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中庸 >> 中庸知识 >> 江卓尔文字实录

江卓尔文字实录

摘要:币看1对1第一期:BCHVSBSV,谁才是比特币内战的赢家?

币看1对1第一期

主题:BCHVSBSV,谁才是比特币内战的赢家?

嘉宾:CSWvs江卓尔

主持人:Ruby

活动流程:

1、主持人开场

2、专访:江卓尔,20分钟

3、专访:csw,20分钟

4、圆桌讨论,20分钟

CSWvs江卓尔,主持人引导

5、自由互动时间,10分钟

江卓尔专访环节问题:

1、您支持BCH主要理由是什么?对比其他主流币的TOP3个独特优势?

2、在BCH分叉BSV的算力战中,您为什么支持BCH?您怎么看待BSV和BCH的分歧?

3、您怎么看BCH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行情走势?

以下为江卓尔专访部分的文字实录:

问题一:您支持BCH主要理由是什么?BCH对比其他主流币的TOP3个独特优势?

江卓尔:

我支持BCH,是因为BCH实现了中本聪对于比特币的设计,比特币白皮书的标题是《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APeer-to-PeerElectronicCashSystem)》,中本聪把比特币作为电子现金来设计。

比特币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世界货币,成为世界上人人都可使用的货币,为全世界带来货币自由,让我们手上的货币不被滥发、不被国境阻挡、不被掠夺。要达到这个目标,比特币就需要扩大区块,以容纳越来越多的用户。

中本聪也明确做了区块扩容的计划:

但在从年开始的扩容之争中,Core开发组一直不同意按中本聪的计划扩容,并最终导致比特币(Bitcoin)在年8月,分裂成BTC和BCH两个币种。

之后的发展证明,在扩容之争中BCH是正确的,BTC在年牛市中,发生了超级大拥堵,一笔交易的手续费达到了骇人听闻的上千元甚至几千元,与中本聪世界货币的设计背道而驰。

在之后的~19年,Core号称能解决拥堵问题的SW(隔离见证)和LN(闪电网络),也被证明无效,隔离验证只有1.23MB的扩容效果。

闪电网络也几乎没人用,在年5月份的币价上涨中,已经发生了和年前期一样的拥堵,交易手续费百分比大幅上升。

可以预计,在之后的~21年减半牛市中,BTC将再次发生超级大拥堵,预计一笔交易手续费将达到几千元甚至几万元,这条路是肯定走不通的。

中本聪说:

1M多区块下3笔/秒的交易数,无论如何都称不上“非常巨大(verylarge)”,还不到VISA的交易笔数笔/秒(3.5亿笔/天)零头的零头

所以我支持按中本聪计划扩容的BCH,让比特币支持更多的用户,达到世界货币的目标,让世界上人人都可使用比特币,而不是让比特币成为囤积居奇,炒作的标的。

BCH对比其他主流币的TOP3优势,我认为是:

①方向正确:去中心化+大区块,高用户数

②社区精神:理性务实

③基础架构:分层设计,主链交易侧链智能合约,互不干扰

我一个一个来谈。

①方向正确:去中心化+大区块,高用户数

高用户数是最重要的目标,哪怕是很多Core支持者主打的储值功能,最终也需要高用户数的支持,没有用户数的储值功能,犹如无源之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邮票,邮票也和BTC一样是限量的,但现在集邮市场还火吗?邮票还在涨吗?为什么限量的邮票不涨了?就是因为没用户了,现在谁还用邮票寄信呢?

所以高用户数是一条链最重要的目标。但高用户数不能违背一点,就是去中心化,例如像EOS那样,只有21个超级节点的设计,风险就很大,因为不去中心化,不抗审查。你只有21个超级节点,就21个公司或个人运营,到时候政府一个节点派一个警察过去,要求冻结某些账号,你超级节点是听呢,还是不听被抓起来呢?

中国有一句名言,叫“过犹不及”,人不喝水会渴死,但是人喝太多水也不行,会水中毒。

区块大小也是一样,区块太小不行,像BTC那样只有1M多,一笔交易几千块钱手续费,肯定不行。

但区块太大也不行,区块大小不超过网络硬件能力,像BSV号称的,一个区块要扩到2G,那一年就要几十块硬盘来存,要上服务器阵列,到时候剩下几十个节点,甚至几个节点,那也肯定也不行。

比如美国政府就宣布封禁过两名伊朗人的比特币地址,到时候政府找到你这几十个节点,要求封禁伊朗人地址,你听不听呢?你听的话,政府进一步认为你限量炒作,扰乱金融秩序,要求你和ETH一样修改万上限,不限量发行,你听不听呢?

就算政府不来找你,你就剩下几十个节点,黑客随便就可以发起一次DDOS攻击,瘫痪你整个网络,你一个号称世界货币,结果谁来都能搞趴下你,这不是笑话吗?

所以说,BCH这样适中的,不超过网络硬件承载能力的区块大小才是适合的,中国人的“过犹不及”和“中庸之道”,是有大智慧的。

②社区精神:理性务实

理性务实很简单,首先是不睁着眼说瞎话,比如像Core那样,一边说要降低每个节点对电脑的要求,全节点要便宜,让树莓派也能跑全节点;一边又说每笔交易贵没问题,每笔交易几千块钱手续费没问题。

第二是目标要明确,就像邓小平的猫论,不管黑猫白猫,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BCH的目标是成为世界货币,那只要在去中心化的前提下,能提高用户数的改进,就是好猫。所以社区对发展方向的分歧小,一个改进,用能不能提高用户数来衡量,这是个客观指标,社区容易达成一致意见。

③基础架构:分层设计,主链交易侧链智能合约,互不干扰

中本聪留下的基础架构是很先进的,在这个基础架构上能达到很高的每笔交易性能。例如ETH现在每10分钟累计的区块大小还不到1M,普通电脑跑BTC的1M区块很轻松,但现在普通电脑已经跑不动(不到1M的)ETH全节点了,这就是因为比特币基于UTXO的设计机制,比ETH的账户机制要优秀。

BCH在比特币的基础上,使用了分层设计,主链跑交易+存储侧链数据,主链节点只存储,但不执行侧链的智能合约等数据,所以主链节点的需求低。侧链节点只跑自己感兴趣的智能合约数据,你这个智能合约我用不到,我就不用跑,不像ETH那样,每个节点要把所有智能合约都跑一遍,所以侧链节点需求也低。

因此BCH的容纳能力比ETH更大,ETH现在已经拥堵了,BTC也拥堵了,BCH未来能承载BTC和ETH拥堵溢出的用户,并靠满足用户需求,逐渐地积累自己的用户,达到良性循环。

问题二:在BCH分叉BSV的算力战中,您为什么支持BCH?您怎么看待BSV和BCH的分歧?

江卓尔: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BSV的一些发展主张是怎么来的。CSW看起来是BSV社区的领袖,但其实CSW只是一个棋子,比如CSW名义上是Nchain的首席科学家,但CSW在Nchain,Coingeek等BSV的一系列公司里都没有股份,BSV的大老板,和主要的资金提供者,是CSW背后的赌场大佬CalvinAyre。

召南写过两篇文章,把CA资本布局的前因后果都扒得很清楚了:

《赌场大佬CalvinAyre的资本布局》相关链接

《CalvinAyre团队的来龙去脉》相关链接

所以,CalvinAyre的最终目标是通过Coingeek从加拿大股市上赚钱,Coingeek自己研发矿机、自己挖矿、控制BSV这条链,又有CSW这个“澳本聪”作为噱头,还是有故事可讲的。

所以BCH分叉BSV这件事,是CalvinAyre整个资本布局中的一步,并不是因为有什么不可调和的发展方向分歧,而是因为Coingeek需要控制BCH,如果不能控制,那就分裂出一条自己能完全控制的链,整个事情是有计划有预谋的,例如bitcoinsv.org注册日期是年07月02日,bitcoinsv.io是08月16日,时间早于CSW开始向ABC开炮的时间。

CSW的目的是从BCH分裂出BSV,所以它首先是欺骗社区,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分裂bch,否则的话社区没有人支持算力,就没有人支持他;所以他一直欺骗涉及说fork,nosplit?,他就说他要分叉不分裂,然后期间说bch之后不会分裂成两个币啊,当然最后结果怎么样大家都知道了。所以他必须极端化他的很多主张,才能制造分裂,如果他提的是合理的主张,BCH又是一个理性务实的社区,那他就分裂不出去,他一定要提一些非常极端的主张,让BCH社区不能接受,然后通过极端化主张煽动一部分社区成员,就像纳粹做极端化宣传煽动一样,才能从BCH中分裂出去。

CSW提的极端化主张,例如:

(1)超级大区块:

BCH主张大区块扩容,那CSW怎么办呢?他就主张短时间要升级超大区块,BCH32M区块够用,又没有超过网络负荷,CSW就主张我现在就要升M,明年升级再升M行不行?不行,我现在就要升,并且我年还要升2G。

但结果呢?不要说2G了,M区块就已经超过现在的网络承载能力了,BSV之后因为区块过大,来不及在全网传播,发生了多次深度回滚,年4月18日那次,高度的M区块就导致了6个确认的回滚,让6确认都变得不可靠。

(2)锁死协议:一条链肯定要稳定协议,协议每次都大改,肯定对上面的开发有影响,CSW如果提稳定协议,那大家都同意,他就分裂不出去,那他怎么办呢?CSW就更极端地提,我要锁死协议(settheprotocolandlockit),甚至回到最初0.1版的比特币上,这个就很荒谬了。

环境变化了,协议肯定也要变化,举个例子如果0.1版的比特币已经很完美,如果现在比特币14天难度调整不是缺陷的话,BSV为啥不去掉BCH“不原汁原味”的DDA难度调整算法,换回14天难度调整呢?因为一旦BSV去掉了BCH的DDA难度调整算法,就会直接被大算力切来切去弄死。

(3)算力决定一切:

为什么CSW会提算力决定一切呢?因为极端派当时在社区里不占优势,但CA的coingeek部署了很多矿机挖矿,算力很大,所以他就主张用算力来决定一切,当然他当时不知道我的算力比他还多,这个事情我后面会说。

因为这些主张都是为了分裂而造出来的,不是自然发展出来,所以这些主张自己就会内部矛盾,例如CSW说协议要锁死,又说算力决定一切,那如果算力决定大幅度修改协议,甚至决定增发万的总量,那这个道理谁说了算呢?

为什么我不支持BSV的发展路线呢?因为CSW这些极端主张都是为了分裂,有目的地提出来的,不管是超大区块,锁死协议,算力决定一切,实际上都无法实行,我当然不会去支持这些实际上无法落地的极端主张。

另外,这些极端主张,将来都会成为BSV发展的沉重负债,要按这些极端主张发展吧,实际上做不到,要修改这些极端主张吧,当时被这些极端主张煽动的社区成员肯定就不干了,那你说BSV还怎么发展呢?

问题三:您怎么看BCH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行情走势?

江卓尔:

首先,我们要知道,货币的规模效应是非常巨大的,BTC有着所有加密货币中最大的规模、最长的历史、最高的品牌知名度。哪怕是走错了路线,BTC也依然有巨大的前进惯性。光是吃之前用户数快速增加时的老本,也足以让BTC延续至少几年的辉煌,但老本吃完以后呢?我们不知道。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上一轮牛市出现的一笔交易手续费几千元,下一轮牛市将出现的一笔交易几万元一定走不通。高昂的手续费,长时间交易不能确认,一定会让痛苦的用户考虑“谁的路线才是正确的?”进而为BCH注入大量的注意力和流量。

BCH靠着BTC拥堵注入的天然流量,再加上BCH理性务实的发展路线,主链侧链分层分离的技术架构,可以预期BCH将得到很好地发展,不管是想要交易的用户,想要跑智能合约的用户,都能满足需求而不会像BTC和ETH一样,被拥堵所困恼。

这张图是BCH的总体路线图,分扩容性,可用性,扩展性三个方面:①在扩容性上,BCH目标是满足全世界人口的交易需求,BCH最后也会有很大的区块,但区块的扩大是随着用户增长和技术进步逐步增加的,不会超过网络硬件的负荷,不会出现今年就要上2G区块这种不切实际的噱头。

②在可用性上,BCH将通过预共识等技术,改进区块的确认时间,最终达到3秒即可完成确认,并且交易费永久低廉,不会出现BTC那种天价手续费。

预共识这个技术我简单说一下,它有点类似于DPOS,由节点来确认交易,所以确认时间很快,3秒就能完成全网确认。但和DPOS不同的是,节点的权重是由算力决定的,也就是说交易实际上还是由矿工确认,只是矿工先做了一个提前预告。全网的矿工节点会按算力投票,完成某笔交易的预确认,一旦预确认后,全网算力就会保证这笔交易,一定被打包到下一个区块中。

当预共识完成后,BCH将拥有远超过BTC的“最佳货币”体验。

③在扩展性上,BCH将通过第一层主链操作码,和第二层外挂侧链的两种方式,满足用户对可编程货币和智能合约的需求。

例如在之前BCH分裂出BSV中引发争议的DSV操作码,现在已经在BCH上有广泛的使用。之前所有的场外交易平台,因为要做交易仲裁,所以用户都要先把币充值到平台里,才能进行交易,这样不仅有交易所被窃、跑路的风险,用户还要做KYC身份验证。

但BCH上的local.bitcoin.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