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中庸 >> 中庸简介 >> 中庸第32讲

中庸第32讲

北京青春痘医院好 http://m.39.net/news/a_9113049.html

朋友们,我们接着讲,颜子什么境界呢?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孔子讲的,他有遇到不善的事情,他一定知道,知道之后就不会再犯。这个我们一般人很难做得到,你一开始叫人家学中庸之道,你拿颜子这个境界,叫人家这样做,你把人家吓跑了。

那要怎么学呢?你就在这个礼上面,学这个礼上面,一步一步地让人家学,礼尚往来,从这个上面学,就是这个礼也有也有深、有浅的不同。比如说孔子教颜渊学礼,教颜渊学什么礼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个我们一般人也办不到,孔子教颜渊学礼,这是针对颜渊,颜渊那种境界,他可以这样做,孔子对其它的弟子,没有这么说的。其它的弟子问孔子学礼,孔子不是这个讲法,所以孔子懂得,他这个教育的人,按照人是什么才器,他就按照他学习的能力,一步一步引导他学,就是因材施教。

舜帝就懂得这个道理,他把这个迩言,观察观察之后,他教一般人这样做,一般人肯这样做的时候,他就是很稳妥地,一步一步地走向中庸之道。这是中国圣人,他办政治也好,办教育也好,就能够这样做,是「而好察迩言」。

再一个重要的,「隐恶而扬善」。「隐恶扬善」,这是根据前面那个「好问、察迩言」来的。一方面好问、一方面察迩言,好问之中,问的有好事情、有不好的事情。问到某人,那个人哪一些事情,好的当然是值得叫人家仿效。那些不好的、犯罪的事情,那就恶了,所以问也有好、也有不好,察迩言呢?迩言,浅近的言语当中,也有一些不好的。那么有一些,不完全合道的那些,那些浅近的言语,经过观察分析之后,他要加以选择了。选择怎么呢?恶的把它隐藏起来,不要宣扬。善的事情就把它宣扬出来,这个恶与善,包括人、包括事情,人是善人、恶人,事情是善事情,犯罪的那些恶事情。

比如说,我们举现在的例子来讲,那个善人,他看见人家有什么灾难,有什么困难问题,他就是无论如何总是要想办法,来救济他,这是善人,他帮助人的那些事情,就是善事。

恶的是什么呢?比如说,我们现在每天都看到,那些绑票、抢银行、偷窃,这个犯罪的事情多啊。这些人就是恶人,犯罪的那些事情就是恶事,假使把这些恶人,恶事的时候,他怎么样抢银行,抢过之后,他怎么样潜逃,这些事情的过程,你全部把它宣扬出来,这宣扬出来有什么不好呢?教别人也学去了,把这个犯罪的事情学到了,所以舜帝把这些事情,恶人、恶事情,隐藏起来,不要宣扬,不要宣扬就免得一般人模仿。相对地来讲,善人、善事,把它表扬出来,表扬出来叫一般人,看见好人好事,就是见贤思齐,见到贤人心里想着,我怎样也学得跟他一样,这也是叫人家模仿。

所以隐恶而扬善,从人与事这一方面来,做教化的一种模范,收的效果就很大。这样之后,它对于社会风气的改善非常快。这是讲舜是大智慧,他的大智慧从哪里看得出来呢?他一个是好问,一个是对于流行的,一般人都知道的迩言,他加以观察,观察结果,就拿来当作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工具。再呢?就是隐恶扬善,拿实际上的人与事,教一般人来模仿,这是他的大智慧。

无论办政治、办教育,果然像舜这样的话,你就得到舜的那种大智慧了。舜的那种大智慧,从哪儿出来的啊?从我们人人都有的,《中庸》讲的「天命之谓」。我们人人天然而有的这个,这个本性,舜有这个大智慧,是从本性里面出来的,我们只要学舜这样做的话,我们也能够从我们本性里面,发出这个大智慧。

把舜的这个大智慧,说出来以后,下面就讲到,他能够,实行中庸之道了。他怎么个实行法子呢?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执其两端」,「端」是当绪字讲,绪就是开头的意思,两端就是两头的意思。两头指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般人讲的两个极端,两个极端就是前面讲的,不能够中庸的两个极端,一个是过之,一个是不及。过之与不及,就这个不明了中庸之道的,一个是知者过之,一个是愚者不及,这是两个极端,就是两端。

就行的这一方面呢?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贤、不肖这是两个极端。在这里就是指的,知、愚、贤、不肖,都是两端。舜呢?他能够把这个两端,执其两端,所谓执是什么呢?执就是用手把这个东西捉住,捉住这个两端做个参考,捉住这个两端做参考是什么呢?这一端也不对,这一端也不对,然后怎么呢?用其中于民。既是两端都不对了,就是用其中间,在两端之间,最适当的一个折衷,执中就是折衷。简单的一句话「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执两用中。讲中国文化,讲中国学术史的话,就是常常提到,执两用中,执两用中就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用其中于民」是什么呢?就用这个教一般人,用中道的一种方法,你就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这是舜帝他有大智慧,他可以执两用中,拿这个来,教育一般人。「其斯以为舜乎」,「其斯」斯就是指,他能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包括上面,他好问、察迩言、隐恶扬善。这一句话就把他做一个结论,这就是所以,他成为舜。

他有执两用中的大智慧,「其」呢?其,代表他的德如此,就像这样的「为舜」,他所以能够叫做舜,舜是他「乃号为舜」。号就是,他号为舜,舜之言充也」,舜这个字,当充字讲。充是什么呢?充当圆满讲,舜的智慧、道德圆满了,圆满是充足了。所以唯有舜帝,这样的大智慧,他的智慧与道德,都是圆满了,所以叫做舜,他能够用中。

好,今天句降到这里,我们明天继续。

明德至善1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