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这五个字,你就能过好这一生

物道君语: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人的信仰。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可是,什么是信仰?无非是指引我们为人处事、安身立命的哲学。就像在中国大地绵延了数千年的儒家文化,早已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它提醒着我们,如何与他人相处,与世界相融。三省吾身,使其也成为国人对自我最高尚的期许。常,意为准则。五常之说,源于春秋时代的孔子,原先仅是“仁、义、礼”。后来,孟子加了“智”,到了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之说,渐渐地成为中国人心中的原则,恰如信仰。儒家五常,在漫长的岁月里,就像天上的星辰,指引着无数先人们,进退有度,前行有方。时至今日,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更需要心中有明灯指引。读懂了五常,或许我们就懂得如何过好这一生。仁,是五常的核心,亦是它的精神底蕴。朱熹曾说:“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何为仁?《说文解字》里说,“亲也”。仁,意为对人友善、相亲之意。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对他人的恻隐之心,那一份共情的能力,便是仁的开始。据说,宋朝皇帝赵祯有一次在宫里吃饭,突然吃到了沙子,硌得牙疼,赶紧吐了出来。但他不忘告诉宫女:“千万别声张我吃到沙子。”即使自己受到了影响,面对下人的过失,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去责备别人,而是体谅他人的难处,这是他的仁慈。因此他逝世后,被封为仁宗。仁,是最高,亦是最普遍的道德标准。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不是有点难?其实,说起来没那么复杂。仁者,爱人也。不过是在生活之中,凡事不要只想着自己,多一点换位思考。“羞恶(wù)之心,义之端也。”义,是五常的心绪性情、外显标签。《周易》有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在儒家看来,仁义是密不可分的。孟子将“仁义”并称,不恃强凌弱,是“仁”的衍生。“义”是在仁爱的基础上做出的情绪波动,秉承正义而发。义还表达着正义的态度,与中正之道照应,并非无视规矩,而是出于社会责任做出的不妥协,匡复公理的凛然。关公与刘备在下邳失散,身陷曹营。得知刘备下落后,他便护着嫂子,过五关斩六将,走上寻兄之路,终在古城重逢。是为“义”的体现。人字出头,加一点,便是“义”。在别人有难时,出手相帮,即为义。在利益面前,坚守着人与人的情谊,是为“义”。有再大的困难,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亦为“义”。五常中的“义”,是一个人的脊梁。有义之人,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如心中有剑,站稳脚跟。“礼”是五常中顺天而发的秩序。《说文》里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意为履行敬拜活动。孔子说过:“克己复礼为仁。”如果仁是内心的精神,礼便是外在的呈现,它就像法度,提醒着我们哪些该做,哪些不要做。也正是仁厚之心产生宽然的规矩,才能支撑社会稳定繁荣。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不服大臣蔺相如,总想去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得知,总是避而远之,甚至绕路而行。手下不解,他解释道,秦国不敢侵赵是因为有自己和廉将军的缘故,怎能两虎相斗,他人坐收渔翁?所以让着廉颇,是为了国家着想。廉颇闻听,大受感动,负荆请罪,传为佳话。正因为有了蔺相如的以礼相待,才有了后面彼此的理解与豁达,更是以大义稳定了国家社稷。就像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是潜移默化,是无形之中礼的力量。礼者,示人以曲也。有礼,才有分寸,做事不卑不亢,在合适区间表达。进退有据,谦逊有礼。“智”是五常的思辨综理、才于大道的聪颖。智,上半部为“知”,指知识,又有“有的放矢”之意。下半部为“日”,是指太阳,意为有生命力的知识才是智慧,又有君子说话要一语中的的含义。当年孔子在乡间,不爱说话,给人感觉温和谦恭。但到了祭祀宗庙和讨论朝政时,他又能对答如流,颇有见地。这是他的智慧:“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可与他人说时不说,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时却说了,是失言。真正的智者,不失人也不失言。智慧,并不只是了解天地之道,通晓万物之律,还须洞悉人世之理。它能让我们分辨是非善恶,不然义、礼无法履行。人生在世,最好的判断,必是通晓大道智慧而做出的,并非一时利益所诱的小聪明。但智慧的习得,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唯有日日练功夫,在纷繁的世界里不断精进。综各家所长,渐显本色精华。“信”是五常的处事哲学、执行标准。信者,人言也。《论语》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意思是说,守信要符合道义。孔子有“君子贞而不谅”,“贞”就是信仰的正道,对天地而言的大信。“谅”指不分是非的为信而信,是无原则的小信。春秋时代,“秦国第一名相”百里奚,年轻时告别妻儿,一路流离,到了秦国才出人头地。可是,待返去接妻儿,家里无人。兵荒马乱,也无从寻觅。多年以后,在相府的宴席上,一位老妇人唱起了歌,句句是当年离别的场景。他定睛一看,何不就是妻子杜氏?曾经芳华正茂,如今两人都两鬓斑白,四十年就已过去了,他们都没放弃过对方,都信守了当初的承诺:无论荣辱,绝无二心。信,是你给予他人的承诺,本质是自己要坚持的信念。“人无信不立。”这个时代能秉承信念,坚守信用已难能可贵。特别是面对诱惑时,如何守住内心的“信”。脚踏实地,相信你所耕耘的盛果,人生终有值得被信赖的交代。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它构筑起了中国人的价值体系。然而即便五常皆能身体力行,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处事策略。君子贞而不谅,需要用大智慧去调和这些品德和规范,亦不可一味循规蹈矩,墨守成规。这就需要中庸之道。今天很多人都以为中庸就是平庸、没主见。其实那是很大的误解。“中”是合适的、恰当的。“庸”为需要、需求。“中庸”就是“恰当的需要”。真正中庸的人,不卑微也不奢侈,“他”和光同尘、厚积薄发。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便是以中庸和谐为构架,它们之间互为表里,各有千秋,能让我们在生活的反反复复里,取得一种美好而微妙的动态平衡,是当代社会人际关系合理化的根本原则。读懂了五常,也许就懂得了人生。因为它蕴含的智慧,博大精深,值得这一生不断琢磨、反复品味,永远都有新的感受。五常是华夏文化浓缩的翘楚,儒家体系的至上精神,享自然道统的境界,表达了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庄子》有记,仲尼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不论是情感、智慧形而上的社会,还是万物形成的自然体系,秉承了互通的哲学思辨,以达天成和谐。人生于自然,承寰宇之气,在孜孜不断的发展中,于灵魂内,应运五常的诞生。在物质上,国人自古便是顺天意、存天理,感激上天的赐予恩惠,而这最大的施予,就是风调雨顺的收获——粮食。古人靠天吃饭,自然感恩上苍降福。由各种粮食酿成的酒,就是天赐琼浆,成为祭祀、庆贺的必需品。毕竟人们深知难得的玉液,就是粮食的精华,自然的结晶。用多种粮食酿造的酒就更为彰显特质,而其中魁首当属五粮液。多粮酿酒工艺,也印证了天人合一和中庸思想贯通的“五”文化,与五常思想彼此照应,在交会凝华后,沁入每一位五粮液人的心脾。作为中国酒文化的代表,五粮液一直致力于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精粹。回溯几千年宜宾人的酿酒历程,加之对于酒和酒文化的不断经营与钻研,再到当代五粮液人的信仰,千百年沧桑,风雨洗礼,对于酿酒的虔诚和感恩,一直在默默滋养着这里的人们。首先是原料的取舍有度,张弛自然。既不过分获取的浪费,也不会减少分量的敷衍,而是通过不断改良和更新,顺应时代发展,才诞生如今应天顺人的精妙配方: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麦16%、玉米8%,五种粮食,不是“镜像对称”关系,而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协同之中,体现着与时俱进的智慧,和谐中庸的期许,达到权衡利弊,平衡发展。其次在五粮液的各个酿造环节,也遵循着天人一理的“五”文化,五常哲学。当你走在酒香氤氲的酿酒车间,古窖泥中的酿酒微生物在漫长的时光、微妙的环境中不断进化繁育,酝酿为丰富的天然香源,形成五粮液独有的微生物菌群。在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点不远处,如今依然可以仰望由岁月蚀刻下的《长发升》匾额,倾听自明初至今始终不间断酿造的古窖池,诉说它长达六百五十余年的起承转合,探寻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宜宾的酿酒传说,这份上善若水、温润如玉的仁爱,庇佑着在这片土地热切付出的人们。在这里,天地降“仁”,哺育众生,诞出雨露琼浆。五粮液独特“窖香”的绵甜口感,就是如此真挚的馈飨。除了自然的赋予,匠人们在酿酒过程中,严格地遵循了古法制酒流程,从原料配比的处理、入窖发酵、起糟蒸馏、摘酒陈酿、勾调组合等道道工序,以丰富技艺和细腻匠心之“礼”,精雕细琢。所造就的发酵周期长、操作工序繁密、工艺要求精细、生产成本高的绝佳旨酒,是宜宾的酿酒人,在尽心竭力的耕耘中,一辈辈绵延累计的丰实硕果。综观五粮液的制酒过程,整合缜密,特别是纯粮酿酒的绿色生产理念,纯天然无任何添加,达成对社会负责的“言必行,行必果”的道义之信。对于如此宏大复杂的体系统筹,没有高瞻远瞩、中庸和谐的大智慧是做不到的。《中庸》有:“博学、审问、深思、明辨、笃行”。恰说明知识匹配精妙的思忖是五粮液可以深耕的基础。细节上五粮液更是精心细微,研发多项处理废水污泥等相关专利,表达“零碳酒企”的愿景,倡导和践行碳中和文化,也正是五粮液绿色生态观,在多个维度都能彰显求精求益的智略。更映照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期望。同时,五粮液也将自身的优秀企业文化推向社会,用仁义肩负起弘扬文化自信的责任,通过学术研讨等活动,将业内外的文化知识传播世人。“集天地精华、融民族精神、合世界精彩!”无论是在博鳌亚洲论坛中所倡导的“和美”中庸生活,还是再次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都在表达着传承千年中国白酒的深厚文化。五粮液始终在用优质产品与和美文化诠释中国白酒的底蕴和魅力,引领中国白酒和文化走向世界。?“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传统与现代的中和,中庸精神的耕耘,始终秉持“用心不计代价,用工不计成本,用时不计岁月”的工匠精神,方成就了今天五粮液在白酒行业的坚实地位。由此发扬的“五”文化之道,从五粮液发展传承、酿造特点,到社会责任的坚守。它吸纳了儒家思想,可以作为道行天下的载体,归纳到玄而又玄的哲学体系之中。五粮液“五”文化之道,是把五字哲学融入酒的大胆尝试,希冀以此来表达更深厚的底蕴,更好地彰显民族文化精神。好汉品好酒,高逸配雅士。五常驻交奏,回香延于后。幸有这样一杯好酒,带领我们品尽人间美好,探寻天地人道的和谐,感受独到的东方智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