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心要连载第二十章四

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426/5333177.html

转载自丨“东方生命研究院”头条号

第二十章(四)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无论是国还是家,上下级之间皆需相互信任,形成从上至下的一个有机整体,如是政令才能得以贯彻,人民才能得以善治。儒家道德品目(德目)中有常见的十个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虽然此十字远不能概括儒家的全部德目,但也指示出了儒家道德的核心成分。需要指出的是,“仁”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之“仁”,含摄所有德目,为一切德目之总纲、心性之别名、天道之别名、生命(形而上的主体世界)之别名。如“孔子之仁学”或“《论语》之仁道”及“儒家之仁学”,此三句中之“仁”字,显然指广义之“仁”。狭义之“仁”,特指所有的善良与慈悲,为儒家诸德目之一(多数是处于诸德目之首,如“仁义礼智信”之“仁”,即排于首位)。学者需根据句中“仁”字之上下文与语境,来判断此为广义之“仁”,抑或狭义之“仁”。

“信”为德目之一,可见“信任”于儒家是何等之重要,受到何等之重视。所有德目皆为心性于此方面之表现:心性以仁爱之方式彰显出来、表达出来,即为仁爱;心性以义理之方式彰显出来、表达出来,即为义理;心性以礼乐之方式彰显出来、表达出来,即为礼乐;心性以智慧(般若五智)之方式彰显出来、表达出来,即为智慧;心性以忠诚和信任之方式彰显出来、表达出来,即为忠信。是故,“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无一非心性也。从十字德目的任一德目进入,无一不是进入心性之门也,无一不是进入生命觉醒与身心解脱之门也。信任有几个面向和维度,主要者有:第一,内在对自己(心性或曰生命)之信任,名曰“诚”,是故自古“诚”“信”联用;第二,对父母和长辈之信任,名曰“孝”;第三,对兄弟姐妹等亲人和伴侣之信任,名曰“爱”;第四,对朋友同事之信任,名曰“谊”;第五,对上下级之信任,名曰“忠”;第六,对同胞、对生物、对万有皆平等博爱,名曰“仁”。信任者,无隐曲义,无违背义,视他为己义(敞开义),通透义,彰显义等,特别是最后之彰显义——信任是心性彰显出来、体现出来的唯一途径和方式,即活出来的唯一途径和方式;反之,不信任必然障碍、封闭、隐曲、黑暗、阻滞,心性无法顺畅地体现出来,无法如其所是(不被异化)地展示出来。此为信任之理。非独儒家强调信任之重要性,佛道文化传统和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等,但凡人间大的思想系统或曰文明体系,无一不十分强调信任之重要性。基督.教文化再三强调“因信得救”;佛家再三强调“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道家无论是奉行道.教诸般鬼.神者,还是遵循道家哲理义趣者,皆统名曰“信士”。各家无不将修学之过程,视为落实信任、强化信任、净化信任、升华信任之过程。此为信任之行(践行、实修)。信任之理与信任之行相结合,则名为“信任之道”。

“信”有信任与信仰之别。理明法透,知行合一,谓之“信任”;懵然无知地对鬼.神等偶像的盲目崇拜,谓之“信仰”。信任始终贯穿着理性与知性,信仰则建基于非理性、情绪化和集体无意识之潮流裹挟下的盲从之上,故二者存在着天壤之别。这是从前因上判别信任与信仰,若从后果上来看,彼此更是如同南北之别:信任让信任者与被信任对象之间越来越趋近、融合、相应并成为一体、化为一物。信任如火炬,分别照亮信任者与被信任对象,使双方越来越深刻而全面地看清对方、融入对方、成为对方;信仰让信仰者与被信仰对象之间越来越分离,越来越遥远。被信仰对象越来越无限尊贵,信仰者却越来越无限卑贱。此名之曰“信仰之隔”。在信仰过程中,信仰者与被信仰对象之间越来越陌生而隔膜,似有一堵无形之墙横亘于彼此之间难以逾越。由是之故,夫子及整个儒家始终教导我们要加强信任、提升信任,同时又时时提醒我们切勿落入信仰的陷阱,切勿成为非理性盲流之奴,每日三省而后已,遇事三思而后行。理有不明处,义有不迨时,断不可轻信而盲从。

儒家称“仁义礼智信”五品德目为“五常”。“常”者,“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之谓也。“信任之道”为五常之一,于儒者而言,当然需贯彻于时时刻刻、在在处处、事事物物、内内外外。故曾子解释“一以贯之”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夫子此处从上下级关系来阐明忠信之道,再扩大至以德治国、以德治民来指点哀公忠信之道。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夫子进一步阐明忠信之道曰:“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大学》曰:“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心有所忿懥(zhì,愤怒),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是故,修身者,即正心也;正心者,诚意也;诚意者,自净其意也。初修者之“自净其意”是严格遵循圣贤之教化,以圣贤之言行来修正身心;成熟者之“自净其意”是“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对于修行有成者而言,身心已经高度成长和净化,其于待人接物之时,自有分寸,尺度自现,是非对错、美丑染净,入眼便知,入心自明,此曰“良知、良能”。达此自修成熟阶段时,无所谓心正不正,不需刻意调正而心自正也,不需刻意修身而身自修也。当意不诚而自诚之,当心不正而自正之,当身不修而自修之之时,当心性义理切实明透了悟之时,于上下级相处时自然体现为诚信,于事亲(主要指父母与长辈)时自然体现为忠孝。

君子之道即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在佛家指践行菩萨之道。无论是君子道还是菩萨道,必自切实之修身(修行、实证、践履)而来,也即自真修实证而来,不是空谈务虚而来。空谈能出理论家和思想家,不能出君子和菩萨。君子(菩萨)“不可以不修身”,即不可以不切实修行,不可以不切实践行忠孝。践行忠孝日久而纯熟之时,心性(仁义)内涵自然呈现,由心性(仁义)内涵之呈现,自然了悟人之为人之本质和天地万有之真相——他们和它们皆为心性之独特化呈现,皆为心性诸内涵与属性之呈现、真善美之呈现、生命之意义与价值之呈现,除此之外,再无其它。修身(践行仁义、彰显良知)于儒家有着十分丰富之含义,不唯事亲之一途。事亲为之表,忠孝为之里。换言之,修身不唯忠孝之一途。忠孝仅是修身(践行仁义)的诸法门之一、诸道路之一。无论是通过践行忠孝,还是通过践行其它唤醒道德、彰显良知之方式,殊途同归,最终皆汇归知人与知天。句中之“人”代指“心”,句中之“天”代指“性”。知人知天,即知晓心性。《中庸》前半段主要阐述儒家圣贤之见地与境界,后半段主要阐述儒家之工夫路向与践行次第。以阳明之语言之,《中庸》前半段属于“知”,后半段属于“行”,故整部《中庸》即“知行合一”之学。换言之,《中庸》前半段阐述何为“良知”,后半段指示如何“致良知”(彰显良知、彻尽良知),故整部《中庸》即“致良知”之教。包括此句通过修身在事亲,以达知人知天之修学践行之次第,以及整部《中庸》后半段指示工夫路向与践行次第,说明《中庸》是一部真正阐述儒家大手印和大圆满之法门的经典。说其是“儒家大手印和大圆满”,意义有二:其一是《中庸》与佛家金刚乘(藏.密九乘之巅)的大手印法系与大圆满法系之间,非常有必要互参对照,以达相互启迪、相互印证之目的。如是,对进一步理解这两者十分有益,能令学者时时处处有茅塞顿开之了悟。其二是有力地驳斥了流传久远的“儒家只有空疏之义理,没有实修之法门”之谬论。此谬论可能起始于佛道两家,它们指斥儒家仅是一家思想流派,没有修证体系。不似佛道两家,既有博大精深之义理体系,也有切实可行的八万四千修行法门(实践体系)。这是对儒家的严重误解,实则儒家(主要集中于《中庸》后半段)拥有同样丰富的践行系统和修证次第,其义理之透,法门之富,次第之妙,境界之高,操作之易,普适之广,成就之快,独树一帜!自尧、舜、禹一路而下,到孔子与七十二大贤,到子思,到孟子,到二程与陆王,华夏历史上灿若星空的圣贤们层出不穷,实为文明之邦矣,实乃圣贤之邦矣。后生小子,何以愚蠢若此而自鄙家珍乎?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接着夫子就阐明“知人”“知天”不仅仅是“事亲”忠孝之一途,而是“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通达大道(心性)的路径(法门)有五条(实则远远不止五条,而是拥有难以细数之多。内在之起心动念,外在之举手投足,事事处处皆需活出心性、活出圣贤),证悟之成就则有三个。上级关怀和体谅下级,下级忠贞于上级,君臣所以成也;父母慈爱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父子(母女)所以成也;夫妻之间相亲相爱,视对方如己,夫妇所以成也;兄弟姐妹之间互助而和睦,昆弟所以成也;朋友之交,相互提携,砥砺前行,信谊所以成也。君臣之忠、父子(母女)之孝、夫妇之爱、昆弟之亲、朋友之信,此五者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伴随终身的最为重要的五伦关系。只要你是一个人,就不可能避免这五伦关系而独在。儒家正是利用相伴终生的五伦关系为修行实践之起点,为道德觉醒之起点,为大成至圣之起点,为中庸之道之起点,一路下学而上达,深造而自得,最后实现“达道(圆满)”之境。夫子的此段启示,与此前的“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实为同理同趣。

通过对此五伦的躬身实践,反省而自觉,充实而深造,通化而任运,直达无修而修之化境,可获得三个成果:知(智慧)、仁(慈悲)、勇(力量)。“天下之达德也”之“德”,与“得”通假。德者,得也。此“得”即“深造而自得”之“得”。得(德)者,获得也,成就也,证量也,修果也。于佛家,“得(德)”指成就为佛菩.萨;于儒家,“得(德)”指成就为圣贤;于道家,“得(德)”指成就为真人和仙人。“所以行之者,一也”,此句可有多层含义:第一,如果你在反省力和领悟力方面比较突出,那就充分发挥此特长来为修道服务;如果你在慈悲博爱方面比较突出,那就充分发挥此特长来为修道服务;如果你在大无畏精神和维护正义方面比较突出,那就充分发挥此特长来为修道服务。此三者皆是取得成就的最佳途径。第二,在修行(践履)过程中,所取得的任何一点知(智慧)、仁(慈悲)、勇(力量)方面的成就,都需要立即将这些成就投入修行之中,而不是用作其它。如此形成良性循环:通过修行而获得一些知、仁、勇,复将这些知、仁、勇全数投入修行中,以获得更深、更多之知、仁、勇,如此良性循环,直至大成而圆满。第三,所谓大成至圣之圆满境界,所获所得,皆不出知(儒家曰圆满之德智,佛家曰圆满之般若智慧)、仁(儒家曰民胞物与,佛家曰含摄物我而又超越物我之大悲境界)、勇(儒家孟子谓此曰大丈夫气概,《中庸》谓此曰“参天地,赞化育”之生化能力,夫子谓此曰杀身成仁之担当与追求真理之勇气;佛家曰“如来之十力”,即如金刚般摧毁一切幻假、虚妄、五毒、业.障之佛力)。究竟而言,知(智)者,心性自明与本觉之谓也;仁者,心性之同体大悲之谓也;勇者,心性承载一切、含摄一切、生化一切之谓也。知、仁、勇,皆同一心性之不同呈现尔。故曰“一也”。

(未完待续)

文字|潘麟先生著作《〈中庸〉心要》

图片|东方生命研究院,禁止商用,违者必究

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东方生命研究院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中庸〉心要》电子书,可发邮件至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