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我们多多少少都有所了解,在古代,这本书一直是被人们作为地理书看待。到了现代,学者们思来想去,却很难说清书中的山川河流都在何处。又由于书中充斥着荒诞、怪异的描述,有些学者也将此书视为神话之书。其实,它可是一本对华夏世界观发生过重大影响的“天书”。
年前我们曾请来北京语言大学的刘宗迪老师,讲述了《山海经》中那些常被人误读的故事,反响相当热烈。本期我们再来讲讲为什么说《山海经》是一部“失落的天书”。
这次冬奥会的开幕式大家都看了吗?开始那段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让人印象深刻。二十四节气源于物候纪时,我们从《山海经》的《大荒经》中,就可以窥探相关的蛛丝马迹。
大荒世界中有七对山峰,它们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观察太阳寒来暑往的方位位移以确定季节。每年冬至之日,太阳到达南回归线。这在大荒世界中的人看来,太阳早晨从东南方的大言山升起,黄昏在西南方的大荒之山降落。所以,大言和大荒之山两座山就是冬至太阳的起落点,也就是说,这两座山实际上是冬至节气的标志。
同样,每年夏至当天,太阳到达北回归线,这在大荒世界的人看来,太阳早晨从东北方的壑明俊疾山升起,黄昏在西北方的方山落下,所以,这两座山也是夏至太阳的起落点,是夏至节气的标志。
除了各种神兽,《山海经》里居然还包含着这么多节气知识!刘宗迪老师的《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一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新知。
本期博物课堂,我们就请刘老师解读一下《山海经》中的《海经》,并解析《山海经》所反映的上古天文学内容,感兴趣的朋友记得收听。
主讲人介绍
刘宗迪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俗学、神话学、文化史和先秦文献等领域的研究,长期从事《山海经》研究,著有《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古典的草根》、《七夕》等著作。
失落的天书
2月20日(周日)19:30-20:30
博物课堂直播间
参与方式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