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中庸 >> 中庸名言 >> 中庸第41讲

中庸第41讲

北京荨麻疹医院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410/8833356.html

朋友们,今天开始,学习新的一段。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子思在这里,又引用孔子的一段话,就讲当时候一般人,都不能够行中庸之道。因此就提出孔子讲「素隐行怪」,这样虽然「后世有述焉」,「后世」到后来有人叙述,换句话把他这种事情,能够传述下来。但是孔子说「吾弗为之矣」,「弗」就当不字讲,我不为,这种「素隐行怪」的事情,我是不做的,现在就研究一下,什么叫「素隐行怪」呢?

依据汉儒郑康成的注解,素读如攻城,攻其所傃之傃,傃,犹乡也,言方乡辟害。隐身而行诡谲,以作后世名也,弗为之矣,耻之也。这是郑康成的注解,他的意思,素隐行怪这个素字,左边加一个人字边,读音还是一样的,加个人字边,这个傃就当字向字讲,他这个注解是当乡,乡就是乡村的乡,但是这个乡村的乡,古时候在经典里面,就是当向字讲。就是在乡字下面,加一个方向的向字,那个字,就跟方向的向字是一个意思。

「犹乡也」就是说方向,素隐行怪这个素,就是当方向讲。向着做隐士那一面的,为什么呢?就是为着要「辟害」,「辟」就是逃避,逃避这种祸害,这样的时候,他是「隐身而行诡谲」,他把自己的身分隐藏起来,而行为上面是很诡谲的,诡谲就是不正常,违背一般人的那种行为。

他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这样做的话就可以留好的名声了,他是一个大隐士,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这些事情。为的是什么呢?为的后来,人家知道他是有名之人,那么说起来他的目的,就是为着留名到后来。这个孔子讲:我弗为之矣,我不干这种事情,就是耻于做这个,为了留名到后世,他不做这个事情。这是汉儒注解的。

后来根据清朝有人考据,考据什么呢?这个素字当索字讲,索就是当求索,搜索的意思,他这个素当索字讲,这是根据,考据,考据谁呢?举出《汉书》艺文志上,《汉书》艺文志上面,举的就是引用,孔子的这一句话,「索隐行怪」,就是当索字讲,索就是当求字讲,上面十字,下面加一个平的宝盖,下面一个纟字,这是当「索」字讲,这个索当求字讲。

这一句话经过,唐朝的颜师古,颜就是颜子的颜,师就是老师的师,古是古今的古,这是在唐朝唐太宗,那个时代的一位大儒,他注解《汉书》的时候,对于「索隐行怪」,他就是:求索隐暗,索隐的意思就是,求索隐暗的事情,隐就是隐密的隐,暗就是不明显的、黑暗的暗。索隐就是求索隐暗的那些事情,这是,根据《汉书》艺文志里面,他引用的是用那个索字。

除了《艺文志》里面,还有刘歆,刘歆也是汉儒,他谈论到神仙,这一派的人物之后,他也讲到「索隐行怪」,那么根据《艺文志》,里面引用的是「索」字,到了宋朝朱子,他认为这样讲是有根据的。不过到后来,清朝的清儒也讲,这两种讲法,不见得都很让人家满意,在都不算满意之中,你选择一种讲都可以。要是选择一种讲的话,这个字不必改,素字这个字,经文就是素字讲,这是个素,你不必把素字改成索字。就把这个素字当作索字讲,就当索求的意思讲,我们就选择这种讲法。

选择这种讲法,那就是说,不能够学习中庸之道的人,在子思那个时候,也就是孔子那个时候,一般人都是这样。他就喜欢,比如说做学问来讲,「先王之道」他不去研究,专门搜求那些很偏僻的,很奇奇怪怪的,而为一般人,不太了解的那些事情,专门索求那些事情。

「行怪」呢?他的行为,不像一般人正常的行为,他总是表现出来,与一般人不同。比如说,跑到很偏僻的地方,做一个隐士,做隐士为的是什么呢?做隐士故意来让人家知道他,他是与一般人不同的,这是他的动机就不是平常的。这一类的叫做「素隐行怪」。

古人做隐士,他也研究圣贤之道。为什么做隐士呢?做隐士是因为天下无道,他的学问、他想行道行不通了,那么他就找一个幽静的地方,在那里还是继续研究学术,继续研究「先王之道」,这种隐士是可取的。

现在所说的这个隐士不是这样,他在那里做隐士,发表的言论、研究的学术,处处找那些奇奇怪怪的言论,与「先王之道」不相符合的,这就是索求隐密的事情,来引起人家好奇。这到后来,像这种人,他这种行为,他所研究的这些学问,根据他所研究的这些学问,他所表现的这种行为,也有人来传述他的这些学术与行为,所以叫「后世有述焉」。「述」就是把他的「素隐行怪」,到后来再传述,传述到后来给人家知道。孔子当然不会做这样的行为。

好,朋友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明天继续。

明德至善1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