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中庸》理解为佛系,不努力也不放弃,两边不站,好比墙头草,没有主见。
这是对“中庸”和佛家的最大误解,认为“中庸”对生活和工作没有任何帮助。
《中庸》的“庸”体现的就是“用”,而‘中’是‘道’之本体,“中庸”不仅讲道之根本,也注重实用。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他将“中庸”看得很重要。而儒家又是最注重入世的,提倡学而优则仕。
如果中庸无法应用于生活,那孔圣人为何会如此看重“中庸”之道呢?
只因很多人,根本连《中庸》这本书都没看过,即使看过,也是匆匆一看,不明其意,只能人云亦云。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情众生,人对美好的事物,对正确的事物,天然就会去选择站边。
看到美好的事物,生出喜悦之情;听到刺耳的话,生出怒气;遇到悲伤的事,生出哀伤之情。
这些都七情已发的状态,也就是我们凡夫的状态。
而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所以‘中’就是在讲有情众生的体和用,有很多人觉得,情绪跟处理事物又没什么必然关系。
这是不明白心与物的关系,只要明白了‘中’的体和用,将知晓万物的妙用。
‘中’就是一,一即是道,故‘中’即是‘道’。为什么说‘中’就是‘一’?
因为《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那么“未发”就是‘中’,简称“未发之中”。如果一旦已发,就是变成了对立分别的‘二’。
那么此时,就要用未发时的‘中’来节制,这就是‘和’,简称“发而中节之和”。
万事万物只要未发,就是阴阳未分的混沌状态,也就是太极阴阳两仪之前的无极。
老子言:“复归于无极”,就是归于“道一”的状态。
未发,就是没有经历无名心动,一旦有了无名心动,则生对立分别的心,然后才会生出二、生出三、生出万物。故“未发之中”即是‘一’。
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阴与阳,皆是对立分别的二。
当我们取“善、是、美、阳”时,就是着了一边;或者取“恶、非、丑、阴”时,又是站了另一边,这都是因为分别心的作用。
当我们不取两边时,就是‘中’了,也就是“无善无恶、无是无非”。
乍一看,还是有佛系的感觉。要知道,这里的不取两边,不是故意不取两边。
而是不动心,不起分别念,自然不著在两边,这才是关键。
有的人,心中明明生出了“善与恶、是与非”的对立分别念,这已经是“已发的二”了。
但我们还可能通过,“发而中节之和”,来回归之心本体‘中’的状态。
‘中’就是没有分别心的状态,不起分别心,就没有“好和丑、贤和愚”的分别。
而我们所理解的“中庸”,只知道不站两边,但心中还是有分别,不是真正的“中庸”。
有的人可能会说,经典上常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何意?不正说明“阴”与“阳”才是道吗?
这是没有真正读懂这句话,这是形容“阴阳平衡”的状态,所以叫一阴一阳,而不是二阴三阳、三阴二阳。
也就是“发而中节之和”的意思,简而言之,就是混沌已发为阴阳,脱离了“未发之中”。
然后就出现了两边,要么阴盛阳衰,要么阳盛阴衰,这都不是道的本体了。
但,通过这个‘中’,来节制它,这就叫‘和’,也就是把阴阳调整到平衡的状态,这就是‘和’。
《论语》里说:“礼之用,和为贵”。
礼者,理也。理即道也,故“道之用,和为贵”。而‘中’即是‘道’,故“中之用,和为贵”。
这无非是为了说明:“中为体,和为用”,体用一源,所以,‘和’同样也是一。
《中庸》里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是本,故为体;‘和’是达道,是用‘和’来达到‘道’的状态,故‘和’为用。
关于“中与和”,后续会慢慢给大家详细解读。关于《中庸》的智慧,难以用一篇文章说明清楚,接下里再详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