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心法总纲你的天命是什么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儒家文化经典《中庸》。

首先,我们要讲解的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是《中庸》的起首句,很重要。它是中国儒家文化心法的极致凝练。

我们看到,这里提到了一个“天命”。乍一听:有天?有命?都是很熟悉的词汇,似乎我们都明白意思是什么。但仔细一想,这些词汇的语义都很飘忽,究竟代表了什么?我们能感受到一点,但隔着一层毛玻璃。

天是什么?命又是什么?“天+命”的组合,是什么意思?组合在一起,又注入了一种什么新涵义?天命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思维延伸,我们就只能猜猜猜了。

我们活在天地之间,天是“自然物理”的天?还是说的是“哲学意义”的天?还是说的是“宗教精神”的天?……大胆的继续猜测下去,难道是说“上天”有意志?会有“人格化的天帝”的命令下达?或者天没有人格,但是会有“基本的规律导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又或者说“命运定数”,人活在这个世界,会拥有被安排好的宿命?(宿命论,一切都被限定好了,人怎么也跳不出宿命的限定,岂不悲哀)。

“天+命”究竟代表了什么?莫非是说:天命是部分人的“专属”?上天恩宠一部分人,TA们是“天选之子”,一出生就带着闪耀的光环,是命定的主角,活着就是为了让普罗大众敬仰和自愧?

如此这些,种种思维蔓延,充斥在泛文化的范畴里,不一而足,纷纷扰扰……

其实上面说的这些,都曾在古今中外出现过,不同的人,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在其留下的作品里,表达自己的生命本原思考。因为每个人都在找寻“人的基本属性是什么”、“人,如何过好这一生”、“生命的终极意义是什么”……答案,包括至圣孔子,也曾留下了这些方面的思考(以后开专篇,总论一下孔子的命运观)。

人存在这个世界的真相是什么?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有关人生的终极奥秘是什么?这些是哲学的终极追问范畴——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真心认可”的答案,而后心灵才会获得安定。而《中庸》的心法核心,正是与这些问题相关。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谈论的正是:我们如何过好这一生,用什么样的精气神、意志,活在这个世界,并在自由意志和客观限制间找到均衡,获得内在情志的畅通,以协调好自己和他人、社会、宇宙的关系交互(儒家文化,价值核心是孔子和子思子这些圣人们的宇宙观、生命观与价值观)。

言归正传:“天命”在《中庸》里面所说的是什么?

从中国古人的生命观来看:“人,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是天地的造化。这是天地之气的氤氲,人的出生,是气的汇聚,有气、有精、有神、有魂、有魄、有性,有质,有形,有态”……古人从这些层面对“人”这个系统,进行了逻辑拆分。

“天命”是指:人内在的无形无相的“性”的部分。“性”就是一个人的“本”,本就是根,人如果是一棵树,那么我们的“性”就是人的根(树无根不能成活,人无根不能成人)。

谈至这里,我们就可以给“天命”以基本的定义了:“人”这种事物的存在,先天就被上天赋予了“秉性”,这是人的生命的本质,也是人的根本。不同的文化系统对这个“秉性”皆有命名:本性也好,佛性也好,良知也罢,真心也好,天理也好,灵性也好……叫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我们人的生命底景。

“性”究竟是什么性?有什么样的特质?古往今来,最优秀的文化,对人的“秉性”,指向的都是“真、善、美”。在《中庸》的心法构建里,也是这样认为的:我们的生命,因为“真善美”的特性,具有一种“生命属性与生命层级的高贵”,而且我们生而为人“不可辜负或者辱没这种高贵”,我们需要“致力活出生命的高贵性”。

因为,我们是“万物之灵”。在道家文化里,《道德经》说“域中有四大”,宇宙之中四个最伟大的事物,一个是天,一个是地,一个是人,还有一个隐含的“道”。“道”在我们《中庸》的讲解中会不断提及,但现在,我们继续来讲“天命之谓性”。

我们“人”,作为天地之中最高贵的四个事物之一,灵性的高贵,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秉性。我们,虽然隶属万物,但同时也居于“灵长”。灵长是什么?就是“最棒的”,拥有最棒的灵性。

人这么尊贵,TA的一生,有没有活出高贵性?大多数人是没有的。那么,怎样去活出这种高贵性?它与“道”相关,我们会在《心解中庸》里慢慢来讲。

然后,我们聚焦:人的这种高贵性,它的“指标”是什么?指标就是“真善美”,人的一辈子就是“致力无限趋向至真至善至美”。否则的话,人类,凭什么高贵呢,凭什么与天地并列为三呢。

我们有没有“体认过我们自己的本性”,如果实际感受过了,我们就知道,我们自己内在里面是要活出这种至真至美至善,并用“真善美”而作为标准,提醒自己不可辜负生命的美意,不可平白的虚掷自己的人生。

明白了我们的秉性以后,我们要做的是“率性之谓道”,“率性”指的是什么?

“率性”,不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率性而为”。“率性而为”本质的意思就是说率着我们的“真心本性”,或者说“听从本性的率领而活在这个世界,于是在这个世间拥有“正确的”行为,以竭尽全力活出生命的最高意义(这是儒家文化“知命”的一部分内涵)。

但是,许多人不懂得“率性而为”真正道理,听到这个词,TA反而会因错误理解而肆意妄为,结果把自己的一辈子弄成了,率着自己的欲望,率着自己的野心,率着自己的情绪……活在这个世界,“随心所欲”,似坦克一样,横冲直撞,损伤了自己,也碾伤了这个世界。

总结而言:“率性而为”率的是真心本性,而不是率我们自己“粗放的未被修饬的原生态的一种生存状态”。

率真心本性而行,活在这个世界,就是人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道”只是一条路,让我们“心灵”回归,回归至真至纯至善,这就是“率性之谓道”。

那么“修道之谓教”,“修”指的是什么?我们不是去做一个“修路工”,我们做的是“修正自己”,让自己能够不偏离人生大道(中庸之道)。

“修道,就是修心”,修正我们的心中一些不真不善不美之处。“修道,就是修行”,将我们行为里面,不正义不真不善不美的部分,修剪。“修道,就是修通”,因为我们内在的生命里面,常会有很多淤结。如果内心不通畅,是没有办法去率真心本性而活的。所以说我们要像疏理一条淤塞的管道一样,将自己管道里的淤积,去给修通。

遵循这三种修,就叫做“修道”,道在天地之间,不需要我们去修,我们需要的是“依道而修自己”,依循“正道(中庸)”,而修正自己“身心灵”的状态。那么这样去做了,它本身就是一种“受教(校正自己)”,这就是“修道之谓教”。

简单说,就是完成自我的“校正”、自己的“教化”,这就是“行在天命里”。其实,中庸之道的“天命”两字,还隐约含了一种对世界的爱与祝福:如果说一个人,成长得“足够好、能率性而行道”时,TA就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影响更多的人也成为一个高贵的人。

这其实是每个人,所拥有的一个“生命内隐的一种使命”,这就是宇宙的指向性“天之明命(明确的命令)”。上天(宇宙)安排你成为一个“灵性生命体”,就是让你成为“至善的人”,你通过你的成长,拥有了至善之德,明悟了至善之道,而后通过你的至善之行,将“仁爱”传递出去,这是“天命”的第二层“引申含义”。

如果说你在自我成长这条道路上,做得足够的好,足够的棒,那么你就成为“儒家”里面所说:“圣贤”。儒家和《中庸》就是圣贤之学、圣贤之教,是在教导:我们成长最终是为了成为一个圣贤。

圣人,代表了成长到了足够的段位。贤者,是已经拿到了一部分的成长度。

对于初接触儒家文化的人而言,“圣人”好似一个很遥远的词,会有一些距离感(以及不敢求),但“贤人”(心中有爱,信守和做到一部分中庸之道的人)这种生命体验,我们需要去追求。

这是一种文化的信仰,也是《中庸》的“心法总纲”的真正依归。

整个儒家文化,心法总纲就这三句。某个意义而言,《中庸》的其他章句,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篇章,都只是对这个心法总纲的一个补充,与大家互勉同参共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