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中触摸恒常
——《中庸》读书会侧记
6月20日下午,董卫国老师指导的《中庸》读书会在图书馆七楼“知远阁”举行。这是行政法学院与图书馆联合主办的“在西政遇见古籍”系列活动第一场。读书会由法史21级硕士生黄曦瑶主持,哲学系20级硕士生孙丽霞领读,秦涛老师、曹勤老师、西政本硕博学生共计21人参与。
董卫国老师感叹:随着古今之变的发生,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读不了古典,失去了直接阅读古籍的能力。在现代学科分类体系之下,“知远阁”的成立给了古籍一个安放之所,令西政的人文与历史爱好者不再孤独,也令其他受过现代学术洗礼的人对古籍不再那么陌生、畏惧乃至抗拒、蔑视。
读书会第一阶段,董老师带领大家齐声诵读《中庸》全文。诵读是传统的读书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动用心、眼、口多项感官熟悉文本,而且能屏除种种杂念,逐渐沉浸到文本中去。
读书会第二阶段,孙丽霞同学领读《中庸》第一章。她逐句阅读、解说《中庸》原文与朱熹的章句,示范了辅仁读书会的基本阅读方法。
同学们一起诵读《中庸》
读书会第三阶段,董老师进行提纲挈领的讲解。
董老师说读经一定要看注。有人说不要看宋儒注,因为宋儒夹带私货,初学根基未稳,容易被误导。董老师评价:被朱熹误导,总比自作聪明、被自己误导要强。当然,读注不应专注一家,而应参观博览、集百家之强。此次读书会时间有限,只能以朱注为主。
董老师介绍:孔子以六艺授徒,最看重的是《诗》、礼、乐,尤其是礼。《礼记》是孔门后学对礼之义理的发挥。《中庸》是《礼记》的一篇,传为子思所作,在宋以后地位急剧上升。宋儒常说四书是五经的阶梯,这是有道理的。章学诚说“六经皆先王政典,即事言理,不离事言理”。不从道理层面把握,六经就变成了“无理之事”,流于支离与凡俗。
董老师认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历史,集中承载于经典之中。不是每个民族都如此幸运,拥有自己的经典。与西方文明宗教、理性的两极不同,中国是文化本位的,在性情本然与生活实然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囊括礼乐刑政在内的教化机制。这套文明教化的机制,具有化民成俗、形成良法善治的功能。
此外,董老师还具体讲解了《中庸》的几个难点。例如:
“中庸”的意思。“庸”有“常”的意思。程主于“恒常”,朱侧重“平常”。其实郑注“中和之为用”,是更贴切、平实的解读。《庄子》以庸、用、通互释,表明“庸”字具有“日用平常”与“通久恒常”两个义项。
“中”与“和”的意思。董老师借用梁漱溟的说法:理性就是一种无私的情感,包括“清明安和之心”,即“中”;用此心以待人接物,就是“和”。
《中庸》文本是否割裂为两截的问题。董老师认为,“中”就是“诚”,能回到性情的中和,就能实现“自诚”“自道”。上下篇之间并不割裂,而是可以通贯的。只不过后半篇可能发挥出更多的精义。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庸》无论如何重视天道,仍不直言天道,而是借圣人的境界表现天道,最终仍归结于政治与人格的理想,不脱儒家本色。
读书会第四阶段,同学们提出了“自诚明”与“自明诚”的关系、如何看待历史主义与文献辨伪对经典的冲击等问题。在刁钻问题的逼问下,董老师愈发说出精彩的论述。
他说:儒家所谓“修身”,“身”与“事”是一体的。离开了“事”,“身”就抽象化了。“修身”必须在应事接物中显示其意义。但不是做所有的事情都是修身。很多事情不过是对生命的消磨与耗费,做这种事情不是“格物”,而是“被物格”。必须找到真正想做的事,主动去做、自觉去做。
对于历史主义对经典的质疑、解构,董老师说:文化本身就是思想对过去的一种自我建构。例如我们常在公交车上看到“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事实上严格考察历史,未必能得出这么乐观的结论。这是在回溯历史的过程中产生的新东西。原汁原味地复原古代,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完全推倒千古、自作新圣,则是狂妄而注定失败的。只有返本开新,才是旧邦维新之道。
最后,秦涛老师对本次读书会作小结。他说:辅仁读书会令我们见识到古籍之中的性情之美、义理之富。知远读书会秉承“整理国故”、价值中立的阅读方法,近于文献学与史学;辅仁读书会则以经典磨砺心性、以阅读明练智识,更近于传统经学的阅读方式。两个读书会今后应当长短互补,经以辅仁,史以知远。
本场读书会持续三个多小时,讨论热烈,同学们受益良多。下一次读书会将于周三下午举行。
文字:秦涛霖
图片:申一杰
编辑:申一杰
审核:李新月、徐洛佳
审核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