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中庸 >> 中庸简介 >> 唯有知足才能长乐

唯有知足才能长乐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http://www.csjkc.com/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经说过:“丹青不老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人生在世,不必刻意追求功名利禄,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烟云,人生最重要的是活得开心、自由,古人所倡导的“知止知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知止知足,是中国传统思想修养和处事哲学的重要内容,这种思想既有对宇宙间自然法则的遵循,也有历史祸患后的人生体验;既有对儒家中庸之道的坚信不疑,也有道家学说的影响,如“知足”二字就是取自老子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之说。同时《颜家家训》中,颜之推还将“知足”二字引申出了另一层意思,即“知足免害”他告诫子孙,无论是从自然法则,还从人的实际生存的需要,还是从历史的教训来说,无限度的追求物质享受都是非常有害的。

物质生活要求越低,人们的精神生活反而越自由,心灵也会越放松。倘若无限制的追求物质享受,那么不仅得不到预期的快乐感受,甚至还会让自己的心倍受束缚,紧张、劳累,无法放松。古往今来,大多贤人智者对物质的要求都不高,他们不断的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为的就是解放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免于疲累和困扰。

中国人向来推崇的“俭以养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告诫人们要放低对物质的要求。清朝著名的将领,曾国藩就曾对“俭”做了这样的解释:“凡多欲者不能俭,好动者不能俭。多欲如好衣、好食、好声色、好书画古玩之类,皆可浪费破家”,君子都能做到恬淡寡欲,安于贫贱。因为人的欲望是没有穷尽的,一旦染指,便不能自拔。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适可而止,不要任由自己的欲望无限的发展下去。

对物质的欲望会给人们带来巨大危害,而且这种危险是无形的,他一点点蚕食人们纯净的心,最终使人们的心被层层厚茧包裹住,进而迷失自我。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人们抛弃了节俭的习惯,讲究奢侈,人们对物质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这种无休止的欲望不仅会让人们活得异常疲累,还可能让人不走正路,从而导致灾祸,甚至家破人亡。所谓“成由勤俭败由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切物质条件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了这些不重要的俗物,让自己陷入痛苦劳累的生活之中,实在有些愚不可及。陆游正是因为了解这一点,始终做诗告诫自己和子女要放低对物质的欲望,安享平淡生活。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为强烈的物质欲欲望所左右,在对物质和名利的追求中,身败名裂的例子数不胜数。层出不穷的贪官,居高不下的犯罪率,乃至于世界各地频繁的战争。说到底,都是缘于对物质要求过高的缘故,都是源于贪欲的驱使。由此可见,贪心和不足会给我们带来不幸和灾难,不会给我们带来多少的好处。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知道满足,不要对物质要求太高。唯有知足,才能长乐;唯有知足,才能让自己精神自由、心灵放松;唯有知足,才能得到永远的满足和幸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4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