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解论语18政治的第一要务,是立塑信

为政篇之二十三

子张问:“十世①可知也?”子曰:“殷因②于夏礼,所损益③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④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①世:古时称三十年为一世。②因:因袭,沿袭。③损④益:减少和增加。④继:继续、继承。

子张问:“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说:“商朝沿袭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新增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袭了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新增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或者有继承周朝礼仪制度的朝代,即便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他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说孔子是“顽固、保守”有点冤枉,孔子是有变革精神的,这一章既讲“因、继”,又讲“损、益”。当然,孔子是非常推崇周朝的礼仪制度的,这一章里,孔子认为,如果以后有新的王朝能继承周朝礼仪制度,“虽百世,可知也,”意思也就是其统治可延续“三千年”。孔子在世时,周朝才有年历史,孔子这样说,就是认为周朝的制度是难以超越的。事实上,从国祚长短来讲,确实后来的朝代没有一个超过周朝的。孙中山先生也认为周朝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他在《建国方略》中总结中国历史时说:“中国由草昧初开之世以至于今可分为两个时期:周以前为一进步时期,周以后为一退步时期。”

为政篇之二十四

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谄②也。见义③不为,无勇也。”

①鬼:鬼神。②谄:谄媚、阿谀。③义:人应该做的就是义。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做的事情却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

《论语》将孔子这句话放在为政篇尾,是全篇的“总结”,孔子厌恶“非其鬼而祭之”,表达出自己对文化的自信和信仰的坚定,同时也在告诫为政者,信仰不能出偏差,国家治理的核心要务是将祖先的精神传承下去,这是君子道义之所在,也是君子勇气和力量之源泉。

《中庸》中有孔子一句话,“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如何真正品读《论语》之“味”?需要用“心”去“悟”,用“思”去“理”。

如果说学而篇是君子学习之总论,那么为政篇就是君子实践之总论。《论语?为政》篇共二十四章,也同样章章关联,层层递进,可以分为九层,第一,为政之宗旨;第二,治国之方法;第三,行孝之节度;第四,求教之道路;第五,成事之法宝;第六,思考之弊病;第七,提升之障碍;第八,施为之重点;第九,政治之首务。(君学者小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