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经中讲形意拳有七拳十四处打法,七拳中关于脚有:“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脚蹬”,同时期指出了前后脚的要求,而且要同时做出来,不可断章取意。手上是两把一股劲如撕绵,两脚上也一样。(孙存周前辈论劈拳的文字中有“左足前进时,右足不可提起”的要求),本人经几位老师的教诲结合自己目前的实践认为是:前脚足跟先着地用意踩住过渡到全脚掌,同时后足跟不可掀起(包括一些名家的形意视频也有掀足跟现象),着意于足跟(踵)而以全脚掌蹬进,后膝关节里扣主要关节对正力点集中传力顺达,腰似由后胯支撑过渡到前胯支撑,并通过蹬进的反作用力催动上肢三节,身体重心水平前移是左右单重的转换过程也是踩蹬的发力过程,真的如推磨拉车一样,要不然走路怎么也能打人,同道们宜深思,我想真言先生讲的身上随时有一种拈黏糊糊但又利落的劲应该包括下肢的这种劲。
此过程中如能前脚踩进中门接上劲遇到阻力会产生拔根效果,另外还暗含有胯打和腹打之法甚至七拳皆可发力,看着如走路一样,敢于近身贴身才叫上身,即打法定要先上身,否则如强弩之末不穿鲁缟,而且要视对方如蒿草一样,走过去便如犁铲一样将其连根拔起。我的恩师看我体貌不出众的样子便时常叮嘱我很多人练的都是半截拳,若能五行合一处,放胆即成功,我一直把这作为形意明劲用法的真消息。
起落间不接上便无便虚,接上便有便实,有若无实若虚方能拳打三节而不露形。前脚非趟出或纵出使身心吃力呼吸难调,一字之差虽如毫厘,操练起来恐有千里之谬,应体时缓用时急,(王芗斋前辈有意存非出于意求的论述,孙门传人宜包容审慎地学习),(而孙公关于内外家之别中更有由仁义行而非仁义行的记载),则形意拳学中和之道如儒家中庸之道,存意可养气,求意则欲速而不达。如伸懒腰似的筋骨内有力落地自然无声如猫行,而“槐虫步”指的是一进一跟的活步,节奏如槐虫一伸一缩,“鸡腿”指两足相过时磨胫如夹剪时独立之形,同时寓有起落单重则灵之意,身体力行做真切,神意一足形体自然和顺,呼吸自然深长不调息而息自调,日久功深接近前辈所讲的暗劲中关于步法的初步要求。
“脚打采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脚蹬”,《拳意述真》中有叙述,我一直在研究此说法。踩,老先生说:“所用之劲,如同手往前往下按物一般。后足用力蹬劲,如同迈大步过水沟之意。拳经云:”脚打采意不落空“,是前足。”消息全凭后脚蹬“,是后足。”这里的采的意思说的是“如同手往前往下按物一般”。但是还是用脚“踩”,“如踩毒物”。这里的踩有踩碾之意,而不能有踩碾之形,而不能象有些人比喻的要有睬碾之形,那样拳就没法练了,必然失去轻灵。
槐虫步我认为就是两足要实,沉稳。形意拳首先要求沉稳,然后才有轻灵。当然这种轻灵不是漂浮。“所说踩而无踩碾之形”理解可以从踩毒物说起,像我们要踩蝎子,一般会有两种踩,一是踩上后还用脚左右碾一下,还有就是脚跟先着地,然后脚掌沾地狠狠踩下而不碾,这种踩才是形意拳的脚打的踩意不落空。
“脚起而钻,脚落而翻”是不是应该是“头顶而钻,头缩而翻”等综合的钻翻的一种说法。“头顶而钻,头缩而翻;手起而钻,手落而翻;足起而钻,足落而翻。腰起而钻,腰落而翻;”其实说的是一个动作的过程,譬如劈拳,如果练熟了,动作就不是前手钻,稳住,然后后手再拧裹钻翻的劈出。而是前脚一进前手一钻,便是“脚起而钻”,但是这时的钻还没有结束,后脚后手也几乎同时进步钻翻劈出,这时恰好“是脚落而翻”。
“形意演习之要义——形意拳演习之要,一要塌腰;二要缩肩;三要扣胸;四要顶;五要提;六横顺要知清;七起钻落翻要分明。塌腰者,尾闾上提,阳气上升,督脉之理也。缩肩者,两肩向回抽劲也。扣胸者,开胸顺气,阴气下降,任脉之理也。顶者,头顶舌顶手顶是也。提者,谷道内提也。横者,起也。顺者,落也。起者,钻也。落者,翻也。起为钻,落为翻;起为横,落为顺;起为横之始,钻为横之终,落为顺之始,翻为顺之终;头顶而钻,头缩而翻;手起而钻,手落而翻;足起而钻,足落而翻。腰起而钻,腰落而翻;起横不见横,落顺不见顺。起是去,落是打,起亦打,落亦打,打起落,如水之翻浪,是起落也。勿论如何起落钻翻往来,总是肘不离肋,手不离心。此谓形意拳之要义是也。知此,则形意拳之要道得矣。”
《形意拳学》这段要义不仅仅是练法,其实也是讲用法,用时才会有起横不见横,落顺不见顺。起是去,落是打,起亦打,落亦打,打起落,如水之翻浪,是起落也的感觉追问:我应该看什么拳谱来学呢回答:
形意拳谱
拳经云:形意拳之道有七拳、八字、二总、三毒、五恶、六猛、六方、八要、十目、十三格、十四打法、十六练法、九十一拳、一百零三枪之论。恐后来学者未见过拳经,不知有此,故述之以明其义。
七拳:头、肩、肘、手、胯、膝、足共七拳也。
八字:斩,劈拳也。截,钻拳也。裹,横拳也。胯,崩拳也。挑,践拳也,即燕形也。顶,炮拳也。云,鼍形也。领,蛇形拳也。
二总:三拳三棍为二总。三拳是天地人,生法无穷,三棍是天地人,生生不已。
三毒:三拳三棍精熟即为三毒。
五恶:得其五精,即为五恶。
六猛:六合练成即为六猛。
六方:内外合一家,为六方。
八要:心定神宁,神宁心定,心安清净,清净无物,无物气行,气行绝象,绝象觉明。觉明则神气相通,万气归根矣。
十目:即十目所视之意。
十三格:自七拳格起,至士农工商为十三格。
十四打法:手肘肩胯膝足左右共十二拳,头为一拳,臀尾为一拳,共十四拳。名为七拳故有十四处打法,此十四处打法变则为万法。合之则为五行两仪而归一气也。
十六处练法:一寸,二践,三钻,四就,五夹,六合,七齐,八正,九胫,十惊,十一起落,十二进退,十三阴阳,十四五行,十五动静,十六虚实。
寸:足步也。
践:腿也。
钻:身也。
就:束身也。
夹:如夹剪之夹也。
合:内外六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是为内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是为外三合。
齐:疾毒也,内外如一。
正:直也,看正却是斜,看斜却是正。
胫:手摩内五行也。
惊:惊起四梢也,火机一发物必落,磨胫磨胫,意气响连声。
起落:起是去也,落是打也,起亦打,落亦打,起落如水之翻浪才成起落。
进退:进是步低,退是步高,进退不是枉学艺。
阴阳:看阴而却有阳,看阳而却有阴。天地阴阳相合能以下雨,拳术阴阳相合,才能打人,成其一块皆为阴阳之气也。
五行:内五行要动,外五行要随。
动静:静为本体,动为作用,若言其静,未漏其机,若言其动,未见其迹,动静是发而未发之间,谓之动静也。
虚实:虚是精也,实是灵也,精灵皆有成其虚实。拳经歌曰: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
九十一拳:三拳分为二十一拳,五行生克是十拳,分为七十拳。共九十一拳,一拳分为七拳是前打、后打、左打、右打、不打、打打、不打打打。
一百零三枪:天地人三枪各分四柱,是三四一十二枪。五行五枪,是五七三十五枪。八卦八枪,是七八五十六枪。共一百零三枪也。
头打落意随足走,起而未起占中央,脚踏中门抢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
肩打一阴反一阳,两手只在洞中藏,左右全凭盖他意,舒展二字一命亡。
肘打去意占胸膛,起手好似虎扑羊,或在里拨一旁走,后手只在胁下藏。
拳打三节不见开,如见形影不为能,能在一思尽,莫在一思存。能在一气先,莫在一气后。
胯打中节并相连,阴阳相合得之难,外胯好似鱼打挺,里胯藏步变势难。
膝打几处人不明,好似猛虎出木笼,和身转着不停势,左右明拨任意行。
脚打采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脚蹬,与人较勇无虚备,去意好似卷地风。
臀尾打起落不见形,好似猛虚坐卧出洞中。
拳经云:混元一气吾道成,道成莫外五真形,真形内藏真精神,神藏气内丹道成。如问真形须求真,要知真形和真象,真象合来有真诀,真诀合道得彻灵。养灵根而动心者,敌将也,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
赤肚子胎息诀:气血之间,昔人名之曰生门死户,又谓天地之根,凝神于此,久之元气日充,元神日旺,神旺则气畅,气畅则血融,血融则骨强,骨强则髓满,髓满则腹盈,腹盈及下实,下实则行步轻健,动作不疲,四体康健,颜色如桃李,去仙不远矣。此亦是拳术内劲之意义。
----
脚打采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脚蹬。
这句拳谱被广泛采用,但很多人引成了脚打踩意不落空,这个是不对的,踩是一动到底,采是来去自如,差别很大。
拳打的是个活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