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中庸 >> 中庸名言 >> 中庸一中庸非平庸

中庸一中庸非平庸

《中庸》也是《礼记》里面的一篇文章,全文四千多字,并不算长,但是字字珠玑,是儒家的扛鼎之作。该文系统阐述了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可以说中庸即天理,即圣人之姿。但是一直以来,绝大多数人对中庸都有很深的误解,很多人认为,中庸就是凡事都取中间状态就行了,甚至把中庸等同于平庸,这是对中庸最大的误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庸》到底讲了什么。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的基因是很强大的信息库,我们从一出生开始,就已经具备了人的所有属性,只不过会分不同的时间段逐步表现来,什么时候开始走路,什么时候开始说话,人的各种情感,喜怒哀乐,无一不被基因所左右,这是自然赋予我们的天性。我们如果能够发掘这种天性,率性而为,这就是可以称之为“道”。为什么率性而为就能称之为“道”?因为人随着慢慢的长大,开始有了各种私心与欲望,人们总是想要更多的财富,想要更大的名气,学会了掩饰与虚伪,失去了本该有的同情心,甚至失去了爱的能力与勇气,使人的天性被这些本不该有的东西所遮蔽,让我们始终不能“率性而为”。所以要率性而为,其实并不简单,需要修道才行啊,修道就是修身,通过修身就能推己及人,就能影响教化其他人,这就是“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真正的“道”,是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的,即便是被私心人欲所遮蔽,它也没有远离我们,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能够远离的,就不能称之为“道”。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以君子不管任何时候,都会严格要求自己,总是要不断的反省,看自己行为、思想是否符合天性,即便是在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也依然不会有丝毫松懈,因为天性是不会因为看不见、或者听不到时就消失,天性任何时候都在,即便在那些最隐蔽、最微小的细节,也一样被天性所左右着,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率性”,君子要“慎独”。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会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当这些情绪没有表现出来时,我们一般都会平和而理智,这也是我们天性(良知)显现的时候,可以称之为“中”。当我们被喜怒哀乐各种情绪所左右时,一般人都很难保持理智,这时候人的天性良知就被情绪所掩盖了。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有任何喜怒哀乐,正常的喜怒哀乐,是人的天性,没必要刻意的去压抑,只要我们顺着天性去喜、去怒、去乐,这种状态就称之为“和”。“中”是全天下的人都具备的根本,即天理良知。“和”是每个人合于天理的普遍行为准则。“中”是静,是体,是知;“和”是动,是用,是行;动静一体,体用同源,知行合一,最终都只是一个天理而已。但是要达到中和的境界,别无他法,只有不断的修身才有可能,所以我们要“致中和”,也就是“致良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只要我们修得良知纯粹,能够发掘天性,不管喜怒哀乐都不会让天性迷失,则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一切都和谐了。这就是《中庸》开篇所讲的内容,“性”即良知、“道”即良知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教”即方法。开篇第一段,就已经把“中庸”的内涵全部讲完了,也可以说这是心学的全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对应的是“心即理”、“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中”与“和”对应了“知行合一”;“致中和”对应“致良知”。虽然字面上看起来不一样,但是内涵却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徐爱在领悟阳明之学后,感叹说“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舍是皆傍蹊小径、断港绝河矣!”心学传习录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