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中庸 >> 中庸简介 >> 中庸第22讲

中庸第22讲

白癜风专业品牌医院 http://m.39.net/pf/a_4766939.html

朋友们,我们继续学习中庸,上一讲,我们研究了致中和的作用,我们了解这个道理的时候。就从现在开始,不管你善做哪一个行业,你马上就可以在这个上面,实实在在地用功夫。

你要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说开始在「发而皆中节」的时候,感觉会是勉强的,各位你要实际上在修的时候,你自己会体验出来,很难受的。这个境界一出现的时候,你应该要发脾气的话,你忍住不发脾气,这个很难受的。你要使得自己不过于难受的话,要忍受得不太勉强的话,那你就要懂得这个道理,懂得平等的这个道理。

以这个平等心,你自己时时刻刻一提起来。我要学这个圣人之道,学《中庸》的话,我必得要发挥我的平等心,我这个中庸之道才能学得好。如果说没有平等心的时候,起了念头就是对待人不平等的话,你这个就是致中和你的和,在那个节制的这个,「发而皆中节」,很容易勉强勉强,长期地勉强,你身体会得毛病的,就会生病的。

我们今日之下有很多很多的,说不出来,找不出什么原因在那里那种,奇奇怪怪那些病。怎么来的?我们一般人不懂得、不知道。这个时候,你学中庸之道、你学致中和,我把这个道理说出来,你应该知道。就是过于勉强,你在用功夫的时候,遇到那些一切无理的在那里,害你的时候,你又不敢不节制,可是节制实际上,在那里太勉强在那里压制自己。长期的这样压制自己,你就是身体、生理上,它不听这一套的,它会受害的,所以很多病就出现了。

你了解这个,对于自己有这种不利的这种结果的时候,你就想到,你要提起平等心来。平等心一提起来的时候,你在讲这个致中和的时候,你就很容易接受。为什么呢?我对待人,拿他对我自己一样的看待。对待自己、对待别人是平等地,一样地来对待人。那你这个平等心一起来的时候,很容易地,就能把一切,不讲道理的那些人,你就能够心里很平和地,就把这种境界把它消化解过去了。

你能够这样化解过去,心里就养成一团和气的。对人来讲,你始终对一切人都是和谐的,对自己来讲,你这个身体不受伤害。所以你在中庸之道、致中和,你懂得这个道理,你能应用这个道理,你存着平等心对待一切人。你不但这个心里,一直能够养成一种中和之气,你这个身体,也会没有什么严重的,大的疾病出现。

虽然有时候免不了有一些受了风寒,受了一些热气的,天气寒热的影响,一些小毛病,小病没有什么大问题,调养调养就调养好了,不会有什么重大的疾病出现的。这个怎么来的呢?你就是学中庸之道。能够懂得致中和的这种道理,你在这个「发而皆中节」,你能够懂得那个理论。你这样很自然地这种用功夫,就能够收到,这样好的一个效果。

所以这个,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说出来之后,就是叫我们学《中庸》的人,就在这个上面下功夫,功夫用好了,就如同天地一样的,我们能够到达天地,这一个境界的时候,功夫就成了,到这里为止。就是从「天命之谓性」,一直到这个,「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一段最重要的一段经文。

往下呢?就是解释这一大段里面的这些经文的意义,那就是一段一段地,分开来讲解,分开来讲解要知道有个重点,重点是什么呢?重点就是讲「天命之谓性」那一句。那一句,再把它简化就是一个字,那就是个「性」字。那么后面所有的解释的,从理论上的解释,从事实上面的解释,从各种比喻上的解释,无非就是叫我们,明了这个性字。性字明了的时候,我们就是一个明白人了,那就是真正对于自我,完全了解了。了解这个性就是了解,真正的一个我了。

真正我了解之后,在论语里面,子路请问孔子,我们一个人的生死这个死,死这个问题怎么个解决?孔子告诉他,「未知生焉知死」。这个生死两个字,生死两个字,这个生死问题。我们一般世间研究学术的人,他避免讲这个问题。认为一个人,生死很自然的,任何人都有死,死了就什么事情没有事了,一死就了了就没有问题了,这个都是胡涂的话。

要是明白道理的话,正是这个生死问题要解决的。生死的问题怎么解决,那归结这个字,这个性字。性是真我,真我这个明了之后,完全把它开发出来之后,生死就没有了。生死是个假相,一个人所谓生、所谓死,就是说我们有这个身体。母亲把我们生下来了,生下来以后有生长,长了以后有老,老了到最后,有死亡。有生有死,就是对于我们这个肉体来讲的,这个肉体是假相啊!

什么是假的呢?我们一个人,从出生下来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吃东西,小的时候要吃奶,长大的时候要吃任何的食物,你随时在那里从自然界吸收食物,然后又排泄出去。身体离开这个,这完全是个假东西,这个性上面,真我上面没有这些假东西。没有这些假东西,就没有生死这个现象,所以我们学中庸之道。往下解释,就是教我们明了这个性字,明了这个性,就是明了一个真我。真我明了之后,生死问题就解决了。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明天继续。

明德至善1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