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逸阅读
元仁宗皇庆二年起,朱注“四书”被定为科举考试的专用书。从这一年开始,科举考试八股文的题目都只从朱注“四书”中出,于是“四书”成了那个时代私塾里学生的唯一读物。
很多学生刚进私塾的时候年纪很小,不懂得书中的内容,先生也不讲解,直接让学生背诵。不但要背正文,而且要背朱熹的小注。不懂不要紧,先背下来再说,将来都用得着,自然会懂的。科举是当时读书人唯一的出路,“四书”是读书人一生都要做的学问,先背下来,一切才刚开始。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种书原本并不在一起,《大学》和《中庸》都在《礼记》里,《论语》和《孟子》是单行的。
最初提出读书人都应该修习这几种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四书第七》中引用程氏兄弟的见解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哲理意味深长,读书人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
后来朱熹继承二程的见解,并且加以系统的说明,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串联起来了。
朱熹认为应该先学习《大学》,因为《大学》提纲挈领,教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是“垂世立教的大典”。学了《大学》以后,再学习《论语》和《孟子》,可以体会里边细致精微的学问。最后融会贯通,才能够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所以把《中庸》放在最后学习。
所以“四书”的顺序应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而当时的书商因为《大学》和《中庸》的篇幅较短,页数不多,将两部合为一本,结果约定俗成,就成了现在的“学、庸、论、孟”顺序了。
《礼记》里的《大学》本来只是一篇,朱熹做注时,将其分成了经一章,传十章。其中的经一章,是曾子追述孔子的话;传十章,是曾子的弟子记录曾子的话。
朱熹给《中庸》做注时,也将其分成了若干章节,只不过改动没有《大学》那么大。朱熹沿袭《史记》的记载,认为《中庸》的内容是由子思记录孔子的话,来教导孟子的。
朱自清先生引用当时最新的研究,认为《大学》应该是荀子学派的著作,而《中庸》的作者应该属于孟子学派,这一点与朱熹的认知不同。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和政治行动。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这部书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朱熹在对《大学》和《中庸》做注时,将其分为若干章节,所以这两部书的注被称为《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在为《论语》和《孟子》做注时,融合了各家的言论见解,所以称这两部书的注为《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
朱熹为“四书”作注,耗费了极大的心血,直到他临死的时候,还在进行修改。他一方面希望为读书人打下儒学的基础,更多的还是以儒家道统的传承自居,但他不好意思直说,还在《中庸章句序》里自谦道,“于道统之传,不敢妄议”。
朱熹死后,朝廷将他的“四书”注定为官书,盛行于后世,他当真成为儒学道统的大师了。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为我们讲解了“四书”与“四书”注的来历,尽管我们还不能从文章中得知“四书”的具体内容,但对其全貌已经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便是《经典常谈》中收录的十三堂古典文学常识课给我们带来的收获,每一堂课都可以使我们对不同的经典著作获得基础的了解,打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门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