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古注扛鼎之作郝懿行笺疏

自东晋郭璞首为《山海经》作注以后,相隔千有余年,直到清初,才有吴任臣《山海经广注》这部真正的续注面世。而此后百余年间,又有汪绂《山海经存》、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都是《山海经》学术史中的重镇,其中《笺疏》成书最晚,成就最高。

郝懿行,字恂九,山东栖霞人。生于乾隆二十二年()。《清史稿》入《儒林传》,称:嘉庆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二十五年(),补江南司主事。道光五年(。《清史稿·儒林传》作“道光三年”,疑误)卒,年六十九。

位于栖霞市的郝懿行家族墓

懿行为人谦退,讷若不出口,然自守廉介,不轻与人晋接。遇非素知者,相对竟日无一语,迨谈论经义,则喋喋忘倦。所居四壁萧然,庭院蓬蒿常满,僮仆不备,懿行处之晏如。浮沉郎署,视官之荣悴若无与于己者,而一肆力于著述,漏下四鼓者四十年。一生著作六十余种,大多收入《郝氏遗书》,而以晚年所著《尔雅义疏》最为知名,其次则当数《山海经笺疏》。

懿行平生留心草木虫鱼的生态观察,于旧时学者中极为难得。除著有《蜂衙小记》《燕子春秋》《海错》等小书之外,又能以观察所得用于训诂,这在《尔雅义疏》和《山海经笺疏》中已经多有体现。而最主要的是,他喜爱和考察自然生物的这种“闲趣”,开拓了书斋以外的视野和心胸。我认为,他所以在毕沅《山海经新校正》成书之后不久即做《笺疏》,原因之一就是不满于毕沅轻视海荒异物的偏见,而他探求动植物知识的欲望自然不无作用。

如果说《山海经广注》是吴任臣沿袭明人尚博好奇的风气而作,多引类书,不辨源流,那么毕沅的《新校正》更多的是出于乾嘉学者对古典旧籍的学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72.html