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定命之谓性,任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片刻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正人戒慎乎其所不睹,焦虑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正人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当中;发而皆中节,为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名望焉,万物育焉。
第二章
仲尼曰:“正人中和,小人反中和。正人当中和也,正人而时中;小人当中和也,小人而无畏忌也。”
第三章
子曰:“中和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
子曰:“道之不可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五章
子曰:“道其不可矣夫!”
第六章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头,用此中于民,其斯觉得舜乎!”
第七章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圈套当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和而不能期月守也。”
第八章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和,得一善,则惓惓切记而弗失之矣。”
第九章
子曰:“天下国度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和不大概也。”
第十章
子路问强。子曰:“南边之强与?朔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边之强也,正人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朔方之强也,而强人居之。故正人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公有道,稳定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稳定,强哉矫!”
第十一章
子曰:“素隐行怪,昆裔有述焉,吾弗为之矣。正人遵道而行,中途而废,吾弗能已矣。正人依乎中和,隐居不示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第十二章
正人之道费而隐。鸳侣之愚,能够与知焉,及其至也,虽至人亦有所不知焉;鸳侣之不肖,能够能行焉,及其至也,虽至人亦有所不能焉。六合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正人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高低察也。正人之道,造端乎鸳侣;及其至也,察乎六合。
第十三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觉得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做伐以伐柯,睨而视之,犹觉得远。故正人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肯,亦勿施于人。正人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伙伴,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够,不敢不勉,足够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正人胡不慥慥尔!”
第十四章
正人素其位而行,不肯乎其外。
素繁华,行乎繁华;素贫贱,行乎贫贱;素蛮夷,行乎蛮夷;素磨难,行乎磨难;正人无入而不风光焉。
在上位不陵下,鄙人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正人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仿佛正人;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第十五章
正人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馁。《诗》曰:“内人好合,如鼓瑟琴;伯仲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第十六章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敬拜。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这样夫。”
第十七章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至人,尊为皇帝,富裕四海以内。宗庙飨之,后代保之。故盛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正人,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盛德者必奉命。”
第十八章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做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服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皇帝,富裕四海以内。宗庙飨之,后代保之。
武王末奉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皇帝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医生,及士庶人。父为医生,子为士;葬以医生,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医生;葬以士,祭以医生。期之丧,达乎医生,三年之丧,达乎皇帝,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第十九章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当时食。宗庙之礼,因而序昭穆也;序爵,因而辨贵贱也;序事,因而辨贤也;旅酬下为上,因而逮贱也;燕毛,因而序齿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因而事天主也,宗庙之礼,因而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