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我就好奇,狗和猫眼中的人类和世界是怎么样子的?当以这个角度来看山海经,里面所说的一切就有迹可循起来!
如把“国”理解为生物群落后,经常出现的某某生物出现后国家大乱的不就是猛兽出现在原始人类聚集点引起的恐慌吗?山海经里说的全身长毛,拿根树枝,见人便笑的一国人不就是猩猩吗?山海经是大禹治水时,也有可能是某个强大部落寻求资源时(所以有许多关于矿产、生物、水文等的记录)遍历中华大地记录下来的各部族的记忆,有远有近,所以有些看起来不着调,但依然有所痕迹。《山海经》里面有四类生物:
第一类,和现实动物一样,没有改变,如耗牛,《山海经》里叫“旄牛”。《山海经·北山经》:"﹝潘侯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生毛,名曰旄牛。"郭璞注:"今旄牛背膝及胡尾皆有长毛。"描叙得很恰当。
第二类,是由于当时的语法结构而出现问题,如何罗鱼。《山海经·北山经》记载:"谯明之山,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这个其实是上古没有“触手”这个词,结果把其说成“身”。其实很可能就是章鱼一类的物种。
其中有一篇关于没有小腿的人的国家的记录,让我找到了远古中国存在鸵鸟的证据,方位竟然不差!
第三类,是已绝灭物种,或者因为某种原因离开中国人视野的物种。这个最典型的是犰狳。《山海经·东山经·余峨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类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犰狳,其鸣自詨,见则螽蝗为败。而现有犰狳生活在美洲,是在清朝才再次进入中国人的视野,那么怎么可能在上古的《山海经》上被记载呢?如果不是巧合,那就是在上古中国人和它有过接触。到底是中国人到美洲还是犰狳到中国,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假如孔雀在数千年前也灭绝了而山海经又碰巧有这样的记载呢“南方有鸟曰孔雀,色斑斓,尾展如屏,屏上千目。”那我们是不是得怀疑这个记载太扯淡了,怎么会有尾巴上长着上千只眼睛的鸟?
第四类,是现有物种因观察角度和思维的神化。当然也有可能是已绝灭种,例如九尾狐:《山海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山海经·南山经》),“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可以想象目击者因恐慌而造成的观察与描述不当(有可能是躲在远处观察草丛中的野兽,也有可能野兽昼伏夜出,看不清),而往往这类猛兽都会因为恐惧夸张描述,并且世界各地都相信猛兽有神秘力量,吃了对人有某种好处。而另外一些记录,如有些不明所以的奢比尸和据比尸,是某一远古人类部落表明方位和危险的记录。
理力:有兽焉。其状如豚(猪的意思),有距(距:这里指鸡爪),其音如犬吠,其名曰理力。土豚,别称非洲食蚁兽。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音如吟。跗猴四耳,可能其他也有相同的,不过特征太少这个更像一点
因为《山海经》其实是一次汇编记录,并非某一人于某一时期编写,各种口口相传的记忆会造成多种记录风格,也会造成失真,这也是山海经所体现出来的特性,搞不好记录有从非洲一路迁徙过来的记忆,而且因为人类的迁徙路线有多个,也有可能因为都记录了而产生了令人困惑的结论
山海经本身是很枯燥的,更像一本人文地理志,如果是神话的话会更富有故事性,没人会写这样一本无味又缺乏情节的神怪传说
先说一下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一章,《山经?西山经》:“又西百八十里,曰黄山,无草木,多竹箭。盼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苍黑大目,其状曰。有鸟焉,其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鹉。”为什么说对我而言最重要呢?因为楼主自小对神怪之类的感兴趣,当得知山海经是几乎所有东亚妖怪的源头时,便兴致勃勃地买了一本。可惜并不像我想象得那样有趣,甚至相当枯燥,本想丢下,直至看到这篇——《鹦鹉》!本以为是志怪古籍,没想到竟看到了真实的记录!自这震撼了之后,楼主便尝试以纪实的角度来看山海经,并参以自幼就好奇的猫狗角度,以原始人的思维,越看越有趣,才有了继续深挖的念头
首先此贴只为楼主一时兴起,也并非楼主专业,如有疏漏,请见谅,也欢迎指正。另外分析内容,只提供一个思路,希望能有所启发
山海经虽然所记山脉水流地理大多都已经改变,并且记录距离描述等也不甚精确,但是汇编而成,总的来说是以汇编者所在地为起点来编撰的,所以,根据记录的地理指向,可以大致确定汇编者所在地;并根据记录重点,大致分析汇编者所处时期。这是主要思路,欢迎交流
先看看山海经全本的排名前三十的词频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山海经更多的是一部地理志,介绍水流、矿产和动植物,其中“多金”、(“大旱”?)说明了目的,“北流”、“东流”、“东南”、“西北”标注了所在地大致方位,“赤水”、“流沙”、“黑水”、“昆仑”、“东海”、“大泽”显示了特征性地理,“颛顼”、“皇帝”标注了大致时代,着重“雄黄”显示了特征性时期,比较有趣的是“百里”和“三百”,之前我看山海经有一个疑惑就是,那么多山,山连山,为什么只记录其中几座?看来这显示了所用方法,以三百里为基数定位,将地理分为一个个模块区域,方便定位,和现在的经纬线有异曲同工之妙
各山经中的山首及走向表
各山首及走向说明了汇编者是以中山经为起点,向四方以X百里为经纬探查,其中南山经向东走(继续向南为势力范围外或人力不可及),东山经向南走,东山经无山首(不确定是否遗失部分资料,如记录无遗失,则有可能东面是大块水域),西山经和中山经起始以X十里为单位,后转为X百里为单位,显示了汇编者所处文化聚集地以东西为走向占据的大致范围,以图显示如下:
各山经词频表:
南山经:山脉东向,水南流,多金多草木,继续向东为东海,有鹊山
西山经:山脉西向,水源丰沛,各向均有流注,由所在地往西,先多北流,间杂西流,后南流,最尾东流,结合在一起就是所在地地势较高,先北流,然后地势逐渐降低,和最尾较高地势过来的水源汇集一起向南流。多雄黄、草木、白玉、黄金,有赤水、洛水、汉水、钟山
北山经:山脉北向,水源亦丰,但较少北流,貌似越向北山势越高,先水为西流,后水为东流,最尾南流,可以理解为最尾山势较高的水汇集后水向东流。多美玉多草木多松柏,有汾水,彭水,有雁门,有太行,有北山
东山经:山脉南向,水先东流,后多山,尾水北流多泽,多草木多金,对比其他山经貌似比较匮乏
中山经:三面为山,东面水域,但地势较高,水多北流,多金,有赤铜、雄黄,草木较少貌似被砍完,有霍山、阴山
因为过了几千年,所述有的河流估计已改道、山峰也已铲平,甚至名称估计早已更改,但是中国造成重大地势改变的地震几乎没有,所以水流朝向所确定的地势高低是判断所在地的一个重要依据,另外一些特定的名称几乎没有重复,可以用作定位,如“太行”、“雁门”,水系因为容易改道,可以辅助判断,如“汾水”、“洛水”等中国山脉图
中国水系图
这之中有一个问题,先民们探查的时候,是按直线前进的吗?还是按路前进的呢?显然直线是不可能。那时虽然经过黄帝统一,但是探查如此远的距离显然也不会有直通的路,那么是按照什么来探查的呢?考虑到中国自古着重“龙脉”,山海经记录中多有山首,并且山首中还有“首”,可以理解为山系中的第一座山,所以,山海经的探查方式应该是以山脉走向为依据
所以,根据分析大致判断汇编者所在地为图中所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看楼主最新更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