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中庸 >> 中庸简介 >> 中庸和中道的区别

中庸和中道的区别

中庸和中道的区别

作者:德光法师

很多人分不清儒家的“中庸”和佛教的“中道”,认为是一回事,其实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儒家的“中庸”是世间法,有为法;佛教的“中道”是出世间法,无为法。很多人理解中庸就是和稀泥,老好人,其实这是没有真正理解中庸。中庸可以理解为“恒用中和”。孔子在《中庸》中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智慧,既不过,也没有不及。《庄子·山木》中有个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中庸。庄子行走在大山中,看到一棵大树,伐木工人站在旁边却不砍伐,庄子问其原因,伐木工说:“这棵树虽然高大,但是树质疏松,而且不够顺直,没什么用,所以不砍。”庄子走出山,到一个老朋友家借宿,朋友见庄子来,很高兴,让儿子杀只鹅招待。儿子问:“两只鹅,一只叫,一只不叫,杀哪只?”朋友说:“不叫的留着没有,杀不叫的。”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山中大树因为无用而得以保全,大鹅却因为无用而被宰杀,这用和无用之间您是如何取舍的?”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有用与无用之间。”凡事要因时因地而定,不可死板。该有用的时候择其用,该无用的时候择其废,顺应自然才是中庸之道。佛教的“中道”是出世间法,是无为法。只有最后修行圆满了才能回归中道,在修行的过程中永远都是有两边的,要么执着空,要么执着有。很多人说既然修行人要放下,不执着,那么你为何那么计较诵经打坐?其实这些看似极端的过程是为了回归中道。就好比开车,当你方向偏左边的时候,一定是往右边打一把方向,然后再回正,车才能走回正中。修行过程中所有的“极端”都是为了回归中道。有人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不完整,只有再加上“合二为一”才是完整的表述,这就是中国人的“对立统一”思想。西方人是直线思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他不能理解“亦一亦异”、“不一不异”的道理。“一”是实相,“二”是头脑的分别。真理往往看起来前后矛盾,包括佛经里面也有很多看起来前后自相矛盾的地方,这部经提倡善行功德,那部经否定一切;这部经讲有,那部经说空。其实,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佛陀说法随立随破,随破随立。最后圆寂之前说自己四十九年来一法未说。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这是中道!圆融无碍的中道智慧,超越了世间的逻辑和思维,超越了语言文字的承载,个中滋味只有亲证者才能体悟!在残酷的世界里保持内心调柔,这不是软弱而是勇气。

往期内容

出家修道慧命增出家人的爱情观(出家人看见美女会不会动心)幽静的寺院洒脱的僧人抖音中的“禅”

欢迎转载,功德无量

图文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Piec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