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中庸 >> 中庸名言 >> ldquo中庸rdquo与ld

ldquo中庸rdquo与ld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dgoran.org/fengshang/chaoliu/1294.html
对于中国人来说,耳熟能详,知道古代有一个重要的人生哲学思想,就是中庸之道。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翻译:君子是保持中庸之道的,而小人是不遵循的,君子做什么事情是适度的,而小人比较偏激,肆无忌惮,容易走极端。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翻译: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从孔子的话中不难以看出虽然孔夫子对中庸这种品德的高度推崇,但却很少有人拥有这种高尚的品德。中庸指不偏不倚,不做过火的事。中指折中,调和。庸指普通,寻常。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的儒家的重要思想,它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尤其受到儒家的提倡。《论语》中提及“中庸”仅此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被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思想。既然是对道德的要求,当然,道德的看法也是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保持中庸,也就是对事物的看法不要非黑即白,不正确也不是很错误,对事物的判断标准也不要轻易定性。看待事物真相,要难得糊涂,不要看穿,也不要说穿,这件事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我们不能认为这件事情就是这样。道德评判如此,修身养性也是如此,保持自律,不要过激,贯穿于生活方方面面。用现代术语来讲,所谓中庸之道,是对很多事物的看法保持“灰色地带”,既不是绝对的黑,也不是绝对的白,而是两者之间,亦或是与非之间。但事实上,世界上大部分事物是清晰明确的,千万不要以偏概全,认为事物都是“中庸”态,是灰色地带,那确实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有点睁眼瞎了。不可否认,当生活中的真相还未浮出水面,不能被清晰认出来的话,你常常会发现自己所处的境地并不属于绝对意义上的黑与白。但并不是说事物没有真相,只不过因为材料,信息不充分,所以导致定性的判断拿不定主意,但不能就此认为生活中的事物就是“中庸”的,并且认为这就是世界的本来面貌,那就大错特错了。你也会常常发现,有些人纯粹为了中庸而中庸,他反驳的意义不是在于弄清事实真相,而是努力在调和你看似“偏执”的想法,并“乐此不疲”。他觉得如果你不和他一样“中庸”的看待这个问题,对他而言就是一种不尊重的态度。如果你说美国经济发达,他会说中国才发展几十年,人口多,底子薄。如果你说人家诺贝尔奖多,他会说中国有四大发明,没有这四大发明,就不会有现代文明。总之,不管你怎么讲,他都认为是你的想法是偏执的,他一定要调和到让你必须把这些问题都要看成灰色地带才行,不要用“负能量”来看,似乎这样心理就平衡了,整个世界就太平了。还有些中庸思想者,是非常持自律文化的,他们常常强迫自己保持中庸态度,包括看待整个世界,但往往他没有什么是正反两端的标准,最后他只好用自己的认为的中庸去做,但到了最后,你会发现,他其实什么也没做,所谓的生活中的“老好人“即是如此,他们没什么判断标准,不得罪人就是最好的标准,“负”也好,“正”也好,都需要相对的反面来印证,如果没有相对反面事实,所谓的“正”或“负”也是站不住脚的。“中庸”的问题在于其是形而上学的结构,我们说要做到中庸,但每个人对中庸的判断标准其实并不一定一致,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判断区间来说,都有其中间位置,但这个中间只是相对的中间,不是绝对意义的。正如黑和白,中间是灰,但是灰色可不止一种,行为也一样,对于暴虐的人来说,你永远不挑衅的态度对其而言或许就是满意的中庸。上千年的文化,我们从历史读到,西方没有中庸一说,从古希腊开始,自由的理念开始缓慢发展,逐渐成为西方的主流,“中庸”与“自由”是中西方文化的两条不同的主线,贯穿整个历史长河,自由容易理解,对人性而言,指的是思想放松与言论自由,一种自我解放,对于分析学而言,自由代表任何可能性,每种可能性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自由的思想对学术的促进意义不可小觑,我们说现代文明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那就是自由发展,筛选与淘汰的结果,首先是事物能够自由发展,然后才有选择与淘汰,如果事物从一开始就用主观上所谓的中庸去约束,那么怎样做到真正的中庸就着实有点费解,这个需要去揣摩,需要小心翼翼的把握平衡,历朝历代,我们看到奴性文化大行其道,批判性思维被视为反中庸。而统治者也非常需要这一思想,因为有利于社会稳定,上下结构的稳固,皇帝之下,少有反抗精神,因为反抗就意味着并不中庸,是走极端,这是不对的。我们似乎缺乏大胆想象力,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发明为数不多也是有目共睹。但我们不应该气馁,中庸只是修身的需要,你不应把其扩大到很多层面,导致自己没有独立思考,唯唯诺诺。任何事情其实都有定性,再复杂的事情,最终的看法及决策,总有一个突出的重点,一个显而易见的真相,一个道义的定性。虽然我们总是说一方面如何,另一方面如何,但你会发现,在时间轴上,去做的方向永远只有一个,当你做出了选择,最终会发现前后就是一条单行线。正如你不可能改变历史,穿越过去改变时空。所以任何灰色地带一说,并不能有助于你挖掘真相,让事实水落石出,也不有助于逻辑思考更深入一点,并得出最终得出结论。中庸与自由,或许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的特质,从而塑造了不同的历史轨迹,而现代,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两种文明在时空相遇,冲突也是必然的,问题在于,任何同类事物都有竞争,谁与争锋,尚无定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落后总有落后的原因,不论你承认与否。所以,作为理性的中国人,我们与其用中庸来指导,不如用“全面考虑”更恰如其分,如果说自由思想是分析的源泉,那么归纳总结就是源泉的归宿,从而让自己对生活,对事物有一个更加精准的判断,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张誉胧

支持与分享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