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中庸 >> 中庸简介 >> 中庸第27讲

中庸第27讲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中庸》,上讲讲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今天我们就从这里开始,文字我先念一段。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这一段经文,还是继续前面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接下来引孔子的话,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从「仲尼曰」这一段开始,这一段还是引用孔子的话,来详细地解释《中庸》。主要讲怎么样来学习。学习《中庸》很难,就一般人讲,不是太过了就是不及。

就是下面讲的这一段,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孔子说:道不行,道是指的中庸之道。「行」就是指的中庸之道,按照中庸之道来实行。学中庸之道,最重要的,你要先明了中庸之道的道理,明了道理之后,接着就要实行。根据这样的次序,所以宋儒有主张把明,就是明的道理,放在前面讲,讲的时候当然这样可以。实际上,我们还是按照经文先讲行,「行」是重要的,就是说你明了道理之后,最重要的是照这个理去实行,如果不能实行的话,虽然明了道理,等于不明了,我们先要了解这一层意思。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行,所谓「不行」就是,根据前面讲的。「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有的做到,有的做不到,做得到的实在太少了。在这里就讲,他说这个中庸之道,很多人不能够照着这样实行。他说:「我知之矣」,我知道这是什么原因。这是什么原因呢?

下面就说了,「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这个「知」字在这里,就是当智慧的智字讲。有智慧的人,「知者」这两个字,「者」是指的那个人,「知」就是有智慧。有智慧的人「过之」,「过」这个字,古时候,在孔子那个时候读音,没有像后来说是,有平上去入四声。在那个时候,读音没办法确定,究竟是读什么样的音,不过到后来,有了四声的时候,一般人讲过失、超过了,这个读去声。还有其它的,经过这个地方,比如说走路经过哪里,那个读平声。在这里「过之」就是超过了,这是读去声。有智慧的人,他对于中庸之道,行这个中庸之道,一实行就超过了。

愚者呢?愚是智慧不够的人,他对于中庸之道,这个行的人,「不及」就是赶不上。所以有这两者,一个是过,一个是赶不上,所以是道之不行。

为什么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比如说,就拿行道来讲,这里,根据郑康成的注解,他说:过与不及,就使得中庸之道不能行。

所以不能行的时候,那怎么样呢?要从哪里行,定出一个准则出来。所以他说「惟礼能为之中」,就儒家学术来讲,你要使这个中庸之道,能够行得通的话,能够行得很好,那就在礼上面去,把握着这个礼,那就能够行了。

这个怎么解释呢?我们就拿礼来讲,礼有很多种的,就拿丧事,父母之丧,丧事这个礼来讲,丧礼的时候,比如说,一般讲父母之丧,父母死了以后,做孝子的要守孝,守这个丧礼三年,叫三年之丧。这个三年之丧什么时候?古时候就有,比如说夏商周,在商朝它就有三年之丧的,后来到了周家,周家开始的时候也是三年之丧。慢慢地,到了孔子那个时候,逐渐逐渐地时间就变短了,不到三年了。所以孔子弟子就问,这个三年之丧时间太久了,如果一个孝子守丧三年,守丧三年是为着礼,守丧三年这个礼,不行礼乐的话,这个礼,也就忘记了、也就不行了。

他问孔子,孔子就说了,这个三年之丧不能改的。为什么呢?什么也不能自己料理生活,自己也不知道吃,什么事情自己都不会,完全要靠父母,行路也不会,什么都不知道。在三年之内,衣食、行动都要靠父母,所以说「子生三年」,儿女生下来在三年之后,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就是一个人生下来,连走路也不会走,甚至坐也不会坐,要靠父母来怀抱着他,一直到了三年,他才会走路。然后才「免于父母之怀」。除了这个以外,我们从小到成人这个阶段,受之于父母的恩德,可以说是说不尽的,因此在父母之丧的时候,做孝子的守这个丧期三年,不过只是表示,生下来在三年之中,需要父母这样怀抱,表示在三年不要忘记父母这个恩德而已。如果说是其余的,那说不尽的。因此三年之丧,在那个时候讲,中国就是天下,是天下通行的一个守丧的期限。自孔子答复他的弟子之问的时候,后来一直从孔子那个时候,到清朝,以至于民国,这个三年之丧是定了、不改了,这个三年之丧就是中道。

「知者过之」,「知者」有智慧的人,「过之」就是超过了。一行就超过了,认为这个三年之丧不够,还要久一点。「愚者不及也」,愚是比不上知者,他行不到三年。这个讲法跟后面,「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有一点稍微不同的讲法。这个知者、愚者,这是指的对于道理,中庸之道的道理来讲。后面,「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指的是对于中庸之道,实行这一方面来讲。

按照唐朝孔颖达的正义来解释,他的解释法,知者、贤者、愚者、不肖者,两者互相照应。双方面都有连带的关系。所以在这里讲,讲知者也就包含贤者,愚者也就包含不肖者。下面讲到这个行者,也是这个意思。你要偏重地来讲,在实行这一方面,就是贤者,贤者是德行很好的人,有德行的人,既是有德行的人,比如说在礼上面,他遇到父母之丧,他就是哀伤过分了,对于三年之丧还感觉不够,还要多。不肖的人呢?就是德行,比不上贤者,所以他不能够守三年之丧,这就不及。

好,朋友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明天继续。

明德至善1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