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日韩茶道精神中和之异同

中日韩,作为亚洲东部有着悠久历史的三个国家,在过去的历史当中一直存在各种联系,而且是长达上千年的时间;因此中日韩三国在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这一切的根源是中国对日韩的历史影响。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已经与朝鲜半岛产生密切联系,到秦汉之后更是不断地被中国文化所熏陶;日本则是在魏晋时期与中国产生交集,到唐宋时期持续性且主动地向中国学习各种文化。

因此中日韩三国在茶道精神方面也是有着很多相同之处,但是同样因为各国国情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点。

一、中日韩茶道精神中“和”文化的相同之处

1.都含有佛禅文化

不管中国还是日韩两国,三国茶道的形成都离不开佛禅文化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给中国人留下一本《茶经》的作者陆羽便是和佛禅文化有着不解之缘,陆羽更是被称之为“茶圣”。

陆羽的出生是比较凄凉的,他一出生就被抛弃了,而陆羽一生的贵人是唐朝的一位和尚,尊号智积禅师,陆羽就是由智积禅师抚养成人,也是在寺院成长的时间里接触了茶事。

虽然智积禅师一心要陆羽出家为僧,但是陆羽只愿意学佛不愿意出家,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又与唐朝著名诗僧皎然结识,向他学习了更多的茶文化知识,因而陆羽决定一心钻研茶道,最终成书《茶经》。

例如在中国佛教禅宗的《五灯会元》上有记载一个事情,即唐朝著名僧人从谂禅师曾与僧人谈话,不管僧人说什么,他都是以“吃茶去”三个字回复新来的僧人,从谂禅师的潜台词就是有什么佛禅问题,先去一边喝茶一边悟道。

中日韩三国的茶道精神之中都含有一个“和”字,例如唐朝灵一禅师曾写诗道:“坐饮香茶爱此山”,意为坐在深山之中喝茶,让他觉得更加爱上自己所处的山岳,其实背后就是体现佛禅之中的“和”文化;

例如中国宋代时期,日本派出禅宗使者来到中国学习,其中有一位和尚是跟随宋代著名高僧圆悟克勤。

当时圆悟克勤领悟禅宗与茶道相结合的精神境界,并灵光乍现地写下“茶禅一味”四字,而这一份墨宝被日本荣西和尚带回日本,并且把圆悟禅师的茶禅理解也带回日本,开启了日本的茶道历史。

并且日本茶道集大成者的千利休也是跟随高僧学佛禅文化多年,最终让日本茶道彻底成型。

韩国茶道的起源也是中国,根据《新罗本纪》记载,“入唐回使大廉,持茶种子来”,这是说朝鲜半岛新罗王朝时期,派遣使者来到中国唐朝,并且把茶叶带回新罗;而被韩国人誉为“茶圣”的茶道大师便是一位和尚,是为草衣禅师;

他为韩国留下《茶神传》和《东茶颂》两部茶学经典,其中他就讲到一种“中正”的茶道精神;所谓“中正”,是指饮茶之时做到茶叶与水的比例要适中,泡茶的时间也要适当,倒茶之时更要不急不慢,还强调佛茶文化的平常心,这便是中正之道,其实就是禅宗与茶文化的体现。

2.都被儒家文化所影响

首先,中国茶道精神的“和”就包含着儒释道三派的文化;茶圣陆羽他为什么不出家?因为他既认可佛家文化,同时也认可儒家文化,例如他的《茶经》之中有写道:“有雨不采,睛有云不采”;

此话是说在雨天不能采茶,晴天有云朵不采茶,这不是单纯的一种采茶的经验,更是儒家文化“和”的体现,只有保证自己采摘的茶叶在最合适的时机采摘,才能让后续制茶、饮茶都能“一团和气”,否则错误的时机采茶,就会出现尴尬且非“人和”的气氛。

例如唐朝刘贞亮写下《饮茶十德》,此文把饮茶有益于修身进行了理论性总结,其中一句“以茶养身体”,便是说通过饮茶让人追求到茶与“人和”的精神意境,再走向人身合一的境界,这样人们在和和气气的心态下生活,肯定能减少病痛。

其次,韩国茶道精神中的儒家文化;在高丽王朝时期,韩国茶道结合儒家思想,形成了韩国一套礼仪,称之为“五行献茶礼”,这项祭祀礼仪的祭拜对象就是中国的“炎帝”,而且在祭礼进行时,主祭人必须要进行以“天、地、人、和”为核心的文章朗诵;

正是在这个五行献茶礼的推动下,韩国历史上的郑梦周、李崇仁等人,让韩国茶道结合中国儒家思想朱文公家礼,然后把韩国茶道的“和”之思想融入到韩国百姓婚丧嫁娶等习俗活动之中。

其三,日本茶道精神的儒家文化;日本茶道大宗师村田珠光,给日本茶道精神提出定义,是为“谨敬清寂”四谛,其中“谨”字就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一部分,例如儒家思想有句话为“君子慎独”,其中“慎”是指“谨”;

但是后来的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有改了一个字,四谛为“和敬请寂”,而“和”依然带着中国的儒家文化,因为日本茶道的“和”有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道,而儒家思想一直在强调“仁”,因此日本茶道的“和”便是儒家“仁”思想的表现之一。

二、中日韩茶道精神中“和”之不同之处

1.中国茶道精神“和”的不同之处

中国茶道精神中的“和”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再结合佛禅、道家文化而形成的;例如陆羽在《茶经》之中讲到“茶之为用……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里面讲到“俭德”就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而诞生的一种文化定义;

而中国茶道精神的“和”,其实就是指中国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正所谓不偏不倚,用最适宜的“度”把握住一切事情;也如道家太极一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又是道家的一种“和”,比如茶水,正是由茶叶、清水结合而形成的一种饮品,经过几千年的文化塑造和赋予,形成今天的中国茶道之“和”。

例如宋朝的《大观茶论》之中对茶道精神之和定义为“清和”,明朝朱权在《茶谱》之中提出茶与自然、茶与道家,主张“和而为一”的茶道思想,这便是中国茶道精神“和”的独特之处。

总体来讲,中国茶道精神中的“和”,主要是“天人合一”,即天、人、茶,因为茶叶的长成是依托大自然,也就是“天”,中国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都追求“天人合一”,这一点就是中国茶道精神与日韩最大的不同。

2.韩国茶道精神中“和”的不同之处

韩国茶道的开创者是一位佛禅高僧,名为元晓大师,他作为一名僧人,原本是一心求佛,但是决定前往唐朝时发生小插曲,选择放弃赴唐,之后潜心钻研属于自己的佛禅理论。

他在悟禅时喜欢喝茶,慢慢地就悟出“茶禅合一”的精神境界,并且对茶道提出一个思想定义,是为“和静”思想。

因此,韩国的茶道是以佛禅文化为基础,融合了中国儒家思想,以及本土的文化思想,而韩国本土的思想文化其实是一批爱国青年组成武士团体,被韩国当时的君主命名为“花郎道”。例如在中国唐朝工作过的崔致远,作为被韩国誉为“海东孔子”的大家,他留下的《鸾朗碑序》之中,对花郎道有过解释。

他说:“我国有一玄妙之道……花郎道兼儒、佛、仙之教,教化众生”,通过此处可以得知,花郎道在韩国本土被当时的人们称之为“仙”,这说明韩国的茶道精神是以佛禅文化为基础,结合儒家、花郎道的文化而形成的茶道;

最后韩国茶道再经历西山大师、丁若镛、草衣禅师等人的不断完善,而诞生“和、敬、怡、真”的茶道精神核心。如果说中国茶道的“和”主要是指“天人相和”,那么韩国茶道精神的“和”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和。

3.日本茶道精神的“和”的不同之处

日本茶道精神的核心四谛是指“和、敬、清、寂”,同时日本的茶道高度追求茶室和饮茶的步骤以及茶禅的意境;其中茶室的追求包括对建筑、器具、服饰、园林、工艺等诸多方面的要求,可见日本茶道精神的“和”主要是追求“人与物”的相和。

例如日本茶道宗匠千利休提倡“草庵”(即茶室的一种),虽然他提倡的茶室比较简单,但重点是需要一个单独的空间,而且讲究人越少越好,最佳就是一人饮茶。因此日本茶道的茶室,在建筑方面的材料不一定要金贵,但是一定要通过建筑材料能把茶道四谛的感觉带给茶人;

例如日本人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曾言:“茶室的简朴单纯是模仿禅院的结果”,可见日本茶道精神就是以佛禅文化为核心,而且对茶道的精神追求依然是崇尚佛禅之道,所以说日本茶道精神的“和”是追求“人与物”的相和。

总结

总而言之,中日韩三国的茶道精神是同根同源,都是从中国起源,只是在历经三国人们的独立发展和本土文化的影响之后,最终所阐述的精神核心有所不同而已。

《茶录》、《五灯会元》、《新罗本纪》、《饮茶十德》《茶之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9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