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姓氏文化馆馆长冯志亮矛盾越对立鲜明,

  在几千年前,孔子就说这样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论语》,然而在《中庸》之中,同样有这样的醒世恒言出现,这里说的是“已所不愿,勿施于人”。其实,一个“愿”字和一个“欲”字并没有什么区别,要说明的也是同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己不想去做的事情,或者说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去勉强别人去做或去接受。这句话只有短短八个字,却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

  “己所不愿,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这里孔子所强调的一方面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宽恕待人这一方面。另一方面,人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也就是说要学会一种“推己及人”的智慧。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智慧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认为,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世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   在与别人交往时,我们一定要推己及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愿,勿施于人”的智慧,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常说的将心比心是一个意思。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别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你所有的思想,最后都会回到你自己的身上。

  如果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这种非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自食其果”。而且,进一步说,你所释放出来的每一种思想的后果,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因为你对其他人的所有行为,以及你对其他人的思想,都经由自我暗示的原则,而全部记录在你的潜意识中,这些行为和思想的性质会修正你自己的个性,而你的个性相当于是一个磁场,把和你个性相同的人或情况吸引到你身边。

  为什么有人会如此友善地考虑到其他人呢?真正的原因是: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己所不愿,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我们要坚守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愿,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没有体悟到这八个字的真正意义与智慧所在。在处理一切事情时,我们都应当意识到“己所不愿,勿施于人”的重要性,把它作为我们为人处世的一条法则来奉行。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是离不开人而存在的,它一直在我们身边,如果有人认为他可以奉行中庸之道而离开了人,那么他就“不可以为道”。可见,中庸之道虽然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想,但它最终的指向还是要有益于人们的生活,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更加具有意义。中庸之道是人生的一种大道,但这种大道其实与人是密不可分的。

  在西方有这样一句话:“人,是万物的尺度。”也就是说,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最终动机和出发点都要落实到“人”这一物种上来,我们有可能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而做某件事情,有可能是为了避免某种对我们自身的伤害而去做一些事情,但是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我们“人”自身,其他的东西和物种只是用来帮助我们的,用来为我们服务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说这条真理是我们评价万事万物的一个标准,一切事物应不应该存在,或者说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存在,都要看它们符不符合我们人类发展的需要,是否对我们人类有益。

  孔子说道不远人,中庸之道的奉行不能离开了人而存在,正是一种可贵的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可见中庸之道与人是不可分离的,一旦离开了人的存在,它的价值与意义也就无法体现和彰显了。

  我们常常会听到那些懂得中庸之道的人说这样一句话,叫作“道不远人,人自远”。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中庸之道其实是不会离开我们而存在的,它作为一种智慧与哲理,最终的精神指向不是别的,正是生活在世间的芸芸众生,正是我们人类。但是,我们却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不但不主动去接近这种大道,与之为伍,从中汲取智慧与精神营养,相反,我们却无知而愚昧地远离了这种真正的人生大道,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有的人甚至与这种人生哲学背道而驰,结果走到了中庸之道的反面,造成了人生的悲剧。

  其实,中庸之道离我们并不远,可以说很近。有些人以为这种高深莫测的大智慧大哲理肯定远在天边,高不可攀,然而事实上,它的的确确是“近在眼前”地存在着。只不过,想要发现这种人生的智慧与哲学,必须要用一颗智慧的心去观察,用自己的理性智慧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切而真实地体悟到它的存在。中庸之道是我们周围现象的一种反映,是从各种各样的现象中抽离出来的共性的东西,是从身边发生的事情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规律性的东西。因此它具有“放之四海之内而皆准”的普适性特征,这也是一切哲学都具有的特征,即形而上的普适性。

  中庸之道形而上的特性,使其获得了一种普遍性,因为它是从各种现象中抽离出来的一种本质性的东西,具有抽象性,所以不易为人们所察觉,也不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因此,中庸之道才被人们认为是一种高高在上、无法企及的哲学智慧,而远离了这种人生大道,造成了“道不远人,人自远”的现象。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中庸之道除了形而上的特征之外,还有另一方面的特点,那就是它的形而下特性。我们乍一看,也许会感到困惑,这不是明显矛盾了吗?一种东西怎么能同时具有两种截然对立的性质呢?可是,世间所有的矛盾都有统一的一面,可以说,没有矛盾就没有智慧。矛盾越是对立鲜明,其中蕴含的智慧也就越为深刻。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最高层次的人生智慧,就是如此。

  中庸之道的形而下特性,让我们知道了它的本质虽然是一种抽象的、无法触摸的形而上的哲理,但是这种大道的表现形式却是极为平凡而常见的,它就体现在日常事物中,存在于我们周围每天所发生的那些小事上,只不过我们以前没有去思考、去体悟罢了。其实,中庸大道离我们并不远,真正的智慧之人,真正的悟道者,会把大道永远留在心中,把它当作一种永恒的心灵法则来奉行。

  《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那我们也许要问,什么叫“素其位”?怎样做才算是“素其位”呢?其实,《中庸》这里的“素其位”,指的是一个人在世间个人身份地位的确立,也指一个人在命运混乱、不知其位的时候,要凝聚正知,从浊乱的命运中找到自己的“正位”。

  中庸思想要求君子应该做到“素其位而行”,“素”在这里有三层含义:其一是指当下、现在,是从时间上来说;其二是指干净、没有杂质,是从性质上来说;其三是指平素、平常、一贯如此的意思,这是从意义上来说。“君子素其位而行”,就是说君子的行为处事,要知位、守位、不失位、不越位,总之,要牢牢守住当下的位置,在什么位置上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就像在足球场上,每个球员都要守住自己的位置,前锋有前锋的位置,后卫有后卫的职责,守门员有守门员的位置,不能上场哨音一响,十一名队员一窝蜂全冲到对方的门前去,这样的球队一定会吃大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到“素其位而行”。

  不知道自己身份地位的人,有时候运气来了,偶尔也会出其不意地获得一点小成功。但是,这种成功必然不会长久,也不会有大的成功,时间久了,他必然就会失位越位,而一旦失位越位,就会酿成难以挽回的大错。所以,我们在立身处事时,要特别引以为戒。这其实也是仁人君子“不愿乎其外”的智慧所在。我们为人做事,也要做到守好当下的位置,不胡思乱想,不异想天开。“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这一段就是从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角度,更深入地对“君子素其位而行”进行阐释。“素富贵,行乎富贵”,如果我们当下处于富贵之中,那么,就要行富贵之事。

  在中国古代的观念里,富是有钱,贵是有教养。古代说一个人有贵气,是指他有高贵的品德,可以对社会起到良性的教化作用。一个既富且贵的人,应该做什么样的事呢?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哪里有灾难就要去援助,哪里有公益之事,就要努力承担其社会责任,多做善事,多行布施。在古希腊有一句充满智慧的名言:认识你自己。虽然这几个字很短,也十分好理解,但是它包含的哲学思想却是无比丰厚与深刻的。我们自己也许是最不了解自己的,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别人对我们的了解更真切。

  给自己下一个清晰的定位,其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如果想要在世间活得清楚,活得明白,就必须清楚地“认识自己”,这就需要我们去读懂自己,读透自己。只有对自己有一个清醒而透彻的了解,我们才知道如何去说话,怎样去做事情,才会明白自己的身份地位,才能坚守自己所从属的立场,才能分辨出哪些是我们志同道合的朋友,哪些是我们应该小心在意的人,才会像中庸思想要求的那样,去“素其位而行”。

  冯志亮,笔名禾子尼,号渤海居士,北京大学特聘教授,著名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姓名学专家、当代著名诗人、修谱师、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

  冯志亮先生是中国易经文化馆馆长,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北京姓氏文化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冯志亮先生现担任华夏易经研究会副会长兼北京分会会长,中华儒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北京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青年发展促进会荣誉会长,东方孝道文学院荣誉院长。

  冯志亮先生还同时担任时代文学杂志社总编,中国名家杂志社荣誉总编,中国炎黄文化报文学总顾问,中国文化新闻报编委会副主席。冯志亮先生兼任中国姓氏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华北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传统礼仪促进会理事。冯志亮先生同时兼任北京汉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燕南艺术学院终身教授,北京海图书画苑首席文化顾问,中国诗词协会终身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

  冯志亮先生还是挪威国立艺术家协会外籍会员,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荷兰皇家文学院高级学术顾问。冯志亮先生的历史文学作品曾多次刊载于中国文联创办的《神州》《中国魂当代名人专访特刊》《中国当代文学家》《北京文化》等期刊。曾被中西文化联合会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AAAA级宣讲人”荣誉称号。

  年冯志亮先生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哲学系特聘教授,曾提出关于网络广告价值排斥论的“蓝海观点”。冯志亮先生涉猎广泛,书法绘画造诣深厚,并痴迷于文学历史,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易经新解》《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厚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