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要想象出山海经里那些荒诞不

北京扁平疣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8744646.html

来源:知乎

药丸子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开篇补充:注意下面黑体部分不是出自《山海经》,而是本人用《山海经·五臧山经》里的语言来描述目前大家熟知的动物!!不是《山海经》!不是《山海经》!

首先早期时候语言文字技术有限,不像现在有翔实的图片视频资料,古时候也没有现在这么完整的生物分类,所以形容一个物品一个动物必须用自己或者大家熟知的,不然描述起来是十分费劲的,就像我们如果不借助其他生物和图像单纯从外形上来描述“狗”长什么样,也是十分难,更别谈不常见和第一次看到的生物,例如你第一次见到六角龙鱼,你会怎么形容?

我有个朋友跟我这么形容的:“六角龙鱼啊,它长的像鱼,头上有六个角,长了四个人手一样的脚。”

那么这一句话如果用《山海经》里的语言会是怎么样了?大概是这样的:“某水出焉,其中多龙鱼,其状如鱼而人手人面,白文六角,佩之不迷。”(佩之不迷为虚构)

这个读起来是不是觉得充满了玄幻感,什么鱼能长出人手?而且还有六个角?然而这个东西长这个样子,属于蝾螈的一种:

?

再来一个,我之前看到了一种很有意思的鸟,叫响蜜鴷,我是这么和朋友形容的:“响蜜鴷长的像麻雀,嘴巴是粉红色的,脸上有两坨白色的圆形,它遇到了搞不定的蜂蜜就会把人叫过去帮忙。”

用《山海经》的语言来描述响蜜鴷:“有鸟焉,其状如鴷,白面赤喙,名曰鴷鴷,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丰穰。”

光听觉得这是个祥鸟,而且长的也很可爱,实际上它长这个样子:

?

再来一个:蜜獾长的像黄鼠狼,但是是黑色的,背上是白色的不怕死。

用《山海经》体来描述:“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豖鼻虎爪,白背黑身,善走,见人则败。”

来一张平头哥的相片:

?

再来一个更玄幻的:

用《山海经》体来描述水滴鱼:“有鱼焉,其状如杜父,人面赤身,名曰郁郁,食之不郁。”(并不能“不郁”这里是开玩笑)

?

再来一个用《山海经》语言体系描述的动物:黄骨鱼,黄辣丁。

用《山海经》体来描写的黄骨鱼:“桑水出焉,东流注入洪泽,其中多黄颡之鱼,其状如儵而黄鳞,鼠须,四翼,鸟尾,背角,食之已喉痹。”

黄骨鱼长这样:

?

很多描述并不是古人有意去创造异兽,而是信息传递的断层、认识的偏差导致这种误会,比如我经常用来举例的鹦鹉,这个《山海经》里描述的和我们现在看到的鹦鹉是完全一样的而且名字都没有变,为什么读到《山海经》里的鹦鹉我们不会觉得它是异兽呢?因为它的名字没有变,用来描述的词语也是拿它同类的形状来描述的,即使是现代人也不存在阅读上的不理解,所以不会产生误解和偏差。

荒诞不经的异兽不是来源于古人的意淫,而是断层的知识与浅薄的见识。

注:

1.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通知本人删除!

2.所有加黑部分均为个人根据《山海经·五臧山经》语言体系来对该生物进行描述,请注意甄别。

————————8月13日补充———————

翻了一下评论可能还有人不明白我前面的说的是什么意思,首先我是来论证:《山海经》不是荒诞不经的,它是有迹可循的。我列举了一种解读《山海经·五臧山经》中动物的方式,我不认为我的方式一定是正确的,但它可以给喜欢《山海经》的朋友当做一种参考。很多东西我们翻译出来成为怪兽除了知识断层以外还有主观意识上的带入,这里放一个九尾狐的演变图就可以说明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从战国到汉朝对于九尾狐的“九尾”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到明朝“九尾”的变化就更接近我们意识中的“九尾”了。

接下来我举一个海豚的例子来说明我为什么会认为知识断层导致无法理解《山海经·五臧山经》中的一些描述。我会按照海豚的样子用《五臧山经》的语言来模仿写一段《山海经·五臧山经》体,然后我再翻译成现代文,并列出我模仿写的根据,翻译方式和原因,首先是海豚的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模仿文:“江水东流注于东海,有鱼焉,其状如鱀,赤身而三翼三目,一目在其背,其音如婴儿,见则安宁。”

模仿的根据:

1.“有鱼焉”,用这个是因为海豚生活在海水中外形像鱼;

2.“赤身”因为海豚没有鳞片,“三翼”是因为海豚有三个鳍,在《五臧山经》中“鱼鳍”一般写作“鱼翼”所以这里用“翼”是符合《山经》惯用语的;

3.“三目”“一目在其背”海豚有两只眼睛和背部的一个出气孔,由于《山经》中有没有“孔洞”的词,因此用有“洞眼”含义的“目”来代替;

4.“其音如婴儿”,这个是《山经》常用的,用来形容尖锐比较有特色的声音,具体什么声音不明,用在这里比较合适;

5.“见则安宁”,这也是《山经》常用语,一般翻译成“看到了有好事发生”或者“见到了会安宁”,考虑到海豚有救人的说法,我就用“见则安宁”代替了,和那个响蜜鴷的“见则其邑有丰穰”是一样的都是联想加概括。

翻译:长江往东流进东海,有一种鱼,它长的像江豚,赤身有三只翼三只目,一目是长在背上的,它的声音像婴儿,看到了它就会有好事发生。

上面翻译加黑的地方,“赤身”是一个翻译的分岔点,可以翻译成“没有鳞片羽毛”或者“红色的身子”,“翼”可以翻译成“翅膀”或者“像翅膀一样”“鱼翼”,“目”可以翻译成“眼睛”或者“木疖一样”“洞眼”。这是《山海经》异兽产生的原因之一,《山海经》中很多词语不同于其他古籍可以有大量文献资料文物可以佐证,它的词语含义往往是独指某一个特征,这样无疑会给许多翻译者阅读者带来麻烦。

因此在没有更多文物文献来证明它具体含义的时候,上面的翻译都只能是猜测。

注:以上仅为个人观点,若有疏漏欢迎雅正。

————————8月17日补充————————

这里贴一个《山海经》里的凤皇,与我上文作为对比。

首先我们来看《山海经》中第一次出现凤皇且描述的最详细的地方:

《山海经·五臧山经·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纹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翻译:有一种鸟,长的像鸡,五彩而且有花纹,名字叫做凤皇,它脑袋上的花纹叫做“德”……。这种鸟,吃饭很是悠闲自在,能自己唱歌跳舞,它出现了,天下会安宁。

我们先不看长相,单从出现地点:

《山海经·南山经》中凤皇出现的地方:丹穴山。

我查阅了一些古籍,能记得找到记录“丹穴山”的资料均引用自《山海经》。

本以为这条线索断了,但是我又发现丹穴山附近有一条河叫做“泿”,《山海经》原文:“泿水出焉”。

我首先翻阅了晋代学者郭璞注的《水经》:“泿水,出武陵镡城县,北界沅水谷。”

接着又查找了南北朝学者郦道元的《水经注疏》:“泿水枝津衍注,自番禺东历增城县。”“泿水东别径番禺,《山海经》谓之贲禺者也。”

我又查了番禺的现代地理资料发现这泿河改名了,上游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的洛清江然后下游叫做黔江。也就是说《山海经·南山经》中凤皇的记录点很可能是在广西东北部。

在查找“泿”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水经注疏》里有一条很有意思的记录:“《南越志》曰:增城县多山鸡也。光采鲜明,五色炫耀,利距善斗,世以家鸡斗之,则可擒也。”这里“五色炫耀”看着就眼熟。

接下来我就查了一些资料,发现这个“山鸡”在现在叫做“红腹锦鸡”。

我去网上搜了红腹锦鸡的图片:

?红腹锦鸡(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红腹锦鸡(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红腹锦鸡(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身上的颜色可谓像极了《山海经》凤皇的描述,它的外形也很像商代的凤皇,我们来看看商代的凤皇:

?商代凤型玉(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凤型玉(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由于我对这种生物并不太了解,我今天下午在聊天软件上咨询(调戏)了我一位从事濒危鸟类保护工作的同学。(以下对话为浓缩部分,去掉了无意义的闲聊和上面的商代凤型玉图片)

我:“最近我在书上看到了一种鸟,它长的像鸡,大概是这个样子→[商凤型玉图片],有五种颜色,头胸翅膀腹部背上的颜色都不一样,而且有花纹,它觅食时很悠闲而且会唱歌跳舞!别人说是广西特产,在山上才有。”

他回复我:“你说的这个鸟是不是红腹锦鸡呀?红腹锦鸡一般有5~7种颜色,且头腹背胸翅的颜色会有明显区别,在求偶时雄红腹锦鸡会对着雌红腹锦鸡低鸣且抖动羽毛展露花纹,这种动作和你说的唱歌跳舞很像,而且正好广西东部属于红腹锦鸡分布区域之一,这个鸡一般生活在海拔米左右的地方,你看看是不是。”

所以综上,我认为红腹锦鸡很像《山海经》中的凤皇。

注:以上仅为个人观点。

来源:知乎

药丸子,略有修改,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