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yīnɡ]而弗失之矣。”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dǎo]也,中庸不可能也。”
这段引出了一个因为“贤者过之”而不能实现“中庸”的具体案例。此段,熙解版的解读与其他版本的解读有重大的不同。其他版本认为此段是赞扬颜回忠实执行中庸之道的,然而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解,则与此段末尾“中庸不可能也”相矛盾了。也有人说,此段用“中庸不可能”来凸显颜回践行中庸之道的可贵之处,这在逻辑上比较牵强。《中庸》作为一部经典,是传道的书,唯道是从,不会为了突出某人而添加情节。《中庸》行文措辞也是很严谨的,不大可能会出现这样自相矛盾的表述,否则太作了。对于“弗失之矣”的解读:此处“弗”字可能是后人误读中庸而加上的,因为颜回虽然死守中庸之道,但是最终还是失去了。孔子晚年对颜回做出“失之交臂”的评语,且对他发出“哀莫大于心死”的慨叹,意味着颜回的“殆失”。但是,此处既然有了“弗”字,解释起来也不违和,表达了颜回恪守中庸之道的初衷,是用“力”牢牢死守,不想失去。殊不知“道”是用来适应的(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不是用“力”去拧守(越用力越反受其力)。太用力的人走不远。“道”要靠悟,在历练中用心自悟,是谓“内求”;而用“力”守道,是外求,方向错了。《易传》在“复卦”中提到,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意思是“颜氏之子”殆失而亡的原因不是不知道自己的不足,而在于知道不足却没有改正自己。而这个“不足”,孔子引用了“复卦”卦辞“不远复”,说明不要用力外求,悟道要靠内求的真谛。对于“中庸不可能”的解读:此处“不可能”不是impossible的意思,回到“能”字的本义,此处“能”应理解为“技能、以。。。为能力”的意思,“不可能”的意思就是不可以(将中庸之道)当做一种技能去使用。否则“中庸”就成了“器”而不是“道”了。这句恰恰表达了颜回没有悟到“中庸之道”的原因。也说明了“中庸之为德,民鲜久矣”的原因----太过了。总结:本段用以具体说明“贤者过之”。中庸之道,是一种自然律,是天道法则,不是一个工具,不像一把刀可杀可收,不是像衣服一样可以穿脱的。颜回犯的错误是把中庸之道当作了一种能力,当作一种工具来应用了。如果只是一个工具,则需要运用外力驱使才能达到的状态,是无法融入自己的身体和思想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如果把它当作工具,它就是身外之物,它就有可能离,它就不可能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只有“道”的层面的东西,才会成为自己身体和思想的一部分,而不是“器”。颜回是贤者,但是他处于上文提到的“不明”,即“贤者过之”的状态。他对中庸之道的理解,是固执之、牢牢死守的心态,道器不分,最终囿于器而无法近道。《论语熙解》中提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其实说的是五十步笑百步的状态,大家都是把“仁”当作一件衣服,可穿可脱,违背了“不可须臾离”的原则,这才是最根本的错误。(本文节选自《大学中庸熙解》)易经里的中庸,30年河东,30年河西,风水轮流转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格物致知的三个步骤:观卦、噬嗑卦、贲卦
文之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