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大中让活着的孔子说出我们时代的智慧箴言

undefined

■文

余大中

近日,细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彭富春教授的《论孔子》(人民出版社出版,年4月第1版),深受教育和启发。诚如该著作封面介绍所言,《论孔子》“以清晰明白的方式阐发出深刻的哲理,对于《论语》篇章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富有新意地重构了孔子思想的整体,让活着的孔子说出我们时代的智慧箴言。”本人以最后这句高引用率的文字,作为自己读后感的标题,可能会与其他方家评论文章的题目雷同,特此说明,敬请谅解。

一、深入细致地分析《论语》篇章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华文化思想集大成者,儒家学说创始人。而《论语》,则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彭富春教授《论孔子》,基于《论语》原文,对其进行了忠实的现代汉语翻译和全新的诠释,译文尤其注重语法、逻辑和修辞的完美表达,语言优雅,通俗庄重,完全符合“信”“达”“雅”的高标准,值得一读。

《论孔子》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标题叫做《〈论语〉译解》,分为20篇,逐一翻译和解析。其中,学而篇第一,共16章;为政篇第二,共24章;八佾篇第三,共26章;里仁篇第四,共26章;公冶长篇第五,共28章;雍也篇第六,共30章;述而篇第七,共38章;泰伯篇第八,共21章;子罕篇第九,共31章;乡党篇第十,共1章但分为27节;先进篇第十一,共26章;颜渊篇第十二,共24章;子路篇第十三,共30章;宪问篇第十四,共44章;卫灵公篇第十五,共42章;季氏篇第十六,共14章;阳货篇第十七,共26章;微子篇第十八,共11章;子张篇第十九,共25章;尧曰篇第二十,共3章。涵盖了《论语》的全部内容、所有字句,形成系列、有机联系。

古往今来,关于《论语》译解的著作较多,本人也粗略地阅读过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钱穆的《论语新解》、李泽厚的《论语今读》等。相比较而言,我的体会是,彭富春教授作为哲学家和美学家,其《论孔子》站在前人肩头,为了使《论语》译文语言更加完善完美,更加畅达畅快,就极力弥补过去一般译文在语法、逻辑和修辞方面的不足之处,力求自己的译文形质兼美和文采俱佳。所以,彭富春教授《论孔子》字斟句酌,出语严谨缜密,评论严丝合缝,让人读后耳目一新,尤其是高水平的创新译解,教人十分佩服。可以说,细读彭富春教授《论孔子》,就好比照镜子,首先是对自己过去《论语》学习的一次全面审视和客观校正。有许多地方,彭富春教授的译解真是绝妙无比,刷新了认知,增长了智慧。在此略举二例,以飨读者。

对于《论语·子罕篇》中的名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彭富春教授是这样解析的:“流逝就是时间。它不仅是过去,而且是包括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无限整体。流逝不仅是消失,而且也是生成,是生生不息。天地人的本性就是这种永远的生成。天旋地转,日出日落,月明月暗,春去秋来,暑尽冬临。人生了死,死了又生,生死生死,死死生生,这一切都是生成。”搜索当代文献,诸多关于彭富春教授《论孔子》的评论文章都普遍引用了这段文学、哲学、美学有机结合的精彩文字。

《论语·述而篇》中写道:“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过去一般译文均认为: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束脩就是咸猪肉,即十条干肉,是一种最菲薄的见面礼。基本上就是拜师费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学费。因此,不少学者将“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翻译为:“只要是主动给我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物的,我从没有不给予教诲的。”但是,彭富春教授认为,此处“束脩”的意思,并不是十条干肉,而明确提出“此为束带修饰,喻十五岁以上的成人。”是与过去一般译文截然不同的新观点。所以,彭富春教授将“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翻译为:“凡十五岁以上自行束带修饰的人,我未尝不教诲。”并对“教诲”二字予以专门解析:“孔子所教并非小学(发蒙之学),而是大学(成人之学),大学的根本是学道。”彭富春教授《论孔子》中这种随处可见的译文和解析的创新,不仅具有语法学、逻辑学和修辞学的矫正与修订意义,而且为重构孔子思想整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清晰明白地阐发深刻厚朴哲理

彭富春教授《论孔子》第二部分标题叫做《〈论语〉论述》,分为10章。作者站在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巅峰,以哲学家的敏锐视角和深邃思维,对《论语》进行了系统的、科学的、创新的论述,不仅阐释了各个篇章的核心思想,而且揭示了其内在关联,以清晰明白的方式阐发出深刻厚朴的哲理。

《〈论语〉论述》第一章《道》,明确提出:道是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主题。作者认为,孔子体道的根本路径是下学而上达。下学是形而下,上达是形而上。孔子下学万事万物的知识,上达到那唯一的道本身。孔子一方面将形而下的问题上达为形而上的问题,另一方面将形而上的问题化为形而下的问题。这是理解孔子思想的关键之处。没有下学,就没有上达的基础;没有上达,就没有下学的目的。这两者不可偏废。作者认为,孔子是下学形而下和上达形而上的完美结合。因为,孔子在人间体道,由道而行人间。

《〈论语〉论述》第二章《天命》,明确提出:孔子关于天道的思考集中表现在他的天命观上。其天道就是天命。作者认为,孔子反对作为人格神的天,不仅淡化了天的人格神的意义,而且也反对各种天地间的鬼神观念。孔子相信,既非天帝,也非鬼神,而天才是世界的主宰。孔子心目中的有两种:一种是自然之天,代表着天地的存在及其运转;另一种是类人之天,保持了某种程度上的人格的意味,有认知、有情感、有意志,是人的文化根据、道德基础。作为人的规定的天就是命,所谓的命在根本上就是天命。

《〈论语〉论述》第三章《礼乐》,明确提出:如果说孔子所说的天道是天命的话,那么他所说的人道就是礼乐。作者认为,礼乐可以合称为礼。礼是世界最根本的游戏规则,从而支配了人们的存在、思想和语言,表现为法律、道德、信念和生活习惯等。人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就会行走在正确的大道上。

《〈论语〉论述》第四章《学习》,明确提出:天道在此,人道在此。但人唯有学习,才能知天道,知人道。作者认为,孔子虽然也承认生而知之,但最主要地强调学而知之。孔子甚至认为他自己也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在教学中,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诱导、提倡思考。在学习内容上,孔子强调文献、行为、忠实、诚信。孔子关于道的学习主要是关于人道的学习,也就是关于礼和仁的学习,从人道出发,人再进一步学习天道,知晓并把握天命。孔子认为,学习是为了实践,人所学的知识应付诸行动。

《〈论语〉论述》第五章《知》,明确提出:知在根本上是知道,也就是知晓人和世界的真理。作者认为,孔子反对不知而作,主张知而后作。知道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环节:一是无知,在追问之中变成有知。二是空空,这是追问的开端。三是叩其两端,这是追问的过程。四是竭,这是追问的完成。孔子认为,知包括无知、假知、真知三种类型。真知就是智慧,

《〈论语〉论述》第六章《言与行》,明确提出:言是言说。言虽然是人的言谈,但在根本上是被道所规定。因此,言说最终也是言道。作者认为,孔子提倡人的言语不仅要和事物的意义合一,而且要和人的行为合一。如果人诚信的话,那么他人就会信任他,而他行走的道路就会通达。

《〈论语〉论述》第七章《为仁》,明确提出:为仁是人实现仁,是践行大道。作者认为,孔子的仁学是对于礼乐之道创造性的改造。如果说礼乐是旧的人道论,那么仁爱则是新的人道论。仁既不是人们一般否定的德性,也不是人们一般肯定的德性。仁的实质是相关于人的欲望、技艺和大道的活动,包括去欲、学艺、行道三个核心要素。从爱亲人经爱他人到爱万物,仁成为了一种博爱。但孔子的博爱是亲情的扩大化和普遍化,而不是超出了亲情的一种人类的兼爱和上帝的圣爱。

《〈论语〉论述》第八章《为政》,明确提出:如同为仁一样,为政也是行道。但如果说为仁是一般性的行道,那么为政是政治性的行道。作者认为,君子为政,必须区分暴政和德政。孔子心目中最高的德政是圣政,包括让天下、不占有天下、无为而治天下等形态。孔子提倡以德治国、以礼治国。而且认为,为政以德一方面要治理自己,另一方面要治理民众。为政的顺序,首先是让人民种族繁衍,其次是让人民生活富足,最后是让人民礼乐教化,说到底就是让人民美好地生存。

《〈论语〉论述》第九章《成人之道》,明确提出:孔子所言之道也是关于成人之道。成人一方面是指成为一个人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指成为一个完成的人、亦即完美的人的目的。作者认为,对于孔子和儒家而言,成为一个人就是成为一个仁人。这是一个生命的过程。孔子对人进行了区分,包括:小人、士与仕、隐士、仁者(智者)、君子(统治者)、成人(全人)、圣人(最高境界的人)。上述七种人的分类是相对的,其中有重合有交叉。基本可以归为两大类:小人和君子。士、仁者、成人,都属于广义的君子,都是求道成仁之人。

三、富有新意地重构孔子思想整体

笔者体会,彭富春教授《论孔子》第二部分《〈论语〉论述》中的第十章《边界》,是最重要、最新颖、最精彩的内容。其特色和要旨是解析孔子思想内在的隐秘的道路和结构。由此可以认为,孔子所突出所彰明所主张的就是一个字:道。也就是说,道,是《论语》的灵魂!彭富春教授真不愧为哲学大师,通过《论孔子》42万字洋洋洒洒的篇幅,富有新意地重构孔子思想的整体,的确是功莫大焉。概而言之,彭富春教授《论孔子》明确地阐释了“道的本质是什么”“具体化的道是什么”“如何学道、知道、言道、行道、成道”,如此,便形成了一个边界明晰、内涵丰富、智慧饱满的孔子思想体系。

道的本质是什么?彭富春教授认为,孔子的道主要是中庸之道。中庸就是事物自身的本性,不偏不倚。因此,人理解和实践大道的时候,就要恪守中正,防止过与不及。在这样的意义上,中庸之道既是本体论,也是方法论。当我们真正理解了事物自身的本性之时,它就不仅是中庸之道,而且是生生之道。生生之道意味着:生生即道,道即生生。在此基础上,道就成为孔子思想体系的主干。

具体化的道是什么?彭富春教授认为,孔子的道具体化为天道和人道。就天的维度而言,道是天命。孔子强调天命的必然性,但这种命运的必然性可能导致宿命论,而命运的偶然性则可能导致运气论。因此,天命既不能理解为片面的必然性,也不能理解为片面的偶然性,而是要理解为可能性。天命是天给人划定的可能性的道路,人生在世就是要化可能性为现实性,将偶然性变必然性。就人的维度而言,道是礼乐。礼可分为礼制和礼仪(礼器、礼貌)等,但其根本是礼制,也就是关于礼的典章制度体系,是法律、道德、宗教等的合一。礼涉及等级性和公正性问题。作为人的存在的法则,礼在历史的每个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现代世界需要的不是等级的游戏规则,而是公正或者是正义的游戏规则,每个人根据游戏规则去活动,并得到相应的奖励或者惩罚。

如何学道、知道、言道、行道、成道?彭富春教授认为,其一,孔子强调学道的重要性,表明学习是人性陶冶中最根本的环节。《论语》开宗明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是什么?学习就是去知道。一个不知道的人向已知道的人仿效或模仿。通过如此,把不知道的变成已知道的。孔子反对偏狭的功利主义。学习不是为了当官发财,因为学习不是学欲和学技,而是学道。其二,孔子强调知道的重要性,认为人只有知道了自己和世界的真理,才能在世界上行走。其三,孔子强调言道的重要性,认为人的言行是否切实决定了人在世界上是否行得通。言谈表现了道德和智慧,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丧邦。其四,孔子强调行道的重要性,认为作为天道的天命和作为人道的礼乐决定了人及其所生活的世界的基础。其中为仁的核心是爱亲人与让生成,仁者让自己生、众人生、万物生,是一种生生之爱。而为政的核心是以德治国也就是以道治国和以礼治国,内德外法是中国价值观的真正核心。其五,孔子强调成道的重要性,认为人应该成为一个君子。君子作为有德和有位者,与小人相区分,而成为人的规定。虽然人可以是地位上的小人,但不可以成为道德上的小人。用现代社会的标准,人只有首先成为法律上的公民,然后才能成为道德上的君子。

细读彭富春教授《论孔子》,使我体会到,《论语》包括了道的本质、具体化的道、学道、知道、言道、行道、成道的孔子思想体系,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都是其表现形式。孔子思想体系是对当时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在历史的进程中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所以,《论语》成为千百年来学界反复研究的经典作品。也似一块试金石,优秀的《论语》研究专著总会赢得人们的赞誉。

鉴于此,我也体会到,彭富春教授善于运用凝练而又活泼的现代语言文字,体现出精湛的文学之美;彭富春教授善于深入地挖掘和阐发《论语》的要旨,体现出精辟的哲学之美;彭富春教授善于充分发挥自己作为美学大家的功力,体现出精巧的美学之美。

彭富春教授认为,孔子思想有死的东西和活的东西。一个死去的孔子只会讲《论语》中的话;而一个活着的孔子则会说出我们时代的智慧箴言。我想,这恐怕就是细读彭富春教授《论孔子》的根本目的和最大收获。

本文作者为原荆州政法委副书记,文章标题为编者所加。原题《让活着的孔子说出我们时代的智慧箴言——读彭富春教授论孔子有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