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读老子之五天地不仁老子道德经

仔细研读老子第五章,才深刻认识到看文字是不能执着于文字本身的,而是要深解文字背后的境界。

这一章的文字也是很容易被人误会的,以为“天地不仁”、“圣人不仁”,是老子不讲“仁义”的表现。其实深入研究才能体会到老子的境界已经超出了仁义道德的境界,这是处在仁义道德之上的更高层次的境界。有仁义固然很好,但能分别出仁义,是因为有了不仁不义,是因为越来越执着的分别心相互作用,社会分别心越严重,社会就越来越走向堕落。依老子看来,天地间的一切事物,只是依照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各事物的内在原因而运动成长。他认为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依照自然的规律“道”运行发展,其间并没有人类所具有的好恶感情或目的性的意图存在着。并不像有神论者所想象的那样,认为天地自然法则对某物有所偏爱,或对某物有所嫌弃,这种观点只是人类感情的投射作用。这充分表达了老子的无神论思想。

老子对这个问题,通过当时生活中的两件事情加以解说。一是人们祭祀时使用的以草扎制而成的狗,祈祀时很尊敬它,用完后就随手丢掉了。同样,圣人也无所偏爱,对老百姓也不应有厚有薄,而要平等相待。二是天地之间就象是我们使用的风箱,只要拉动就可以鼓出风来,而且不会穷尽。

老子通过这两个比喻要说明的是:“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这里的“穷”字,按博雅的理解应该不是“穷困”的意思,而是“穷尽、”“穷途”的意思,就是说,了解的越多,就越走向穷途末路。从圣人的角度讲,政令烦苛,只会加速其败亡,不如保持虚静的状态。这里所说的“中”,应该不是儒家讲的中正、中庸、不偏不倚。而是指“虚静”的意思,就是统治者用很多强制性的法令来压制人民,很快就会遭到失败,不如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虚静无为,万物反而能够生化不竭。不讲仁慈,不发议论,听任事物的自生自灭,这就是老子在对自然界的客观唯物性质认识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无为之治”的原则。

举例:公元前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子婴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这是运用老子“无为治国”的一个典型。

老子是一个勇敢的革命家,具备了同时代和以后诸之百家所不具备的睿智和胆识。正是他第一个提出了天不讲仁慈这样的真理,并用哲学的推理,把自然界的原理转向人世。在老子眼中,天不带有任何人类道义和道德方面的情感,它有自己运行的客观方式。天虽然不讲仁慈,但也无所偏向,不特意对万物施暴。它滋生万物,给世界以蓬勃的生机,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社会得以昌明。因此,“圣人”也应该不对百姓讲仁慈,仿效自然运行的样子治理社会。所以我们要掌握这一章的重点就是:第一,老子否定了有人格的天,提出了自然之天。第二,再次提出“无为”的政治思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