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的,中庸的,实操的从3岁到12岁

怎样区别是不是白癞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210603/9022790.html

檩子: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实用的“带孩子学古文古诗”经验贴。

这两年,谈论“怎么教孩子古诗古文”的花友很多。估计这和高考、语文课中古文比例越来越高有关。

年教育部改革,中小学生教材大变,古诗文的比例大幅度提高,与原教材比,高达80%;初中的古诗文提升至篇,占全部课文的51.7%。背古诗词和学奥数一样,讨论学习价值似乎已经不重要了。既然升学要用到,在很多家长眼里就是“刚需”。话说回来,还是希望在这篇经验贴前,和大家分享两篇“意见不同”的精彩帖子。第一篇,激进的学习的意义和界限在哪里?什么是中国人的根?我们让小孩学传统文化,到底希望他们继承、守住的是什么?是美好的中国语言,诗词歌赋文章艺术么?是社会制度和发展方式么?还是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许锡良,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人的根究竟是什么?这样的根会产生什么结果?根是不是一定就不能变?是不是就一定不能丢?还有一点就是,是不是你想丢就能丢?应该承认任何社会文化都是有根的。这些根常常还与上古时期的宗教、文化与哲人的思想行为密切相关。然而,中国人二千多年来占主导的还是儒家文化,孔孟是其代表,这个是必须承认的。一个民族把儒家经典诵读了二千多年,而且还发明科举考试考这些内容,考上合格者就可以从政做官,主导社会主流话语,无论其代表人物,还是其经典文献,都不可更改一字一句,只能够顶礼膜拜,而不能够所有创新。在这样的社会要说根系不在此,恐怕非客观态度,而且这里根的精髓就是其核心价值观。有人说,中国人的根不是儒家文化,是更早的《诗经》。这个也不靠谱,因为,《诗经》虽然早孔子五百年就有了,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诗经》是经过孔子删订过的,并且在二千多年里被奉为儒家经典之一。而且诗经中的许多价值观被儒文化充分吸收。比如最经典的那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出自《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而且有意思的是,这种儒文化,把读书和做官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催生了中国人数千年的信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就是通过这种做官获得的特权来来获得尊严与地位的。比如,一个家庭,先是有一个男孩子,然后这个男人成年之后通过科举考试发迹做官,娶了九姨太,生了十八子,占了万亩田,方圆几十公里、数百公里都是他的农奴、佃户,这样一来,他就成了那里的父母官,如果这个男人更有出息一点,变成了一个诸侯甚至皇帝,那更是威加四海,各方觐见。这就是中国人在传统农业文明下向往的理想人生。然而,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上百年。当代中国人是有内心冲突的:一方面是我们和传统农业文明的藕断丝连,一方面是对现代工商业文明社会自由、平等、开放的需求。那个朋友把孩子送去加拿大留学,一方面是认同这种先进的工商业文明优势是在人家那里,另一方面又在内心深处企图保留原来的那份情感。其实,这种内心冲突,一百多年前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张之洞已经深刻经历过,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影响至今的八字口号。这种情况,日本人在明治维新时期也遇到过;而当时在日本占主流的思想是“脱亚入欧”,其实也是做不到的,但是,这样的思想却让日本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少了许多障碍与阻力,在心理上也容易接受得多。其实,所谓“中学为体”就是想保留住中国人的根,所谓“西学为用”,就是想在技术与器物层面向人家学习,结果怎么样?其实通过中日甲午战争等历史事件已经清楚地显示了。一句话,中国人在保留住自己的根与向外学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这个问题上,内心冲突已经一百多年时间了。至今仍然没有走出来。那么,什么应该是中国人的根?是否可以这么说,中国人的根,就是每个中国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人生。活着的人,是否幸福,是否有做人的尊严,这就是最重要的根。古人究竟怎样,其实是不足道的。想起陶行知近一个世纪前曾经感叹过的一段话:“中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所以,认识这个根,嫁接并且改造这个根,让自己的后代幸福,让自己的家园美丽,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中国人的根要放到世界范围内去重估,去比较。中国人要以人类文明的情怀来重新定位自己。而这个世界,人类的思维是有共性的。比如,美国波音飞机的制造技术与欧洲的空中客车飞机制造技术,在材料学与力学原理上并没有根本的差异,中国的飞机上了天,遵循的原理也不会和他们有差别。”第二篇,中庸的想学、要学,怎么学才好?

国学对现代小孩的意义在哪里,怎么学?

在我看来,国学对现代小孩子的意义不是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培养他们对古典美学的欣赏。

国学是一种兴趣,不是一门必修课。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马伯庸

我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我希望我的儿子也同样有兴趣。

但是我一点也不打算教他《弟子规》。事实上,不只是《弟子规》,古代给孩子用的大部分蒙学书籍,我都不打算让他太早接触。

不是说那些蒙学典籍一无足取,而是没有必要。

在中国古代,孩子们没有太多渠道和方式去获取知识,教育理念也很狭窄,他们要完全依靠蒙书来启蒙。它扮演的是教化之职,告诉孩子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和社会规则。所以我们能看到,里面充满了道德训诫和规矩陈述,大多板着面孔,语气生硬。

时至今日,社会形态已大不相同,孩子们接触到的信息量和渠道,远比古代丰富,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那些蒙书里的内容、讲授的方式,大多已然陈腐过时——有些思想很好,不过在现代儿童教育体系里已有所继承,孝也罢,诚也罢,仁也罢,礼也罢,分享也罢,发奋也罢,都会有更好、更科学的表达方式。一个有趣的童话,其潜移默化的效果,要强于圣人之言几倍。

在我看来,国学对现代小孩子的意义不是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培养他们对古典美学的欣赏。

我希望我的孩子对国学的第一眼印象,是“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的画面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思妙想,是“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的生动,是《缇萦救父》的勇敢和《夸父逐日》的壮绝——而不是陈腐不堪的“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更不是絮絮叨叨的“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

如果让我列一本最适合的国学启蒙,我大概会选《音律启蒙》念给他听:“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这里面不涉及到什么教育意义,纯举音例,从一字对到多字对,层层推进,铿锵有力,节奏分明。

以他现在的年纪,还无法了解文字的意境。但孩子对音律的感觉,却是天生的。他能领略到抑扬顿挫,听出平仄起伏,感受到音韵节奏。在小孩子的耳朵里,这和国学什么的没关系,就是一首意义不明的美妙歌谣,一边念一边乐得手舞足蹈。我不打算解释,也不会逼他背诵,让他以最单纯、最纯粹的方式去感受那美妙的中文音律。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相信,只要孩子能感觉到了美,他自然会产生兴趣,并愿意去深入了解。这种发自心底的热爱,最为可贵。当然,他要没兴趣就算了,我也不会勉强。国学是一种兴趣,不是一门必修课。作为家长,我不需要勉强孩子去背诗,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具体怎么学呢?我们的做法也很简单:主要是他妈妈教的一些诗词,我教他背了点《声韵启蒙》、《渔翁对韵》,幼儿园里学了一部分千百三。他们本来还打算教《弟子规》,被我严防死守顶回去了。那时候,我定了个原则。第一,教孩子审美,不教规矩。让他感受到汉语的韵律之美,不能像这德那德班似的,灌输一堆陈腐道理;第二,背诵兼讲故事。死记硬背是必须的,但家长不能脱开责任,要给孩子讲解背后的故事,这样有助于记忆,也可以触类旁通,了解更多知识;第三,不强求,真不想背就算了。竹条和戒尺省下来,以后留到数学课用。我每天临睡之前,陪他在床边背一段《出师表》,不贪多,就一两句。第一天背“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第二天背“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一天一天累计。他一边背,我会一边给他讲解,从字、词到历史背景:烦烦你知道“先帝”是谁吗?你知道益州在哪里吗?我们的节奏是,头天晚上讲解一个新句子,熟读即可,不求背诵。第二天早上,趁着热乎劲背诵,背好了以后,加上之前诵熟的段落,连着一起背。这样一来,每天都可以温习前面的全部——反正也没开学,有大把时间来消磨。读着读着,我惊讶地发现。因为要逐句甚至逐字讲解,不光他在探索新世界,连我对《出师表》也有了新的感悟。

铺垫有点长,这些学者的看法,你赞成么?

相信大多数朋友比较关心的还是实践层面:如果孩子能兼顾“考试要求”与“欣赏古典文化之美”,不是“两全其美”么?

好了,你要的经验来了。今天的重点是第三篇,咱们花友

花叶的分享,实操篇。

她家孩子3岁起开始国学启蒙,如今12岁,对古代文史诗词喜欢极深、领悟很透。并且,这一路下来,是满心的喜欢,没有一点“死记硬背”的无奈。

这篇里,她推荐了这一路起到关键作用的诵读书目,很实用!感谢

花叶的分享!

本文由花友

花叶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有花友在问大语文的范围和学习方法,我突然想聊一下娃这么多年的读书之路。我本人非常喜欢中华文化和诗词,娃爹喜欢历史,因此我们在孩子的启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偏向古典阅读。

所谓“大语文”,应该是指中华文明的整个哲学体系。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这个世界上蜿蜒绵长几千年,她的文化、政治、经济、医学、乃至整个文明体系,都有一套自洽的逻辑,这个逻辑的底层信息遍布在你看到的每一本书里。所以所谓的“大语文”其实应该是一种通识教育,在一个闭环的文明系统中,每一个角落都能找到这个文明的逻辑,找到他们,并且把他串连起来。

蒙学时期:不合时宜的就不读了

娃小时候还没有什么“大语文”的概念,那时候叫国学,流行背三字经,我们没有刻意背过,娃幼儿园有断续给孩子背过,有些内容是不错的,但是有些真的不合时宜了。我们自己在启蒙时期主要用的是唐诗三百首和声律启蒙。图片来自小花生APP书库蒙学时期的重点是识字和熟悉文章的音韵节奏,所以选择朗朗上口,简单易懂的文字是关键。图片来自小花生APP书库《三字经》、《弟子规》,其实都是旧时代的行为规范,很多跟现在社会已经不太相宜了,《幼学琼林》是旧时的百科全书,很多知识也是现在不需要知道的了,所以这三本跳着泛读就可以了,不读问题也不是太大。不过幼学琼林中还是有很多知识建议可以了解一下,比如古代官职,家族世系称呼。图片来自小花生APP书库三岁到二年级:诗词,我们怎么背?三岁开始蒙学,我们大概是三岁半开始背唐诗的,三百首里剔除了男女情感的部分,大概背了两百多首,背熟以后开始背声律启蒙。不赶进度,有时间就背,全部背完应该已经是二年级了。二年级的时候我们背了半本的王维诗选,为什么选王维呢?因为开始学写作了。二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最早就是景色描写,王维的诗是以田园诗为主,结构清晰,短短四句是景色描写最好的范本。但是也是因为田园诗较平淡,太小的孩子大多不爱,所以我们读了半本就结束了。搞完这个就没再管过孩子写作,因为小学的作文学习,如果明白文章结构的问题,基本就不会有其他太大问题,遣词造句是文字理解力的问题。三年级:要有连接古文和现代文的桥梁到了三年级,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三本书上,一是《论语》,二是《小学生成语词典》,三是《古文观止》。《论语》有多重要,我不多说了,他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占据着教科书的位置,是所有古文名篇的底层思想构成。图片来自小花生APP书库但是我向来觉得越是优秀的书籍越是危险,因为他对人的世界观改造能力非常强,《论语》就是属于这一类的书。翻开两千多年的历史记录,你会非常惊诧,那些斑斑点点的印记,仁义礼智信的洗礼,同时造就出这个民族最高的脊梁和最深的渊谷。我们的论语读得很慢,两年多才读了四分之一,漫漫长路。《成语词典》是学习遣词造句最好的工具,因为他是联接古文和现代文的桥梁。图片来自小花生APP书库每一个词都是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沉浮,带着满身尘土站在我们的面前,每一个词都在滚滚红尘中沾染了整个名族共同的情绪。你看到满目疮痍就会觉得悲凉,你看到瑞雪兆丰年就会觉得喜悦,这些都是文字留给民族的印记。这种感受是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揣摩使用才能建立联接的,所以刷成语词典,会读会写还在其次,编辑一段话,把词语放在合适的语境里才是关键。《古文观止》共篇,几千年浩如烟海的文章里才选出的篇文章,可以说代表中国古文的最高水平了。图片来自小花生APP书库三年级的孩子可以选择其中简单易懂的进行诵读。我们是从三升四的暑假开始,每个假期背六篇,没仔细数过,《曹刿论战》、《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陋室铭》、《杂说四》、《师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石钟山记》…大概一共背了二十篇。以上是属于功课一类的任务,但是说到语文的学习,必然需要伴随大量的阅读,非常可惜的是我们的阅读没有做记录,孩子又是以自主阅读为主,所以大部分时间是他自己读在学校图书馆和教室读书角找到的书,大概三分之一的时间读我的规定书目。此外,他自己觉得小学阶段拓宽知识面,对语文学习有用的是《故事会》和《儿童文学》。图片来自小花生APP书库一年级还迷上聊斋,一直看到四年级。图片来自小花生APP书库我印象比较深的书是,幼狮经典的一套四大名著连环画,娃非常喜欢,四岁看到十岁,翻烂了一套后又让我买了一套。图片来自小花生APP书库这套简写的文字很好,我当时是对比了市面上的十几种以后才买的。当然,还有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以及一些有中文“神韵”的现代文学。比如,曹文轩、余秋雨。我们六年级开始正式抓学习,我给娃列出了每天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做规定书目阅读,关于古文阅读我们的计划是读完古文观止、史记、易经、道德经、庄子。目前史记读完列传,本纪读到项羽本纪。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文人的状态是儒皮道骨佛心,儒释道三位一体构成的世界观才是中华文明的根源所在,所以大语文是什么?大语文其实是外圆内方的立命准则,是进则庙堂之高,退则江湖之远的处事态度,是游刃有余的做事方式,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在每一页纸上的表达。对于孩子学古诗古文,你是怎么看、怎么做的呢?欢迎留言和评论相关阅读:一年级我们用这本书学古文,背得欢,还上了瘾!一篇学习语文的干货,二年级女儿这样学,稳步提高...被称为“国学大家”,他却说:不要迷信国学,不要读《弟子规》!喜欢这篇,就点个“在看”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