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这里是《天道》专栏,深度解析《天道》里的“道”与“术”,红尘中的“出世”与“入世”。丁元英与韩楚风二人驱车来到五台山,想要拜访一位佛法造诣精深的大师。故事虽为虚构,但是这“五台山”却有隐喻。五台山为佛教第一名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智慧第一,所以求智慧,想开悟,都是去朝拜文殊道场。而丁元英是上山求的是心安“,作为读者,我们就是借丁元英的“求心安”去“求智慧”。到了五台山,智玄大师两次拒绝拜访,最后因丁元英的一首诗而开门接见,智玄大师坐下后,第一句话便问:“敢问施主什么是真经?修行不取真经又修什么呢?”这一问题想必也是许多修行人自问的问题:修行到底修的是什么?有人为了修身养性,有人为了脱离苦海,有人为了身体健康,有人为了来世福报,有人为了修得神通,有人为了成佛.....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一悲一喜一枯荣,哪个前生注定?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悟道不要说天命,天命指上天安排的命运和赋予的使命,而命运又包含了“定数”与“变数”,悟道之人便是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心念认知与行为,去掌控这“变数”,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即“命由己造”,这也是丁元英多次提到的强势文化。修行也不用执着取真经,真经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或是形象,“真经”往往藏在各个地方,以不同的形式出现。金刚经里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是有形相的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人一生的悲欢离合荣辱得失,有哪一个是前生注定?若穿上袈裟在深山中修行,也不见得一定能清净而悟道,而身处红尘中也不一定就会被因缘和合所生的俗事所沾染。幽幽古刹千年钟,一切都不过是一场梦罢了。“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碦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碦。”一旦说到修行,就免不了一个“求”字。求健康,求福德,求心安,求神通,求成佛,只要还有一个“求”在,就有人的私欲,通过“修”的行为去改变“心性”都带着刻意,也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刻意而为之,“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悟道的人因为自性,在行为上自然有所戒律,在于自然而然。修行者因为惧怕不遵守戒律所带来的恶果,于是强行约束自己,但“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虽然大家都相信这句话,但是却无法验证真假,因此,修行也著了因果的相,著了心念的相。对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人,不存在“(心)住或是不住,有没有欲望,有没有戒律,如果是这样即是“涅碦”。“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碦。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晚辈(丁元英)个人以为,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觉性是指是能断离一切迷惘而开悟真理的本性。人人都有觉性但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有生灭,但觉性不生不灭,有了觉性就会显露,有所障碍是因为觉性被遮蔽了,如果一个人达到了觉性就会被佛教人成为佛(人相之佛),觉性圆满了就停止了,并不是无量的觉性。如果佛的觉性有边界有停止,那就不是阿弥陀佛了。佛法应该是广大无限觉性无终点的,无所谓圆满或不圆满,于是就没有准确的定义来解释“圆满”了。晚辈(丁元英)个人以为,佛教以学习的顺序/深浅而分,从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是无法用言语来说的。从浅初说教人向善的道理,说善恶就有了分别,有了相。从众生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取巧之举,(用人性的弱点而管理人性),虽谈不上败坏下流,并不妨碍佛教抚慰人心的慈悲。丁元英说:“不敢,不敢。释、道、儒均是博大精深的学派,支撑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历程,是伟大的文明。但是,社会在发展,传统文化毕竟是以皇恩浩荡为先决条件的文化,讲的都是皆空、无为、中庸的理,以抑制个性而求生求解。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市场经济的民主与法制,诸家学说也面临一个如实观照而俱进的课题,是传统?还是传承?统则僵死,承则光大。”这段话对“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误解。丁元英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弱势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皇恩浩大的文化”,他认为,中国穷就穷在这个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释道为内核的文化,儒释道是内求以提升心灵境界的文化,是启发智慧从而获得快乐的文化,传统文化最强调的就是“靠自己”。道家“心斋”和佛家的“明心见性”也都是求己。《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孟子曰:“反求诸己”;荀子曰:“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朱熹说:“去人欲,明天理”;王阳明说:“去私欲,致良知”。这一切都是告诉我们内求。自助者天助之!从丁元英认为传统文化讲的都是皆空、无为、中庸的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两句虽都是讲“空”,但是佛还说:“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无法相”是一切法都把它放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是你认为什么都不是,一切皆空也错了,因为你著了“空”相,执着于这个“空”的法,当我们见道的时候,是“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是修行时我们是带着觉知,是不可以空的。所以丁元英参透了“无法相”,却未参透“亦无非法相。”参悟到了“空”,但却执着于“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视为真理的“法”。这个“法”用现代话讲就是“认知”,你的认知时时刻刻影响着你的选择。例如,我们认为修行人就应该时刻平和、慈悲,愤怒生气是不好的,于是有了愤怒时就努力压制自己“不能愤怒,不能生气,要原谅。”这就是有了执着。如果我们内在感觉到无法做到原谅,内在对自己又会有一种自责。当我们有了一些固定认知后,这些认知就是我们的思维边界,如果能做到破除这些认知,不被认知所限制,如此便是破除了“圆满”,达到无量。所以,如来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法”从来都不是一个固定的法,“法”也不是一把万能钥匙,能够解决世人所有的问题。一切的“法”皆在于启发个人的智慧之门。只有找到自己的“法”,用自己的“钥匙”开自己的“锁”,那么每个人都将是一个“无量佛”。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简介:如意Ruyi90后独立创作人,行走在世间的老灵魂,用最质朴的语言带你了悟真相。愿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