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当初读完《道德的》七十一章,完全是晕菜的感觉,难怪禅宗有言“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七十一章一般的解读为:能够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是最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是“妄为”,这是大毛病。知道自己的错误之处,不去犯同样的错误这是高明的。圣人没有这个毛病,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错误所在,所以不去犯这样的错误。这一解读看上去逻辑合理,也比较符合我们的认知,只是感觉还是有点简单。其实,大部分人还是对自己又一个基本的认知,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难道我们都高明吗?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帛书上应该是原话,“不知知”原本是“不知不知”,这样与前面的“知不知”才能对应上。只是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君不闻“大胜”与“大败”在特定的语境里表达同样的意思?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道德经》第七十一章呢?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我们还是应该从“知”字入手。中国文化一脉相传,因此,在解读之前,我们先看三句话。第一句是曾子在《大学》里提出的“格物致知”,第二句是孔子在《易传》上说“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第三句是子思在《中庸》里指出的“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有一个词叫做“知道”,欲晓“知”之意,必明“道”之理。道可道,非常道,道本无言,言以显道。老子说的道,指的是宇宙的本体,本体非空非有,无以言状。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本体是“有”,那么本体是如何而来的呢?就好比上帝创造了世界,那上帝的妈妈是谁呢?如果本体是“空”,空又怎么会生出有呢?所以,本体即不是物质的,也不是非物质的,那是什么呢,没法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用“道”代表本体,释迦摩尼则用“佛”代表本体。佛家讲“心物一元”,就是说物质与意识的本源是一致的,所以本体还有其他的称谓,如“心”和“性”。中国文化讲究“物极必反”,如何用文字形容“非空非有”的本体呢,古人用几个字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上”、“至”、“极”、“天下”、“玄德”等等。如“知不知,上”中的“上”字其实就是悟道的意思。还有《道德经》里面的“上善若水”、“天下贵”、“玄德”,“致虚极”。《大学》里面的“止于至善”,善过了头就是恶,那“至善”是什么呢?至善就是无善亦无恶,如王阳明所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本体是无善无恶的,曾子用“至善”来表示“道”。
铺垫了这么多,可以讲“格物致知”了。格物一般解释是“格去心中的物欲”,只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能把“物”格没有了,心中的物欲自然也就消失了。格物就好比把一个物体先分成两等份,然后把其中的一半再分成两份,学过高等数学的都知道,如果这样无限制的分下去,也就是趋于无穷的时候,格物的结果会是什么呢?如果是有,那就继续格,如果是空,那怎么就没有物质了呢?所以格物的结果就是“非空非有”,空与有的临界点就是子思在《中庸》里说的“中”,也就是“道”。格物致知的“知”就是悟道的意思,所以是“物格而后知至”。格物,万物本性为一,源于道,归于道。
心物一元,格物之后,我们再探寻一下内心。小时候,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用“心”学习,那“心”在哪里呢?我们的意识是心的作用与结果,是“所知所想”,那个能知能想的“能”才是心,也就是“道”,《西游记》中猪八戒叫“猪悟能”就是来源于此。这个“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每天都在用,只是我们迷于自我意识中,蒙蔽了真心。这就是孔子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我们不知道“真心即道”,“故君子之道鲜矣”,悟道的人越来越少了。
接下来我们解读下子思的那句话,“虽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万物本体为一,道无所不在,即是普通人也可以“知”道。“及其至也”,这里用的是“至”字,说的是悟道,此时“无思也,无为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如果此时还有“悟道”的想法,还有“知”的概念,那就没有悟道,依然是普通人。
接下来回头看原文,“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悟道了就是圣人,没有悟道就是凡夫,这里上指的是圣人,病对应的是凡夫。“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找到了出凡入圣的方法,就可以由凡夫成为圣人。那么成为圣人的方法是什么呢?这就是后世说的“修行”,也是《西游记》中“悟空”和“行者”的含义。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现在再重新理解这句话,是否有不一样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