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中庸 >> 中庸版本 >> 儒道之间的中庸

儒道之间的中庸

治疗白癜风药物 http://pf.39.net/bdfyy/bdfyw/
儒家在塑造完整的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仁者,人也。所以,儒家一直在督促人趋于完善,提升生命价值,不断赋予使命感和担当,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儒家塑造精神生命的必然过程,但是过犹不及,倘若是礼制繁杂,或者掣肘太多,人的精神自由就会被限制,生命的乐趣和质量也会被打折扣,所以道家特别强调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这是对儒家的制衡,道家首先不认为必须美化语言,因为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再就是抵触儒家之礼制,认为恰恰是礼制导致礼崩乐坏,因为礼制规定了等级,造成区别心和攀比,反而让人失去礼制,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偽;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所以他们提出要绝圣弃智,回归自然。当然,道家也是中庸的,老子依然强调三宝: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特别注意控制人的欲望,这与儒家的克己复礼相似,但又不会像儒家那样繁琐。我们在儒道之间寻求中庸,在具体的事务上,比如管理,教育和生活等方面,多借鉴儒家思想,而在心理建设,精神赋能和人格尊严等方面要多借鉴道家,一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是为道日损,逍遥天放,二者之间的中庸,也就是平衡,可以让我们更踏实,也会多一份自由,也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多一些自在,少一些分裂。张轶西

谢谢您对国学的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