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大学甚至更高学历能说明智商可以,能在社会上会的风生水起则证明情商不错。这种观点应该会有很多人赞同,尤其是工作步入社会,没有人不知道情商这个词,但是到底什么是情商?高情商应该怎么样?高情商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些问题有没有定论呢?如果说关于情商有以下几种说法,哪一种更合理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是孔老先生的名言,至少目前笔者本人很赞同这个观点。一言以蔽之: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懂得换位思考。这种对于情商的理解和践行,至少是一种互利的行为模式。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是老子道德经上的一句话,意思是不管什么事情都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自己做到做到了,自然皆大欢喜。求学的时候以此为自己的座右铭,甚至对所有的人都一味的好,处处忍让,但是最终未必是两全其美的好结果。这种所谓的情商就像是老黄牛式的任劳任怨!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样概括这类的情商或行为准则似乎有些极端,这种人似乎就是处事圆滑、八面玲珑,都不得罪,而且最终结果总可以自己获利。从结果上来讲,这种所谓的情商,至少是务实的!
中庸之道,张弛有度。如果说对中国文化有一个概括,非中庸两个字莫属。中庸不是贬义词,反而恰恰是最高的智慧,就是凡事有度、不偏不倚,凡事对人对己利益均沾、盈亏平衡。凡事有度,应该是最难的修行,如果可以将这两个字实践于待人接物、人际交往,一定才是最高的情商。
关于情商难以有统一的标准,让大家都舒服也却是难以做到。看来高情商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