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中庸 >> 中庸版本 >> 云中吟系列圣人

云中吟系列圣人

“诸佛日日降生,圣人时时出现。

与大地群生,同一耳闻,

同一眼见,同此一心,同此一念。

共乐太平时,大家呈笑面。

有谁更问,日与长老,孰近孰远,

大千沙界含元殿。”

诸佛日日降生,圣人时时出现。

有早年同行业者来电,听闻余志心于文籍,遂推荐我去拜见某公,其言曰:某公身份显赫,或为当世之圣人,有很多人想见他一面都很难。云云。

遂应之:余胸无大志,此生惟立身做人一事。

《易经·乾卦》曰:“圣人作而万物睹。”

孔子曰:“所谓圣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谓圣人也。”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曰:“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孟子则曰:“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或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欲为夫妇则尽夫妇之道矣。

佛典上对圣人的解释是“谓大小乘见道以上,断惑证理之人也。”《涅槃经》曰:“以何等故,名佛菩萨为圣人耶?如是等人有圣法故。常观诸法性空寂故。以是义故名圣人,有圣戒故复名圣人。有圣定慧故,故名圣人。有七圣财,所谓信、戒、惭、愧、多闻、智慧、舍离,故名圣人。有七圣觉故,故名圣人。”

明并日月,化行若神。

古之圣人者,余常思之,曰:三皇五帝、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老子、六祖大师等人皆为圣人也。

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

《涅槃经·圣行品七之一》:“以何等故名佛菩萨为圣人耶?如是等人有圣法故。

隋王通《中说·周公》:“或问佛。子曰:‘圣人也。’”

《列子·仲尼》:“孔子动容有闲,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元耶律楚材《<楞严外解>序》:“学至于佛,则无可学者,乃知佛即圣人,圣人非佛。”

明唐寅《释迦如来赞》:“西方有大圣人,不言而自信,不治而不乱,巍巍乎独出三界之外,名之为佛。”

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

《道德经》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又曰:“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中庸》曰:“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又曰:“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慈悲一切人,一时欲令度。

《中庸》曰:“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肫肫其人!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庄子》曰:“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大智度论》曰:“大德诸圣人,心亦无分别,慈悲一切人,一时欲令度。”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礼记·大传》曰:“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

渊渊其渊!浩浩其天!

汉刘向《新序·杂事五》:“秦项橐七岁为圣人师。”项橐七岁时曾问难,孔子而为之师。

唐韩愈《师说》:“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释迦牟尼以天纵睿智,出生在帝王宫廷,对世间一般的学问知识,无所不通,自然具有超人的智慧。也正因为他具有超人的智慧,他自有生以来,对宇宙生命的探究,和世事人生的怀疑,始终无法使他安于现实。六年来遍学各派道法,雪山林下苦行六年。豁然顿悟而成佛道。”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六祖大师注云:“三乘根性,所解不同,见有深浅,故言差别。佛说无为法者,即是无住。无住即是无相。无相即是无起。无起即是无灭。荡然空寂,照用齐皎,鉴觉无碍,乃真是解脱佛性。佛即是觉,觉即是观照,观照即是智慧,智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文图/善业文化)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