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幼童时期背诵的诗词课文,一辈子忘不了,用的时候,脱口而出。但是成年以后,记得快忘得也快,就像过山车一样,过去就过去了,风一样无影无踪。所以,学习国学,从小背诵,终身受益,一生难忘。
背诵的功夫决定孩子一生的成就。香港大学教授陈耀南在《谈背诵》中说:“背书,就像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由此可见,背诵是经典学习的基本功夫和看家本领。
背诵能力和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乃至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一脉相通的。没有背诵,没有大量的甚至惊人的记忆,腹内空空,脑中无“米”,终难为“炊”。说起话来,作起文来,思路不清,逻辑不通,分析不透,最终解决问题的措施不够,能力不强。
国学经典,蕴含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是人类最有价值、最高哲学思想的书。如《易经》《诗经》《道德经》《孝经》《论语》《大学》《中庸》等这些经典之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诵之于口,溶之于心,润之于身,化之于行,践之于业,福泽于天地万物,增进人类福祉。
所以,国学经典教育是根基教育,能帮助一个人奠定良好四大人生根基,即:语言文化根基、人文底蕴根基、良好习惯根基和高尚道德的根基。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
一个人,特别是在幼童时期,是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经常诵读经典,背诵经典,潜移默化之中,逐渐培植其德福,发达其智力,开启其智慧,刚健其人生,奠定孩子们一生的高远见识、优美人格和成功基石。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上士问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问道,大笑之。这些智慧的语言随时提醒一个生命,让孩子明白生命的可贵,人生应该以道为本,以德为根,以仁爱为原则,致力于进德修业,做对人生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古代国学经典,行文流畅,气势磅礴,内容丰富,包含有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知识,古往今来,无数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教育学家朱永新教授曾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启蒙,往往始于传统经典的滋养。人们习惯将国学经典比喻为母乳。母乳的价值在于她不可替代。”
同样的,儿童学习经典,背诵是基本功。就是不需要理解直接背诵,诵读复诵读,重复复重复,熟记于心,烂熟于心,成为终身的永久性记忆。因为0—13岁的时候,是孩子们大脑智识最关键的发育期,是人生的最佳启蒙期,这一时期婴儿的智识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
当家长们能在此时期给予儿童所必备的精神营养和启蒙教育,以文明经典永久记忆的方式,实现儿童的智力开发和心灵塑造,成为终身的精神灵魂,使儿童的一生始终能够接受文明精神的终极关照,实现审美与情感的自我健康教育,使之拥有随时顿悟天地人生真理的机会,从人生的不自觉走向人生的自觉,从迷惘彷徨的人生中摆脱出来,走向人生的终极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