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诗文内容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观念,古诗手法中的动静关系尤为鲜明的体现着以《周易》、《太极图说》为代表的阴阳观念。本文借助古诗动静主要存在的三种转态:衬、化、结合,来深入剖析阴阳观念是如何影响古诗行文中动静手法的表达。关键词:阴阳观念,古诗鉴赏,动静关系,太极图说古诗词的写作手法,以动静为例,存在如下几种状态,即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互衬、化动为静、化静为动等几种状态。仔细归纳不难发现,其中关键词无外乎“衬”、“化”、“结合”等,这些关键词都是对动静关系存在状态的细化,分析如下:(1)“衬”的效应——以静衬动、以动衬静动静之间的关系,以“衬”为主要代表,也为普遍的存在状态。在提到的几种状态中,“衬”的效应是为了更好凸显其中一方。“以静衬动”,更多着笔对“静”的描写,但也将“静”放置在次要的位置,目的是为了凸显处于主要地位的“动”。如:入若耶溪王籍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其中千古名句为“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夏天山林和乡村常见的蝉之“噪”与鸟之“鸣”,以这对声音的描写刻画,衬托出了若耶溪此地附近山林的宁静与幽静。浓墨重彩的依旧是处于次要地位的蝉鸣、鸟鸣等声音描写,而不着更多正面描写去写静与幽。无独有偶,李颀在其《琴歌》一诗中,“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以“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等四处皆静的描写,更能衬托出琴声一“动”之后带来的堪称极妙的变化。着笔更多的笔墨来写有关“静”的场景与事物,以此反衬出“动”的无限妙义。综上分析,不难发现,动静的描写,以中心立意为前提,主次之间并无完全的定论,重点突出谁完全由整首诗文中心及情感所确定。但无一例外的便是,古诗文中通过具有侧重的动静描写,来衬托与之相反的描写。深入剖析,依据语言背后的思维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与太极图中“阳中阴”与“阴中阳”极为相似。少阳位于阴中,阴是主、少阳是次,以阴配静,以少阳配动,类比思考极似古诗写作手法动静关系中的以静衬动;少阴位于阳中,阳是主、少阴是次,以阳配动,以少阴配静,类比思考极似古诗写作手法动静关系中的以动衬静。比附周子的《太极图说》[1]“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此种循环为太极——动——阳——静——阴——动——……——太极。因此,不管是动还是静,无论是阳还是阴,在循环反复之中,都是太极的呈现形式。故而,古诗鉴赏中的动静关系,无论是动还是静,在循环反复之中,都是诗人情感的艺术化传递,这也印证了所有的艺术手法的应用都是为了主旨中心的展现。动静关系间的“反衬”,无一例外都是在深刻间体现太极动静之极后的“复”,这种妙用,是将一对矛盾和谐共存,并且也是在相互转化间呈现无限妙有的过程。(2)“化”的神奇——化动为静、化静为动如果上文所提,以“衬”为动静之间的主要关系,这种关系状态更多的强调动静之间在“衬”后,所起到的某种效应。那么,接下来所说的“化”,更多强调的是动静之间转化的动态,是一种变化趋势。将本是动静的状态,转化成为静动的转态,目的定是为了将诗文的表达效果呈现得更让读者出其不意,打破常规的阅读经验,在相对全新的写作手法指引之下,收获全新的阅读体验。如: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该首诗歌中,三四句是千古名句,其中第三句中的“护”与第四句中的“送”字更为传神。“护”字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绿水围绕田埂极具动态性,也在动态之中传递出一种呵护之情。第四句中两座青山像田家小院的排闼一般,将青色得以呈现。其中青山本是静态,但一个“送”字却将青山写活,少了之前对山固定思维之下的刻板印象,增添了许多动态性,山少了巍峨、高耸的不可碰触感,转变成了可送之青色的亲近形象。得益于手法的恰到好处的应用,才使得该句千古传诵。综上分析,以“化静为动”的写作手法为例,不难发现,动静本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存在状态,恰到好处的使用修辞手法及写作手法,能打破常规的阅读体验,让读者在阅读后有更为长久的阅读享受。动静本是一对截然相反的存在转态,为何能在固定的语境中自如的转化。深入剖析,仔细观察阴阳图,太阴之中存有少阳,随着“天道左旋”的运行规律,少阳逐渐转化,当突破阴阳图中的太极弦(S线)时,便进入了太阳之中,这种由太阴——少阳——太阳的过程,部分呈现和解释了化阴为阳,即化静为动的过程,故而总结,太极中的阴阳并非割裂,二者依据规律自如的进行转化,也生动的影响着深受此种思维影响下的语言表达。转化并非单方面,“化动为静”运行过程与之恰好相反,是由太阳——少阴——太阴的过程。比附周子的《太极图说》,“……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阴阳之间的变与合、交感,体现了“生”之无穷,这一切变化都在太极图之内展开,都是如上分析中“化”的魅力体现。(3)“结合”与“相互”的无限——动静结合、动静互衬“衬”与“化”如果按照短句成分进行分析的化,更多的是一种偏正关系,即分得清何为主何为次,比如,在以动衬静中,静是主,动是次;在化静为动中,动是主,静是次。这种手法的运用,也更多的局限于局部,呈现的有主次之分。除了此种关系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关系呢?如: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该首诗中,一二句诗对池塘静景的描写,以“水面平”、“明镜”等词语呈现出的池塘的静谧美好;三四句中“垂杨舞”、“万点声”,是在东风的吹动之下,呈现出一种动态美,诗文之中没有特别的情感渲染和铺垫,仅为诗人观景后的生动描写。诗文之中并没有前文所言的偏正关系,没有主与次,诗人将雨后池塘的静景与动静“均匀”的排布在诗文之中,一二句的静景与三四句的动景,在互相衬托之间,呈现了更为逼真、更为生动的场景。在这里动静的关系不是前文的偏正关系,而是一种并列关系。并列关系之下的动与静,少了局部点的细节刻画与拿捏,更多的是在整体上呈现面的丰富与生动。动静本就互根,在诗文中,动静整体上还可以呈现和谐的共存,这才是动静关系在整体上最佳的状态。综上分析,以和谐共存的动静关系为例,前文所述的“衬”与“化”,限于阴阳图中局部,相互之间彼此存在,也正如《太极图说》中所言,为“互生”的关系。那么,接下来在整体上,太极图中的阴阳,不仅呈现转化互生的动态,在整体上还依旧存在和谐共生的静态。均衡存在的阴与阳,和谐而具有无限可能。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古诗文是体现传统文化绝佳载体,相比之下,中国古人流传下来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出现如上所言的语言表达方式?实则,在动静背后的阴阳观念指引之下,借助古诗文手法的运用,深入剖析,追随其渊源,概括起来就三句话:第一句《周易》[2]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第二句《雪心赋》[3]中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第三句《素灵微蕴》[4]中的“阴阳互根”。看似是艰涩难懂的话语,实则看似不相关的词句组合,便解决了如上的疑问。一阴一阳之谓道第一句话,从理论层面告知大家,天地中存在的“阴与阳”正如古诗赏句中的“虚与实”、“动与静”,只有他们皆存,才会互相称之为“阳”与“阴”,我们只有洞悉天地之间的“阴阳”之大道,才可以像《中庸》中所说“参赞化育”,才可以懂得诸如生活中点滴道理,当然也一定包括古诗句中的写作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古诗表达手法中,只要出现“实”写这一个词语,就要想到一定会存在“虚”,而且二者定会存在某种关系,即谁衬谁,以实写之景为主要表达,那么虚写之景的存在便是来衬托实写;以虚写之景为主要表达,那么实写之景的存在便是来衬托虚写。二者根据不同诗歌的行文,无恒定谁主谁次,需要具体诗句具体揣摩。“动静关系”也是如此。“阴阳”二者的存在,都是在指向根源之“道”,也就前瞻性的告诫朋友们,古诗手法中的“实”与“虚”、“动”与“静”都是在指向根源之“作者情感”,形式是为内容而服务的,写作手法等表达方式都是行文的形式,都是在为表达作者情感这一内容而服务。故而,牢记“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对古诗鉴赏写作手法的启示是:“虚”、“实”互存,指向情感。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第二句话,是一个强调和警示,认为绝对的“阳”定是好的、优越的,而“阴”是不好的、需要绝对消灭的。对于这种认识误区,中国文化中许许多多名言警句都在各种角度呼应这一观点。如:“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其实,古人的观点,就是在强调不要太绝对,认为极“阳”必定是好的,略懂中医的人都知道,有一种病症叫“肝阳上亢”,极“阳”势必造成引火烧身,阴阳和谐方为身体健康。《周易》中的乾卦,六爻皆阳,六十四卦中没有比这一卦更能呈现一种极阳之势,但是操作不当的话,也会造成上九中“亢龙有悔”这样好好的一盘棋下烂了的惨局。类比古诗句子鉴赏,如果发现古诗句中使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定要分别点明,如果仅点明实写部分,忽视虚写部分,或者没点明,结果可想而知!“孤阴”与“独阳”其实就是在警示那些有如下误区的朋友们:要么,仅知道实写部分,而不知虚写部分;要么,仅点明实写与虚写部分,而不做好与诗句相结合解读的。如若在这样的状态之下一意孤行,而不做以调整的话,造成的后果就是“不生”、“不长”的后果。故而,牢记“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这句话对古诗鉴赏写作手法的启示是:点明“虚”、“实”,结合原句。阴阳互根第三句话,是哲学层面的指向了“阴”与“阳”的辩证关系,是一种哲学层面的论证。这正如西医中的生理与病理的关系,中医中的气与血的关系一样,互根互生。“阴”与“阳”作为两仪,继续化生会产生四象、先后天八卦、六十四卦,中医上也便在继续产生“三阴”与“三阳”。一句话,会产生无穷妙趣与意想不到。“阴阳互根”是一种过渡状态,先前看指向混沌一体的太极,先后看会产生无限妙趣的事物。这也给我们了一种启示,即“虚实互根”、“动静互根”,这一类比产生的新词语依据作为一种过渡状态。向前看,“虚实”的生发源自于作者自身的情感,诗人被景色激发而进行加工,酝酿出意象,结合诗歌的格律等表达技巧,将文字排列成为独特的诗歌;向后看,“虚实”之间创造出无限的想象可能,通过以存在十几个字的排列为“实”,将读者阅读后的思考与共鸣思绪之“虚”无限放大。于是便出现了“一百个读者便有一个哈姆雷特”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故而,牢记“阴阳互根”,这句话对古诗鉴赏写作手法的启示是:向前看,有根源;向后看,有效应。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不难发现我们体内蕴含的传统文化基因,在当今的除文学创作以外的很多领域,通过无限的生命力一直起着恒久的影响力。一对矛盾,单独存在,只能在孤立之中看到个体锋利之美,但是“势均力敌”的矛盾双方存在一个事物之中,合理的推转,孕育呈现的却是1+1>2,语言不可详尽的妙趣,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而不同”的大和谐观。曹雪芹在《红楼梦》篇首中曾提及“世间洞明皆学问”。古诗中点滴诗句,也在无形之间直指先人留下的思维,不可不称之为大魅力大美丽。来源:道教之音原创作者·郭天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