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谈到古代教育时经常会提到“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哪四书呢?“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的是哪五经呢?“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在“四书五经”中,《大学》为什么能居于首要位置呢?
《大学》是什么《大学》一书篇幅简短,只有两千字左右,但是在“四书五经”中,则居于首要位置。《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文章,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所作,也有说法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主要分为两部分,即经和传两部分,采用的结构形式是总分结构。第一部分为经,是总述,总论大学之道及修身治国平天下,这是曾参对老师孔子的言论的转述。第二部分为传,是分述,是对第一部分的阐述和解释,是曾参的门人对曾参讲学的记述,详细阐述孔子关于大学之道的观点。
《大学》地位一路抬高的历程宋代以前,《大学》并无单行,北宋天圣八年(年),宋仁宗以《大学》赐给进士王拱宸等,这可能是《大学》单行的开始。后经北宋程颢、程颐兄弟竭力尊崇,把《大学》一书抬到极高的地位:“《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南宋淳熙年间,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将《大学》列于四书之首,其进一步发扬二程的思想,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大学》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元仁宗皇庆二年(年),朱熹所著的《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官方教材,从此以后直到科举废除,朱熹所注解的《大学》一直是中国读书人熟读成诵的经典。明孝宗时期,文渊阁大学士邱浚认为《大学》是:“六经之总要,万世之大典。”;民国教育家江谦认为《大学》:“乃诸经之心要也”,江谦所说的“心”指的是根本。
自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思想深刻,影响深远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阐释修己是安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概括起来就是通过“修己安人”以达到“内圣外王”。
《大学》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同时也给出了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系统论述了儒家政治哲学。《大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时至今日,仍然对做人处事有深刻的启迪性。
来源:长哥读书文章来源于网络与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日推荐
点击小程序
大象国学微店生活馆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