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日,中国著名的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裴文中为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题词:“中国可以成为世界上古人类学的中心,广西是中心的中心”。
壮族是世世代代居住在岭南的土著民族。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4万至5万年以前的“柳江人”。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既吸收和融合了其他一些民族成分,也有一部分被其他民族(主要是汉族)所融合所同化,还有一部分向西南和东南亚地区迁移,分化成诸多同源异流的支系。
在广西马山县,几名小朋友穿着壮族服装
壮族的来源,其主体是由秦汉时期世居岭南的西瓯、骆越人发展、分化演变而来,是古西瓯、骆越的后裔和主要分支。据研究,她是由春秋战国时期世居岭南的百越支系——西瓯、骆越及其后裔乌浒、俚人发展而来,而后又逐步吸收融合了其他一些民族而形成的。但其前期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八九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和四五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柳江人”复原像 根据体质人类学的考察,现代壮族人的体质特征与柳江县通天岩出土的距今约4万至5万年的“柳江人”化石和桂林甑皮岩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人体骨骼特征相当接近,如现代壮族的体质特征和桂林甑皮岩人在最小额宽、垂直颅面指数、面角、眶指数、鼻指数等方面基本相同。二者均属中眶形,阔鼻型,显示了他们之间的继承关系。而甑皮岩人在阔上面型的一些指数上,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柳江人接近。这种关系表明,生活在今广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的居民是由一直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发展而来的。壮族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甑皮岩遗址
战国至秦汉时期,生活在今广西壮族分布地区的土著居民,史籍中称为西瓯、骆越或称瓯骆。如《史记·南越列传》载:“(赵)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汉书·南粤传》则云:“粤桂林监居翁,谕告瓯骆四十余万口降,为湘城侯。”《汉书·贾捐之传》云:“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说“蛮夷中,西有西瓯,其众半羸,南面称王。”可见西瓯人数的众多和力量的强大。壮族山歌对唱 晋人郭璞注《山海经》时说:“闽越即西瓯,今建安郡是也。”吴任臣云:“郭璞以建安为西瓯,非愚,寰宇记:郁林废觉州经善劳县乃古西瓯居,非闽也。”《旧唐书·地理志》则说:贵州(今贵港市)郁平县为“古西瓯、骆越所居”。邕州宣化县为“古骆越地也。”《天下郡国利病书》也说:“今邕州与思明府凭祥县接界,入交趾海,皆骆越地也。”从上述文献记载可知,在今广西地区以及广东西南部是古骆越西瓯的聚居地。色彩斑斓的壮族糯米饭 东汉时期,今广西壮族分布区的土著居民称“乌浒”。《后汉书·南蛮传》说:“光和元年(年),交趾合浦乌浒蛮反叛。”《广州记》说:“晋兴有乌浒人。”(晋兴郡系东晋大兴元年即公元年设置,郡治在今南宁市)这些记载表明,被称为“乌浒”的人们共同体,其活动区域是在今广东西南部和广西南部地区,与前期的骆越、西瓯人活动的地域是一致的,而且史书既没有说明乌浒人从何处迁来,也没有说明骆越、西瓯人何时从这里迁走。可知乌浒人应是骆越、西瓯的后裔,是同一族群共同体在不同时代的不同称谓。“乌浒”这一称谓一直到两晋时期仍然被使用。继“乌浒”之后的族称是“俚”等称谓。“俚”之称始见于汉代史籍中。如《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有“合浦蛮俚”之称。壮族服饰成品
隋唐时期,史籍中有关“僚”的称谓渐多,而且是对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今广西、广东、湖南等地少数民族的泛称之一。如《隋书·地理志》云:“其俚人则质直尚信……诸僚皆然。”可见当时“俚”和“僚”的互称已为社会所认可,二者应是同一人们共同体的不同称谓,或二者有着亲密的同源关系。壮族人公祭骆越祖母王 “僮”之称谓,始见于宋代史籍中,当时称为“撞”(汉文对壮族自称的记音)。在《续资治通鉴》卷记载:南宋高宗绍兴二年(年)闰四月,岳飞率宋军在贺州与杨再兴激战失利,“飞怒,尽诛亲随兵,责其副将谋擒再兴以赎罪。会张宪与撞亲统制,王经皆至,再兴屡战,又杀飞之弟”。又李曾伯《可斋杂稿》卷17载:“如宜(今宜州市)、融(今分属融水苗族自治县和融安县)两州,则淳祐五年亦有团结旧籍,在宜州则有土丁、民丁、保丁、义丁、撞丁共九千余人,其猗撞一项可用。”以上所称的“撞军”“撞丁”,指的是一种武装组织及其兵丁。壮族铜鼓表演
到了元代,“撞”名称已演变成族称,开始称为“撞民”或“僮人”。到了明代,“撞”字改写成带“犭”旁的,“獐”或“彳”旁的“僮”,分布范围逐步扩大到广西大部分地区。“狼”(佷)之称谓始见于《隋书》,多见于明代史籍中,并沿用至清代。后来才逐步演变成族名称谓。
百色壮族公祭始祖布洛陀
因壮族分布较广,各地方言不同,支系众多,故不同地区、不同支系的壮族又有20多个不同的自称。如居住在广西西南部的龙州、凭祥、大新、天等、崇左、德保、靖西、那坡和云南省富宁、广南一带的壮族自称为“布侬”“布沙”“布央”“布依”等,居住在钦州、南宁、百色等地区的一部分壮族自称为“布土”等。一般带有“布”自称的都是指在不同地区生活的原住居民中说壮语的壮族人。
壮族特色民俗打扁担解放以后,经过民族识别,并按照本民族的意愿,把居住在广西以及云南、贵州、湖南、广东等地操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其中一支人们共同体统一称为“僮族”。由于“僮”字有多种读音和意义,容易混淆引起误解,年,根据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议,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僮”改为强壮的“壮”,即将“僮族”改为“壮族”。
孩子们穿着民族服装,体验民俗文化 壮族与中国乃至世界上许多民族一样。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分化和重新组合,逐步融合其他一些民族的成分,其间也有一部分被其他民族同化和融合。如战国时期吴越国为楚国灭并后,一部分居民外迁,驾船缘海进入岭南;西晋南北朝以来从今四川一带移居岭南;秦汉以至明清时期先后有中原汉族移居广西。这些外来居民有的逐渐融合到壮族先民的族群之中,而后发展成为壮族。也有相当一部分壮族人(特别是广西东部和东南部的壮族)因长期与汉族人杂居,受到汉文化日益深刻的影响而汉化。“三月三”歌节上,壮家女正在抛绣球
壮族源自古越人。越人有名无姓,故壮族古代先民亦是有名而无姓。汉至三国时期,壮族先民始有姓氏。宋代以后特别是明清时代,壮族地区才普遍使用以汉字为书写的姓氏。壮族多数大姓在地理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性,如莫、韦、覃等姓集中分布于桂北、桂中地区;农、黄、岑姓主要分布于桂西南地区;闭姓主要分布于桂南地区。一些小姓的分布则多在一定的小区域里,如牙姓主要分布在东兰县长江乡一带;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龙脊十三寨是廖姓集中分布地。壮族天琴表演 历史上,在广西及广东西部的广大山区河谷,盆地和山间平地,都有壮族及其先民居住。自秦汉时期以后特别是明清时代,先后有大批的中原汉族移民入居壮族聚居的广西地区,并由广西东部及东南部逐步向广西中部乃至西南部扩展。现在,在广西南宁、柳州、桂林、河池、百色、玉林、梧州、钦州等地的88个县市中,均有壮族居住。其中以南宁、百色、河池、柳州4个市的壮族人口最多,分布也最为集中,地理上连成一片。联合出品丨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新闻网来源丨《广西通志·民族志》、新华网、桂林日报、广西新闻网、南宁晚报等
编辑丨胡瑞阳责编丨陈思羽值班主任丨邱石佑审稿丨韦韩韫、张文、石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