

8.常存善念

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阳明先生的弟子唐诩问:“立志是不是要常存有个善念,要去做善事,要去掉恶的东西呢?”

先生回答道:“心存善念的时候,如此便是天理的。此念是善,更还要思量什么善呢?此念不恶,更要去什么恶呢?此心念如同树的根和芽,立志的人只要立此善念就可以了的。”

先生又说道:“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了纯熟的程度了。”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此心已经是很自由了的,可是不会逾越什么规矩,完全就不感觉到有什么束缚和限制。刘邦入关中,约法三章。如果不会触犯法令,可以简化法令的,法令如同虚设的。没有无限制的自由。河流如果没有河堤的限制,河流将不复存在。孔子能够做到从心所欲,又感觉到心无比的自由,又不会逾越规矩,这个是很难得的了。地球很自然的围绕着太阳转,丝毫不会觉得太阳规矩束缚的难受。宇宙万物受道的束缚,似乎又看不到任何的束缚,可是道又无处不在。

宇宙诞生的同时,随之有一定的限制,也就是有定律定理限制。心诞生的同时,随之也有一定的限制,也就是规矩的限制的,也就是天理的限制的。

心有什么规矩吗?我们可以感受一下心性。我们有什么情绪念头,比如对于失眠,越想睡越睡不着。如果能够随顺接受这种状态,顺其自然,不知不觉的也就睡着了。念头如同野草一样,如果用石头去压,总会冒出来的。只要随顺心性,冒出来就冒出来,不刻意去压制,只是把念头放在一句阿弥陀佛上面,慢慢的就会进入静定的。孔子已经到了不逾越心的规矩,而能够随顺心性。

9.收敛为主

“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先生说道:“不管是精神、道德还是言行,大概都是要以收敛为主,以静定为主,发散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天地人物都是如此的。”

《道德经》上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天地万物的生长过程都是发散的,但发散就伴随着气数不断地耗散,总会有终了的一天的。

比如社稷也是有一定的气数的。树木的种子是属于收敛的状态,充满着生机。生长的过程,不断地生出枝枝叶叶,属于发散的状态,总有枝叶枯槁的一天。气球如果一直吹也会爆炸的。人的功业也是如此,如果发展到了位极人臣的地步,如果德不配位就比较危险了的。当然如果如周文王、尧舜那样的德行,百姓就乐推而不厌的。自然的规律如此,我们要想有生机,就要收敛自己的精神,使得精神内敛,持守未发之中,处于静定之中,如此方能长久。

10.文中子如何

问:“文中子是如何人?”先生曰:“文中子庶几具体而微,惜其蚤死”。问:“如何却有续经之非?”曰:“续经亦未可尽非”。请问,良久曰:“更觉良工心独苦”。

问道:“文中子这个人怎么样呀?”

先生回答道:“文中子几乎通晓了微妙的大道了,可惜很早就去世了。”

又问道:“可是怎么还会有续经这样的非议呢?”

先生回答道:“续经也未必都不对的。”

陆澄同学继续问为什么。阳明先生过了好一会才回答道:“我更能体会到良工心独苦这句话了。”阳明先生赞文中子是良工的,得道高人,可是世人有多少能够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呢?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阳明先生的苦心呢?

文中子在隋朝被排挤,怀才不遇,于是辞官归隐,花了九年的时间续述《六经》,以等待后世王道之兴。

他有点类似于刘伯温的,刘伯温对元朝失去信心,归隐青田而作《郁离子》留待后世。文中子为得道高人,续经也是为了不失去道统的。文中子王通为著名诗人王勃的祖父,更培养出了李靖、房玄龄和魏征等许多名臣。

11.元代大儒

“许鲁斋谓儒者以治生为先之说,亦误人。”

许鲁斋为元代大儒,在北方大力弘扬程朱理学,他曾经说过:学者治生最为先务。

阳明先生说道:“许鲁斋说儒者应该要以治生为先这样的说法,也是误人子弟的。”

我们来看看许鲁斋先生的前后文是怎么说的:“为学的人应该以治生最为先务。如果生理都无法自足,温暖都无法解决,那么对为学之道也是有所妨碍的。那些走偏僻小道,不择手段的人,以及做官贪图利益的人,大概也是由于生理无法得到满足所致吧。士子大多以务农为生。商、贾虽然为末流,可是士人也可以去做的。如果去做商人而仍然坚持道义,或者困苦的时候去做一些经营的事情,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许鲁斋先生这么说也有部分道理的,阳明先生所批评的只是说以治生为首务。孔子也曾经批评子夏的,要求君子儒而不是小人儒。君子儒首要是求道,而小人儒首要是治生的。

12.问精气神

问仙家元气,元神,元精。先生曰:“只是一件,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

问阳明先生仙家,也就是道家的元气,元神,元精都是说的什么。

先生回答道:“精气神这三者实则是一件事情来的,流行在经络之中的为气,凝聚起来而成精,而能有妙用即为神。”

道家和中医都讲精气神,凝神而聚气,聚气而成精。如果心猿意马,神驰不知道收敛,就不利于修行,不利于身心健康了。

1.自是中和

“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的。才自家着些意思,便过不及,便是私。”

“喜、怒、哀、乐,本来也都是中和的。只是自己人为的添加了一些别的意念,也就有了过或者不及了,这些也都是私欲在作怪的。”

中医有许多通过七情来治病的。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等。

春秋战国的时候宋国有名医文挚,为了给齐王治病,激怒了齐王被烹煮死了。

文挚给齐王看病,跟太子说:“齐王是由于思虑过度,肝气郁结而得病的。脾主思,而肝主木。木克土,需要激怒齐王就可以把病治好了。可是这样齐王就会把我给杀了。”

太子和王后劝说文挚放心去治病,他们会力保的。可是后来虽然两人极力劝谏也不能挽救一代名医的性命的。

14.哭则不歌

问:“哭则不歌”,先生曰:“圣人心体自然如此”。

问孔子“哭则不歌”。在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参加丧礼,哭过了之后,当天就不弹琴唱歌了。

先生回答道:“圣人心体本来就是如此的。”

圣人哭过了,悲哀也是适度的,不会过于悲伤。不会像子夏那样因为儿子死了,哭得眼睛都瞎了。孔子的儿子孔鲤也比较早就去世了,孔子也是比较哀伤的,可是不会像子夏那样的。圣人不会过度的悲伤,也不会马上又转到另外一个极端的,欢乐的去歌唱,这个圣人自然是不会去做的。圣人的心体是中和的。

15.如何克己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先生说道:“克除自己的私欲务必要彻底清除,一丝一毫都不能存留才是。如果有一点私念在,许多罪恶就会接踵而来了。”

战胜敌人容易,战胜自己就难了。所以君子贵在能克己。私欲是会不断地滋生的,如同恶的种子一样,不断的生长,一开始不注意没有及时清理,等到事情大了可就麻烦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沙子虽然很细小,可是只要有一粒在眼睛里,就越揉越痛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